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澄清请求技能的水平及特点,本研究采用指示性沟通任务,测试了81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和81名接受性词汇水平匹配的典型发展儿童的澄清请求技能。结果发现:(1)中度智力障碍儿童澄清请求的比率显著低于接受性词汇水平匹配的典型发展儿童;(2)随着年级上升,中度智力障碍儿童澄清请求的比率逐渐提高;(3)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主要通过确认请求的方式进行澄清请求;(4)中度智力障碍儿童澄清请求的方式受到刺激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学习障碍儿童社会技能研究主要围绕社会技能缺失、社会技能训练有效性和社会技能研究方法方面进行。社会技能缺失研究主要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社会技能缺失成因、分类以及社会技能缺失是否是一种学习障碍等问题。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社会技能训练有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干预的频率和强度、干预方法、治疗完整度和训练效果的迁移与保持等。社会技能研究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现有社会技能评定量表和测量方法的分析与评价以及对新的社会技能研究方法———最小可觉差法和功能分析法的特征分析和有效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沟通障碍是自闭症的主要特征之一,直接影响儿童智力和社会性技能的发展。语言行为方法(Verbal Behavior)基于各种ABA研究的成果,能提高孩子学习功能性语言的能力,在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沟通技能方面卓有成效。文章从语言行为方法的提出、语言行为方法的应用以及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得出启示:国内相关学者要加强语言行为方法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的教学程序的研究,重视语言行为方法干预效果的实证研究,形成系统的语言行为方法早期干预团队。  相似文献   

4.
绘画治疗作为一种有效促进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不断为从事特殊儿童干预研究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所采用。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受到脑器质性损害,认知能力发展不足,普遍表现出人格发展上的障碍,并且伴有明显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因而,以智力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及特点,及其在智力障碍儿童干预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人格的发展,改善情绪和行为,促进社会性发展,并且丰富有关智力障碍儿童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情绪障碍儿童的情绪异常衍生出一系列社会性与学业性行为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社会行为、情绪控制、学业技能的缺乏。因此,教导情绪障碍儿童技能策略显得相当重要。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来探讨情绪障碍儿童的情绪问题,并介绍国对外现有的技能训练为主的情绪障碍干预方法,以期给广大同仁一个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经验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独特而无法替代的作用。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象涉及听觉障碍、视觉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四类特殊儿童。这四类特殊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程度不同,如视障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只涉及心理理论,而影响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的因素较为全面,包括性别、个性、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和情绪等个体的内在因素,还涉及外部因素中的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性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改善沟通环境、减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障碍 ,已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最关心的课题之一。影响教育沟通的因素很多 ,这些因素并不必然导致沟通障碍 ,其结果有多种可能。问题的关键是怎样运用这些因素 ,发挥其积极影响。合乎伦理的人为教育干预对于改善学校沟通环境 ,避免无效教育有重要作用。干预性策略包括权变策略、赢得权威策略和小组讨论策略等  相似文献   

8.
智力障碍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与正常儿童有较大的差距,加强动作技能训练是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生存和生活的基本途径之一。通过手工制作的训练来提高智力障碍儿童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手工制作可以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使智力障碍儿童具备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智力障碍儿童在工作记忆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但工作记忆具有可塑性。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已被应用于工作记忆干预过程。已有的智力障碍儿童工作记忆干预研究中,干预对象以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为主;多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式进行;干预内容为视空间工作记忆;干预效果具有不一致性。未来应用信息技术对智力障碍儿童工作记忆进行干预研究时,应细化研究范式,加强干预机制的探析;依托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干预程序设计;推动本土干预研究,构建双向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2015,(6):121-126
文章以儿童运动技能障碍为例,分析了诊断型专家系统中数据的主观性、不确定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规则可信度的计算及症状的模糊评判,并对包括知识(数据)库、证据库、推理机和人机接口在内的儿童运动技能障碍诊断专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开发。文章对诊断型专家系统的研究、儿童运动技能障碍的诊断与干预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很多研究试图揭示学习障碍与社会技能缺失的关系,探讨社会技能起缺失是否是学习障碍儿童特有的现象。研究者围绕学习障碍定义关于社会技能缺失的表述,学习障碍儿童社会技能缺失成因,学习障碍子类型与社会技能缺失的关系以及学习障碍儿童社会技能缺失元分析研究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学习障碍与社会技能缺失的关系对教育者开展干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来的研究应关注学习障碍儿童社会技能缺失的类型特点和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2.
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不仅会扰乱日常的课堂秩序,也会对其自身的发展造成极大障碍。社会技能训练的开展,可以培养自闭症儿童互动能力及认知性自我控制等技能,改善儿童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不当等问题行为。可将社会技能训练作为自闭症儿童日常训练的一部分,根据其特点将社会技能训练融入个别化教育计划、学校课程和亲子互动中,多方位地对儿童问题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3.
佟海兰 《文教资料》2014,(28):167-168
智力障碍儿童普遍存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的问题,智力落后的程度越严重,感觉统合失调也越严重,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活动及日常生活质量和个体间的人际交往。所以在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与训练中,感觉统合训练就成为常用的干预技术之一。得到广泛应用。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智能开发和综合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4.
特教教师的研究视角不仅要面向学生,也要面向其他能够促进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的方法。在寄宿制学校内,影响学生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母子一体化关系的建立,可以有效促进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生问题行为的改变,帮助教师把握其成长脉搏,促进特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师生母子一体化的沟通强调两层含义:一是智力障碍儿童成长需要的沟通是有效的沟通;二是有效的师生母子一体化关系必须表现出具体的沟通形式。  相似文献   

15.
沟通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主要障碍之一,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扩大替代沟通系统能有效地补偿孤独症儿童的沟通缺陷,促使其自发地进行沟通以及交流。笔者通过分析AAC用于提高孤独症儿童沟通技能的文献,简要介绍手势语、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语音成输出装置的工作原理,阐明AAC在孤独症儿童沟通技能提高方面的主要应用情况和成果。  相似文献   

16.
孤独症儿童缺乏生成性技能,生成性技能受重组泛化能力的影响,矩阵训练是提高孤独症儿童重组泛化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对国外将矩阵训练应用于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干预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其在被试情况、干预人员、干预环境、评估工具、矩阵特点、实验设计、干预目标、干预措施、干预效果等方面的现状和特征,探讨矩阵训练的优缺点与影响重组泛化效果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为矩阵训练在我国孤独症儿童干预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听者与说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必然会造成误解,就说者在编码过程来说是有意违背原则和无意违背原则而造成言语交际误解,而听者的文化背景,个人经历,思维方式等因素又影响着听者不自觉地误解说者的语码。言语交际的误解主要有减解、增解和转解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社交方面存在显著困难,教育干预对其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具有显著作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社交问题的家庭干预、群体干预、综合干预方面.后继研究应扩大研究对象的类型,进一步提高干预的可迁移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程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程的几点建议,一方面促进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培智学校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研究者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特征、相关理论及干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但仍存在研究对象单一、干预材料缺乏多样性、已有干预研究的长期效果不明确等问题。未来需拓展实证研究,加强新兴信息技术在干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