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中指出:“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可见,组织好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自然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中、高年级自然课本中各种实验有百多个,作为自然教师,教学时不仅要用实验,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好实验,甚至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构思和改进实验,做到巧思妙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此,就自然的实验教学谈点我的体会和做法。一、巧妙构思。自然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学科,这对生活经历浅、知识少的小朋友来说学习有一…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足学习和研究小学自然的最根本方法,而学生的主体创造体验也往往寓于实验教学之中。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激活学生的创造必趣,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是小学自然教学中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小学自然学科是学生认识自然事物、培养自然科学志趣、发展多种能力的基础学科。在自然教学中,实验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小学的自然实验教学相对落后。改变这一状况是推进农村小学自然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的体会如下: 一、提高对自然学科的认识,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同时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态度,是小学科学教学各阶段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而且还包含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用科学的能力。所以,小学自然实验教学是自然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的理念下,实验教学如何与课改接轨,怎样开展小学自然实验教学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四个环节逐渐抓起。  相似文献   

6.
自然课是对小学儿童进行自然科学启蒙教育,使他们获得生动具体的自然知识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提高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训练儿童的观察、实验、逻辑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是小学自然教育总的目的要求之一。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是自然教学的重要特点。在小学阶段,儿童的一些能力将随着老师的引导,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训练和发展。本文试以五年制小学自然(人民教  相似文献   

7.
小学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不仅表现为交给学生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进而培养其创造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观察能力、求异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在自然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适时营造探求氛围,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新的猜想和构思,去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将来从事自然科学的钻研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着不容乐观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杨昌梅 《新疆教育》2013,(8):107-108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将来从事自然科学的钻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自然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中,重视观察方法的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精细、全面、深入、有秩序的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1.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是自然教学的突出特点.在自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生动地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并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栽培、饲养、制作等技能,着力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常常以探究为中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它能激起学生的参与实验欲望,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实验能使学生能直接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因此,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3.
马鋆 《吉林教育》2000,(1):52-52
小学自然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决定了我们要在自然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训练、发展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自然教学要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因此,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造性人才,造就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思维和素养的新一代,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我国新编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拟就小学自然教学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和作法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探究-研讨”教学法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在小学阶段引入科学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主要途径是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由于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还处在发育阶段,逻辑思维能力不足,且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较低,要让他们通过事物的本质来认识事物十分不科学。因此,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来开展科学教学。就小学科学观察实验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实验教学是小学自然常识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过程中“行动”和“思想”两大要素不可或缺。学生是创造的主体 ,创造教育的方法必须使这个主体身体力行、躬亲实践。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在小学自然常识教学中尝试了“做中学”实验教学法。一、实验前的教学策略1.课前预习 ,多方准备 ,搜集相关信息预习是小学生在实验探究前获得相关知识背景的主要途径。此外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还可让学生多方准备 ,搜集相关信息。如教学《怎样认识岩石》一课前 ,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实地观察 ,了解生活中所见…  相似文献   

17.
营造探索氛围 培养创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不仅表现为交给学生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进而培养其创造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观察能力、求异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在自然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适时营造探求氛围,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新的猜想和构思,去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中指出,“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因此,教师要指导儿童自己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知识和能力。”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直观印象特别深刻,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以后容易产生兴趣,从而又能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心和勇气,所以实验教学在小学自然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安排实验教学,进一步提高自然教学的质量呢?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对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再认识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赵昌贵中师物理教学大纲指出:“中师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服务,使学生自觉地学习必要的基础物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文化素质和科学修养,获得进行小学自然(物理...  相似文献   

20.
观察是小学生认识自然,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 要途径,小学科学课上的观察、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最有效的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