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解读逻辑斯谛曲线逻辑斯谛曲线又称"S"型曲线,是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因为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生在早期阶段,种群密度很低、资源丰富的情况下。随着种群密度的  相似文献   

2.
苟玉花 《中学理科》2008,(10):66-67
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容量(环境容纳量.K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  相似文献   

3.
根据田间系统调查材料,分析了狼蛛等5种捕食天敌种群在早稻田的数量变动,并用逻辑斯谛方程模拟其变化过程.结果指出:狼蛛等5种捕食天敌总密度的数量变动,符合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即水稻插植初期,这些天敌数量较少,随着禾苗生长,稻田天敌数量逐渐增多,到水稻生长中后期,其种群密度在一个平均密度的上、下波动.  相似文献   

4.
1逻辑斯谛增长初始阶段和指数增长曲线重合吗?指数增长是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的增长方式,种群的增长率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种群数量变化的微分方程为dN/dt=rN。其中,N是种群大小,r是瞬时增长率。  相似文献   

5.
种群连续增长模型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发现问题 笔者在对必修3《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教学时,利用种群“S型”曲线进行分析,要使种群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不应在K值进行捕捞或砍伐,因为此时增长率为0,不利于种群的恢复,而应在增长率最大时处理最合理,并告诉学生K/2时是种群增长率最大点。课后,有学生问我:“为什么种群在K/2时是增长率最大点?”我当时一怔,说老实话,这两年教学中,我对此知识点也是知其结论,只知道种群数量增长规律中有个逻辑斯谛方程,但未深入了解。现在学生一问,便暴露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浅析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逻辑斯蒂方程中的所有变量因子。结合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蒂增长,把指数增长看成是环境资源充足的极端表现,是种群发展的上限;而把逻辑斯蒂增长看成是受到环境资源制约的极端表现,是种群发展的下限。这种由上限和下限,再加上K值所夹围的一个菱形区,正是许多种群实际增长的波动范围。在运用逻辑斯蒂方程求种群的瞬时增长率时,与种群的起始数无关。因为瞬时增长率是在一定K值和起始增长率r下,某一数量种群所具有的增长潜力。在生产实践中,为了获得种群的最大持续产量,种群水平应控制在K/4和3K/4范围之间,其中最理想的水平是K/2。最后,分析了两个物种的竞争模式,特别是当a>(k_1/K_2)和β>(K_2/K_1)时,两个物种都有可能获胜,它们除了占有共同的生态位外,还各自向着多维的、不重叠的生态位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种群增长曲线模型有"J"型和"S"型两种,它们表示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物群落的演替、种群数量变化的预测以及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但学生在学习该部分知识时,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现对此解析如下。1 种群数量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种群"J"型增长曲线是指在理想环境中,空间、资源无限和不存在任何天敌、寄生者和竞争者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1 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种群数量变化原因 酵母菌是一种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的单细胞真核生物,个体较大,能在高倍显微镜下清晰可见。酵母菌的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是研究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以及外部因素对种群个体数量影响的良好实验材料。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下降、波动、稳定等,“J”型曲线与“S”型曲线是两种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在实际环境中,由于资源空间的有限,种群的增长一般都是“S”型曲线,该曲线有一个K值,即环境容纳量。  相似文献   

9.
姚正 《中学生物学》2008,24(3):54-55
原题再现: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到达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参考答案:D。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9,(6):59-60
<正>误区1混淆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例1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特点,为了获得最大持续产量,应该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理由是在这个水平上(B)A.种群增长率最大B.种群速率最大C.种群数量在增加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解析根据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基本原理和种群增长"S"型曲线的特点,应该在捕鱼后使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不少学生存在"捕捞最佳时间在  相似文献   

11.
朱国梁 《生物学教学》2009,34(10):42-44
1 “J”型曲线和“S”型曲线特点 1.1 “J”型曲线的特点 “J”型曲线(如图1)是指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入倍。它反映了种群增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学习种群的核心内容,重点是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含义和变化规律,并借此学习掌握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本节教学涉及数学知识,同时不同环境下的种群增长各具特点,所以本节内容抽象复杂,学生很难准确深入理解曲线变化规律和原因。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介绍了逻辑斯谛和戈伯兹两种理论曲线模型的建立和推算,通过分析比较,揭示研究对象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阐明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综合判断以逻辑斯谛理论曲线模型预测的结果作为制定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保护生物多样性,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那么,海洋鱼类该不该捕?该如何捕?如何才算是合理的捕捞呢?这是学生普遍感到“头痛”的问题。运用逻辑斯谛曲线引导学生巧妙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种群增长曲线中,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率的变化通常是以曲线的几何斜率来解释的;在“J”型增长曲线中,假设每年增长率是固定不变的,而描绘出来的曲线斜率却是变化的,这是为何?“种群增长率”与“每年增长率”有别乎?既然“J”型曲线有“每年增长率”,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生物学的生态学部分中,种群数量变化是一个常见的考点。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代换是考试中常见的考查方式。本文例析了种群数量变化的考题,用数学推导和推理的方法,归纳了种群数量的“J”型和“S”型变化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借鉴种群生态学的理论,建立了产业集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并通过对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分析,总结出影响产业集群发展轨迹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文章还对地方政府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豫北地区苹果黄蚜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种群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累加百分数及建立逻辑斯蒂数学模型等方法对豫北地区苹果黄蚜的种群增长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点上八里村无翅蚜5月1日为始盛期,5月12日为高峰期,6月13日为盛末期;有翅蚜5月3日为始盛期,5月16日为高峰期,6月13日为盛末期,有翅蚜的发生比无翅蚜发生的要晚4 d左右,试验点西坡村由于树势差异,其蚜虫种群数量大,发生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均比上八里村晚2~3 d.上八里村和西坡村无翅蚜的种群数量增长均符合逻辑斯蒂模型,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分别为N上八里=2809(/1+e4.9682-0.0304)t,N西坡=3 626(/1+e4.683 5-0.002 6)t.  相似文献   

19.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生物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常出现以下几个误区,现归纳如下:1把种群“J”型增长公式中“λ”当成种群增长率误区分析:由种群“J”型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变化公式:Nt=NOλt=Nt-1λ推导出λ=Nt/Nt-1,由于“λ”在“J”型曲线中是一定值,进而认为“λ”就是种群增长率。错因在于对“增长率”理解不够。  相似文献   

20.
1考点知识1.1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1.2种群和生物群落(1)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2)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