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初中算术课的设置问题把初中算术课程下放到小学去,这是全国比较一致的意见。但在什么时候下放,意见是有分歧的。有的同志认为从今年下期开始,就可全部下放;有的同志主张逐步下放,现在只下放一部分,初中仍然教一学期算术,两三年以后,就可全部下放。我同意后面这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1)根据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规定:在小学里,学生应学会整数、简单分数、小数、百分数、简单统计图表和簿记知识、度量衡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这些虽然包括了初中算术的大部分内容,但深度上较初中算术浅显,特别是珠算、簿记、数的整除、百分数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拓广、扩充,许多内容直接源于小学;另一方面,初中数学中原理、公式、性质的导出多从小学相关的知识归纳、类比、抽象概括而出,或从小学数学中直观得出。所以,数学教学中充分注意中学与小学的衔接,对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有理数是算术数的扩充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学习数学是从自然数开始的。自然数和零构成了扩大的自然数集,随后又学习了分数。以上这些数统称为算术数。小学阶段对数的扩充为初中学习有理数作了很好的铺垫。到了初中,又在算术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帮助进入初中的同学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下面就初中代数与小学数学内容上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学习代数的有关方法向同学们进行介绍.一、小学数学是初中代数的基础,初中代数是小学数学的深化和拓展,就内容来看主要有如下3个方面:1.算术数与有理数.小学数学所学的算术数包括自然数、零、分数.初中一开始就引人了负数.为什么要引进负数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生活实践的需要.因为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碰到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某地某一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Ic℃,而最低气温是零下ZT;世界上最高峰珠…  相似文献   

4.
本年秋季高小算术第一册(暂用本)是根据党的教育工作方针,遵照教育部把初中算术的基本内容逐年移放到小学的指示,重新编写的。现在把本书的教材安排和编辑意图作一简单的介绍,供教师参考。这本书主要是把学生已学过的整数、整数四则运算和量的计算的知识和技巧加以整理、概括和补充,使学生对这些算术知识和计算技巧得到复习、巩固和提高,并且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一棵与人类文明共生共长的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根干上的基础知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小学数学是怎样"生长"为初中数学的.在小学,我们认识了整数与分数,会熟练地进行数的运算;进入初中,我们仍然要学习整数和分数,只是小学数学以正整数、正分数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初中数学融入了负整数、负分数,数系扩充到有理数(整数与分数的统称)。  相似文献   

6.
初中算术教材下放,是小学算术教学的根本改革。我校全体教师在党支部的領导下,对算术教学开展了較深入細致的研究,下面談談我們在領导这次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当我們看到中央决定把初中算术教材下放到小学的指示和通知后,及时了解和掌握了教师对算术教学改革以及貫徹綱要的思想情况。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初中算术课程的设置问题算术是研究数的起源和发展、数的性质以及关于数的运算的科学。作为中小学教学科目的算术,研究的数只限于不负的整数和分数。它的基本任务在于建立这些数的概念,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运算的定律和性质、运算的法则以及算术对解答实际问题的应用。算术是学习其他数学分科的基础。在算术里所研究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等知识,是今后学习代数时进一步发展数的概念、研究新数的运算的基础;在算术里所研究的关于具有几何内容的习题,本质上也就是几何的预备课,为将来学习系统的几何课程作着准备。算术在生活和生产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的。我们经常要遇到一些计算问题,它就离不开算术的知识。同时,缺乏算术的知识,也就不可能学好象物理、化学等这些应用算术知识多的学科。正因为这样,算术被认为是重点学科之一列入了  相似文献   

8.
在教初中算术“比及比例”这一章教材时,我们学习了省编五年制小学“初等教学”第八册中的同一教材,并把省编试用教材与通用教材作了分析与比较。今把我们学习后的两点体会写在下面。Ⅰ.引进“不同类量的比”的概念在初中算术课本(暂用本)中是这样给“比”下定义的:  相似文献   

