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明代传奇小说最为世人所知者,是自成系统、又后先承袭的“剪灯三话”,即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以及邵景詹的《觅灯因话》。这个系统断续蔓延了二百余年.仿作者如《秉烛清淡》、《剪灯奇录》、《剪烛续录》之类也为数可观。而其始作俑者瞿佑生于元末、著书于明初,与蒲松龄由明人清相似,都是跨朝代人物。这当是一种深刻的启示,因为朝代更迭造成人  相似文献   

2.
"剪灯二种",即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是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两座文言小说艺术顶峰之间的桥梁,本文就这一作用谈谈其对文言小说在题材与写法方面的影响。因为《剪灯余话》是《剪灯新话》的效颦之作,《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的颠峰之作,所以本文重点讨论《剪灯新话》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论《剪灯新话》婚恋故事描写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灯新话》的婚恋故事反映了元末动荡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市民阶层的世俗愿望,折射出了动荡年代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对爱情的特殊思考,展现了《剪灯新话》的创新与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4.
《剪灯新话》是瞿佑个人化书写的产物。从小说中的诗文来看,《剪灯新话》表现出与其他诗文小说不同的出众文人书写,同时体现了文人将文言小说纳入抒怀写心的正统文学阵营的成功尝试,应该重新认识《剪灯新话》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牡丹灯记"是中国明代小说《剪灯新话》中的一篇代表作,随着《剪灯新话》传入日本,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本文将通过梳理"牡丹灯记"在日本的传入、编译及被接受概况,来探讨日本文艺对"牡丹灯记"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6.
《剪灯新话》,元末明初的钱塘人瞿宗吉著,是一本成书于洪武初年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上承唐传奇的余绪,下开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一类文言小说,在小说史上据有一定的地位。但历来对它注目的人极少,偶有几家,也是持基本否定态度的。鲁迅先生曾作过权威性的“定论”:《剪灯新话》,“文题意境,并抚唐人,而文笔殊沉弱不相副,然以粉饰闺情,拈掇艳语,故特为时流所喜,仿效者纷起,至于禁止,其风始衰”。  相似文献   

7.
《剪灯新话》是联结唐传奇和《聊斋志异》的一座桥梁,是一部开明代文言小说先河的作品。作者在创作该小说集的过程中,特别是其中的婚恋题材小说,有意识的吸收了宋代话本小说的营养。可以从爱情观、情欲观、故事情节三个方面阐述《剪灯新话》中婚恋题材的话本小说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据《乐府遗音》等献,为瞿佑的生年是1347年的说法以及他撰《剪灯新话》的事实提供了新证据,并对瞿佑遭朝廷放逐的时间,缘由和《剪灯新话》的早期刊印以及作晚年的校订作了初步的探索,同时着重论述了《剪灯新话》的主旨是对战乱的抨击以及它的深远影响,基本纠正了某些旧说的谬误,从而肯定了瞿佑及其《剪灯新话》在中国小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宗教文化对《剪灯余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文化对《剪灯余话》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对艺术形式的影响具深层次趋势,宗教文化成为结构作品的框架、情节发展的动力;对思想内容的影响,表现出唱和儒家文化,成为伦理教化的辅助手段。宗教文化影响《剪灯余话》的根源在于作者的“循吏”情怀和文士趣味。  相似文献   

10.
时培根 《现代语文》2009,(12):52-53
《剪灯新话》是明代第一部传奇小说集,也是明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与宋元传奇总体衰落的趋势相较,它独具鲜明的异样特质:没有走宋代传奇“多托往事而避近闻”,重在“拟古”的道路,而是上承唐传奇的现实主义传统,彰显出时代的世俗化倾向。由此,《剪灯新话》在中国小说史尤其是文言小说史上的地位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1.
汪超宏 《文教资料》2001,(5):141-146
瞿佑(1347—1433)的《香台集》,研究者们一直以为已经失传,如周夷(周愣伽)先生《剪灯新话》(外二种)《前言)说,瞿佑的作品“现在只有《剪灯新话》、《归田诗话》、《咏物诗》三种流传,其他多半亡佚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在新版《前言)中,又说:“他除《剪灯新话》外,对《诗经》、《春秋》、《通鉴》、乐府、词、曲都有研究,写了很多研究著作和诗集,现在只有《归田诗话》、《天机云锦》、《咏物诗》等几种流传下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徐朔方先生《瞿佑年谱》也说:“今所存者,…  相似文献   

