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法治是现代的文明成果和标志,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着人类社会更高类型的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意味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德治是时代与历史继承性的统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伦理道德文化十分丰富,德治德政思想源远流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针的同时,开辟了以德治国的新境界.以德治国是中华的内政之要.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融相契.法治与德治在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功能上有着动力与制衡、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以来,国内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及其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2015年“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全国理论研讨会的与会学者们聚焦于法治与德治二者之间的关系,分别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德治中心主义与西方法治中心主义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至善-共同善-基本善三重维度下的法治价值坐标系、基于多维视角避免单边主义的法治建设以及于具体实践中寻找德治与法治的结合点等重要理论问题;从微观角度结合具体实践,探究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医学文化中的德法关系等具体问题;从历史高度评析了中国古典人性论与儒家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古代的德治法治思想资源及其对基层治理的历史价值与意义;从现实角度探讨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道德文化建设以及制度伦理建设与德治法治建设的现实关系。  相似文献   

3.
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能够促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价值体系和思想道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构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固的思想道德防线,有力地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应摆正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的关系,把德治建设摆在应有的地位,并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宝藏。古代人的诚信、明礼、勤俭、自强等等的道德原则,是我们现今社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就大力倡导实行“德治”,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贫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等,显示了中国古人重视道德教化的德治思想,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必须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德治,是治国方略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一刚一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两个主要手段,二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国家治理中实现"法治"与"德治"的平衡,历来是执政者思考的重点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全面依法治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因此,通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则成为国家治理的关键内容。本文从新时代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入手,对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结合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7.
德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丰厚的历史传承,这些思想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本质上是为维护少数统治者服务的,在实践过程中必然沦为封建君主以个人意志统治国家的人治政治的工具.社会主义以德治国强调的是以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社会主义道德来治理国家,它的内涵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它在内容与性质上不同于以往任何道德规范,是时代先进性和利益广泛性的辩证统一.落实贯彻以德治国方略,要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道德遗产,科学认识传统意义上的德治观,吸收消化具有生命力的人类道德精华,为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服务要把依法治国作为以德治国的保障;要加强国家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使广大公务员成为遵守社会主义法律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表率,成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力推动者和实践者;还要完善建立一套激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赏罚机制、使以德冶国方略的贯彻落实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思想出发,分析了我国体育目前的法治和德治状况,强调要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加强体育竞赛管理,达到“依法治体,以德治体”,促使我国体育竞赛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德治"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作用得失参半;文化作为传承思想道德的载体,对"德治"的成败得失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新的历史时期,以德治国只有大力发挥先进文化的支持作用,才能使党中央这一重大的治国方略得以持续有效地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0.
在法制越来越完善的今天 ,腐败却惩而不绝 ,甚至有“升级换代”的趋势。本文从法律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出发 ,认为“德治”对治疗腐败有特殊的疗效。因此 ,应当把“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彻底铲除腐败  相似文献   

11.
职院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坚持“以德治教”与“依法治教”并重,在“德法并重”办学中应注重学生正确的主体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奉献意识、就业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孔子与柏拉图都处于奴隶制衰落时期,为建构理想的社会秩序,他们都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之道.首先,孔子的"以德配天"与柏拉图的"建国神话"都是在为德治的必要性提供论证;在人性善恶问题上他们观点相异,不过都承认可以通过德治使人向善.其次,他们分别将"仁""善"视为德治的核心,前者是对亲亲爱爱的人际关系的阐释,后者是超越了现存秩序的最高理念.最后,他们将德治的实现寄托于德才兼备之人,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贤人政治,孔子的"圣人"是理想道德人格的化身,柏拉图的"哲学王"却掌握着超高的治国智慧.正是这些相似却又不同的政治智慧使得德治在东西方历史上有着不一样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基本治国方略;江泽民以理论创新精神明确提出治理国家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深化和完善,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的继承和发展;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实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史上的创新,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德治与法治思想的继承.德治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是历史上治国立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为 了全面落实市委《关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进以德治市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市教育局《关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以德治校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 ,提高我院教职工和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为学院的改革、建设、发展提供可靠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院党委决定 ,在我院大力推进以德治校工作。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将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结合起来 ,使全体师生员工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人类进步的客观表现,它成为社会主体对话与交往的工具,其在所有社会规范中的特殊功能正渐进凸现。德治是法治前提下人们至高无上的一种人精神,它合理解决“小我”与“大我”、社会正义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法、德兼治已成为高层决策和思想界的一种共鸣,是中国治国的一种客观的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目标之一。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有着鲜明的发展脉络 ,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 ,总体方向是理论上的逐步成熟与实践上的不断完善 ,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 ,要努力构建起德育网络 ,适应新形势丰富德育内容、活化德育手段 ,强化和改进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鼎盛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德治”伦理思想的发祥点.周之代商,其“维新”之处不仅表现在西周“天命”观上的变化,更体现在西周“德治”观念的自觉.与殷商神权政治不同,周人开始注重人事进取精神.始于“德治”观念自觉,西周社会上层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治”伦理思想体系,包括君王道德、道德榜样、道德教化、道德修养、道德礼制等内容.以“德治”思想为基石,西周社会最终得以确立一套以恭敬畏惧、勤俭无逸、孝友惠爱为核心的“德治”道德规范,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肩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强国、承接历史的重任,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后,更应将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两者有机结合。目标反馈机制立足目标进度尺的建立,在高校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有机结合的目标达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传统意义上不确定的、抽象的、模糊的、非界定的目标予以可视化、直观化、数据化和进度化,给我们的行动提供了动力,加快了我们行动的步伐,使我们的行动有始有终、更有实效,并且自觉实现我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