9.
不少同学问:怎样才能学好数学?我觉得一要有兴趣,二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当然,好的学习方法也会增长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有理数时,除了保持在第一章里的学习方法,即观察、实践、思考之外,还应注意些什么呢?一、常换个角度思考有理数与小学里学的算术数相比增加了负数.这样,数的内涵就发生了变化:整数与分数中,除了算术中学过的正整数、零和正分数外,分别加入了负整数和负分数.教科书里就是仿小学内容按整数与分数来把有理数分类的:有理数整数正整数零算术数负整数——新增数分数正分数——算术数负分数——新增数那么,你能不能换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珠算的重要性。大纲指出:珠算是我国很早发明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它的特点是计算迅速,使用方便。因此,在小学算术课程中规定学习珠算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说在小学算术教学中学习珠算具有重要意义呢,主要是因为它应用广泛,计算方便。如农业社计算劳动工分,工厂计算生产品数量以及银行、商店、消费合作社等,都在广泛的运用它。从计算方便来看,用珠算可以节省口算过程和记写数字的过程,只要照着口诀拨珠,就可迅速地求出得数。而且人人都可在不多的时间内学会它。所以在大纲说明部分,关于小学算术教学内容和范围里,第一项就指出:在小学算术课程中应该使儿童获得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的巩固知识,口算、笔算和珠算的技巧。这就说明了珠算也是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十来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来分析 :算术应用题的训练过多 ,从而增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又能更好的接触方程的思想 ,应淡化算术解法 ,加强列方程解应用题 ,使学生掌握代数解法也可缩短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间的差距。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算术法与列方程解法的区别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它与算术法解应用题有着明显的区别。算术解法始终把未知数作为思考的目标 ,把它放在特殊的位置上不能参与列式计算 ;而列方程解应用题 ,未知数参与运算 ,一开始就与已知数处于平等的地…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衔接必然涉及到教学双方,即中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师应了解初中数学起始学科的教材内容,注意为衔接搭桥铺路;但更主要的是初中数学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熟悉小学数学教材,学习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长处和方法。一、教材内容的衔接1.做好算术数与有理数的衔接。在学习有理数之前,有必要复习小数、整数、分数,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并说明数的概念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进而引出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些量仅用算术数是不能表示的,故有引进新数的必要,即负数。出现负数后要注意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特别要…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小学算术課本是根据了苏联的先进教育理論和經驗来编写的。我对教材的学习,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全部教材的編排充分体現了严密的系統性:申、奥合著的教育学上說,“只有按照某一門科学体系和它的內部邏輯联系,对这門科学进行了有系統的学习,才能够掌握这門科学。”又說,“教科书里材料的叙述应該具有严格的連貫性和系統性。”我們現在用的小学算术教材,正是体現了这些原則和要求的。在全部小学算术教材中是以整数和整数四則运算列为基本的阶段。因为只有学好了整数,才能学习分数、小数、百分数以及更复杂的数学知識。在整数部分,又按命数法的規律划分为十以內,二十以內、百以內、千以內、百万以內、多位数(扩大到十二位数)等六个阶段,这是符合算术知識本身的邏輯体系的。由于認識数和会写数是进行計算的前提,所以初小第一冊算术課本中用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安排为“10以內各数的認識和写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高小算术第一册的教材内容有整数的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复习五章。这些教材是把学生在前四年所学的关于数的认识、整数四则的计算知识和计算技能,加以整理、扩展、归纳、提高,使他们获得比较系统的整数四则的计算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技能。整数四则的计算知识和计算技能是学习算术中其他内容和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它在小学算术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现在就这册课本的内容,分章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建国四十年来,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有过曲折,也走过一些弯路,但始终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培养人才的需要而不断向前发展。1978年以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有两次比较大的改革:一次是从1958年秋季起,将初中算术下放到小学学习,到1961年下放完,从而结束了由于1952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照搬苏联小学算术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而使我国小学算术教学质量全面下降的局面;一次是1963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的数学需要。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仅算术内容是普遍需要的,而且初中数学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是绝大多数行业和专业所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把数学教育的目的放在努力提高每个初中生的数学素质上。而小学和初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首先要解决的课题,就此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解决上述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初中阶段是人生历程的要塞,初一是关口。因此,立足初一,依据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研究中小学数学内容的差异与演变规律,顺利地搞好起步入门教学,将是初中三年的关键环节。初一数学教学要立意高远,纵览全局,把握起点,突破障碍。教师要依据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帮助他们突破四道障碍,顺利地实现认识上的飞跃。一、“符号变元思想”的建立新教材改变了学习代数从有理数入手的传统做法,开宗明义第一章安排了“代数初步知识”,向刚刚升入初中的新生介绍代数式和简易方程两部分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两部分内容一方面与小学算术中已经渗透的一些代数相关知识紧密相连,使算术与代数的衔接更加直接、自然、学生也比较适应这一过程;另一方面把初中代数的两种最重要的数学思想——“符号变元思想”和“方程思想”及早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一开始学习代数便能窥视到这门学科的大致轮廓,触及本质属性,并能很快体验代数较之算术的优越性,从而激起学习代数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8.
杨智 《成才之路》2012,(22):40-40
正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是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中小学数学整体性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些升入初中的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理论性强、难度大而不适应,这就使学习数学感到困难,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小学和初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初中一年级刚接触代数时,学生的数学计算方法面临一个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的转变,其主要特点是从数转变到字母来表示数,这就是在小学的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更高层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中,一些较复杂的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用列方程解比用算术解学生更容易理解,解法也比较简便。因此,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小学阶段解应用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明确地提出了在小学算术科中,应使儿童获得关于整数,各种度量单位,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简单的统计图表和简单的簿记以及解答应用题等知识和技能。我在学习这六部分主要内容后,有如下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