12.
《剪灯新话》是明代文言小说的开山之作,代表了明代文言小说的成就,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从成书至今,《剪灯新话》却遭遇坎坷,关于它的研究更是侧重不一,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整理,以期就《剪灯新话》成书以来相关的流传研究情况有一个较为明确完满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瞿佑(1347-1433),明初著名文人,在诗、词、诗论、小说等领域均有较高成就。其文言小说代表作《剪灯新话》是中国第一部禁毁小说,对明清两代的《剪灯余话》、《觅灯因话》、《聊斋志异》等均有深刻影响。此外,该书还漂洋过海,在日、韩、越诸国广泛传  相似文献   

14.
在中朝交流的历史长河中,朝鲜汉文学创作往往与中国古典文学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金时习传奇集《金鳌新话》便是其中之一。当前学界大都关注瞿佑《剪灯新话》对《金鳌新话》的影响及金时习对《剪灯新话》的模仿,却忽略了《金鳌新话》独具的民族性特征和独立的文学价值。如果以《金鳌新话》为例,分析了朝鲜传奇文学接受中国影响的自觉性及朝鲜传奇文学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5.
志怪、传奇小说曾在唐代呈放异彩,宋元时期已趋衰弊,可是到了明代,忽又作者纷起,似有复兴之势,先是瞿佑作《剪灯新话》,“率皆新奇希异之事,人多喜传而乐道之,由是其说盛行于世。”此后继起而作者,有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瞻的《觅灯因话》等。它们不但规模唐人,而且仿效瞿作。但是,由于缺乏独创性,成就不大。不过,既然写作和刊刻的风气盛行,对于小说创作方面的问题,小说的审美价值及其社会功用等,也就有所研讨。  相似文献   

16.
<剪灯新话>在明代文言小说史上有开启之功,它代表了明代文言小说的成就,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也有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关于该书的作者问题,在学界时有异议,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我们以为,肯定<剪灯新话>不是<剪灯录>散佚的部分,十二卷本<剪灯丛话>前面的<序言>是刻者从别处拼凑而来的,<剪灯新话>的作者确定无疑是瞿佑.  相似文献   

17.
《剪灯新话》中的作品,大多通过胭粉灵怪故事反映元明易代之际的社会动乱、政治腐朽与人民苦难,并表现青年男女对爱情和婚姻自由的追求,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同时,《剪灯新话》还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情绪和哀穷悼屈的悲悯情怀,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和要求,体现了瞿佑对“真情”的看重。  相似文献   

18.
明代赵弼的《效颦集》对《剪灯新话》的模仿体现在各个方面,就文体上而言,模仿痕迹最为明显的当为诗文的羼入。《效颦集》羼入诗文,首先是出于"效颦"《剪灯新话》的目的,此外,还有作者创作心态以及小说创作环境的影响。小说诗文的羼入作用并不都是积极的,一方面诗文的羼入会在一些方面踵事增华,另一方面使小说拖沓累赘,又有炫耀文采之嫌。  相似文献   

19.
《剪灯新话》对朝鲜传奇小说集《金鳌新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时习《金鳌新话》中的《南炎浮洲志》就明显受到瞿佑《剪灯新话》中《令狐生冥梦录》的影响。《南炎浮洲志》与《令狐生冥梦录》形成的文本互文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交叠和情节模式的一致等方面。但金时习的创作并不是对《令狐生冥梦录》的简单模仿,而是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作者的儒家思想及政治理想的展现、"梦游"模式的更新等方面。由于中朝两国历史文化的差异,《南炎浮洲志》所反映的社会政治内容也明显异于《令狐生冥梦录》,体现了金时习新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20.
《剪灯新话》作为明代一部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传奇小说,所写的婚恋故事颇具特色,故事中男女双方的恋情多是曲折感人的。作者不惜笔墨地描写了双方如何结缘、如何寄情传情以及恋情发展的结局。内中故事跌宕起伏,感人至深。书中二十一篇作品渗入了作家丰富的学术思想。其求实的治学态度、着眼全局的创作要求、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视、对儒释道三教的广纳博采于《剪灯新话》中都有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