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科学教学要重视和尊重证据,科学准确地寻找证据,实事求是,并以证据进行说理和论证。目前科学教学中存在轻易建立科学概念、易受从众心理和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等证据意识缺乏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大胆质疑、多做“证伪”实验、正视意外数据以及科学地观察现象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的实证意识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在生物教学中引入产生论证和评价论证两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落实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文章以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为例,论述产生论证和评价论证教学模式的课堂应用,并阐释了这两种教学模式在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的实证意识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在生物教学中引入产生论证和评价论证两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落实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文章以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为例,论述产生论证和评价论证教学模式的课堂应用,并阐释了这两种教学模式在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整合遗传物质的发现史为科学探究创设真实情境;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思考推理、作出假说,设计方案、演绎推理,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要更好地实现基于证据的教研转向,必须对与这种转向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必要的考察。教研工作的专业特殊性在于"教学指导"。"教学指导"的现场性、互动性特征不仅对教研人员从事研究的主要方法提出了要求,同时也为"证据""论证"等相关概念内涵的拓展提供了指引,提示我们关注证据来源、证据类别、证据连续性以及论证形式、证据接受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梁长余 《生物学教学》2012,37(12):26-28
本节以遗传物质的发现史即"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为教学明线,以学科思想和方法为暗线,利用图片素材,采用循序渐进的问题串形式,优化探究,引领学生体验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在互动教学中实现知识的生成,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方法和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吴举宏 《教学月刊》2022,(Z2):21-25
循证教学即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和教学实践活动,具有系统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循证教学并不排斥“成功经验”,它注重融合事实证据、最佳经验、专业智慧,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分别进行举证和论证,形成证据链和论证系统,为优化教学决策和教学实践提供可靠的专业支持。教师要通过有效的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获取课前证据,回到本真的教学现场验证课前证据的可靠性和关键性,通过课后作业的作答情况和学生访谈等获取课后证据,然后对由此提出的教学改进措施作进一步举证和论证,不断提升教与学的效度。  相似文献   

8.
过程教学的核心意涵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过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是既重视结果更关注过程的教学;过程教学是互助协作解决真实问题的教学。化学过程教学的实施策略有:模型建构,培养认知能力;基于证据,进行推理论证;实验探究,树立创新意识;真实问题,明确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9.
曾海辉 《化学教学》2022,(9):46-50+56
以“解密自热包”为例,尝试建构基于证据推理的化学探究框架,在教学中实践“证据调用-证据获取-科学论证”的推理论证循环,提炼以证据为核心的探究策略,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化学探究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节内容为例,尝试利用CER论证模式实践论证式教学:论述了论证式教学和CER论证模式的内涵,开展以“证据-推理-主张”为核心的CER论证模式教学流程。这样能够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论证探究过程,深入理解科学本质,内化科学思维,从而也增强表达与交流的技能。  相似文献   

11.
证据意识是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维发展和观念生成的重要根基,将POE教学模式运用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有效推进证据意识培养的落实.依据课标中对证据意识的要求,将其划分为质疑、假设、求证、反思四个要素,以这四个要素为基础结合POE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建构证据意识培养模型,促进证据意识的有效推进,在此过程中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实验验证,是实现学生证据意识不断深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批判性思维强调对现有观点和结论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后,提出问题、搜集证据、推理论证后再做作出判断,不仅要有思维上的质疑,还要有实践上的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与思考,对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提出促进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情境·质疑—分析·探究—证据·论证—评价·反思”的教学操作模型。以“中和反应”的教学重构为例,展示该教学操作模型的实施过程:同时,提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施建议:智慧转化“教学意外”,引发合理质疑;善于挖掘批判性情境,强化批判意识;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推动思维发展;合理设置批判性环节,训练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13.
科学论证是以事实资料为基础,借助证据或理论依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反驳他人的观点,通过逻辑推理形成最终结论的科学活动.开展科学论证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以及培育基于证据意识的科学思维方法等.中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培养需设计适于开展科学论证的核心教学主题;选择适于不同主题情境的论证教学模型和策略;加强科学论证能力的评价和水平测查以及开展科学论证教学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联系"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节的教学阐述了生物科学史教学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家的工作过程,领悟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合理推理的,体验科学家不断深化对问题认识的过程,形成科学探索的精神,认识科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可以让学生拥有求证意识、逻辑意识、建模意识和解题意识等多种意识,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假设、学会论证、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从化学课程的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证据意识就是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每一步中做到"言之有据",通过证实证伪的方法得出科学结论。"基于证据"意识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假设、探究、验证的科学素养,是当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特点,提出了证据意识培养的教学价值,并例举了几则"基于证据"意识下化学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证据意识是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重要思维前提,证据课堂是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主阵地,而证据课堂的打造需要教师深度备课深度设计,所以打造证据课堂应从深度备课开始.为打造证据课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有意识地基于证据选择教学资源,将证据和逻辑融入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设计,用深度备课和深度教学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历史教学对证据意识培养问题有所认识,并取得成果。其中,《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初步形成重证据的意识”的课程目标要求,设计课程内容。本文以史前时期的课程内容为例,就初中历史教学证据意识的培养途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论证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论证教学的充分开展有待于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研究者已指出,适宜的教学策略和互动技术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将VR整合于科学论证教学,并应用于七年级"科学"课中"地球与宇宙"单元,开展准实验研究以探究该方法对初中生科学学习的影响.两个班80名七年级学生参与本次实验,其中,一个班级的40名学生为实验组,使用基于VR的方式展开学习;另一个班的40名学生为控制组,在一般教室环境下开展论证式学习.实验结果表明,整合VR的科学论证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论证过程中提供证据和反证,提升学生在论证学习过程中的集体效能、批判性思维倾向,而论证教学过程中使用VR并未显著影响学生的认知负荷.研究将为VR应用于科学教学提供参考和更多实践证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在高中阶段的逐步推进,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一种教学潮流,而证据推理意识则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真实性问题的引入发散学生化学思维,进而导入证据推理技巧,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证据推理意识,为他们之后的化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