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萍 《江西教育》2002,(23):30-30
师:(出示“土”字卡片)这个偏旁叫什么?生:提土旁。师:(出示“里”字卡片)谁来认一认这个字?生:(读)里。(把两张卡拼在一起,出示拼音)师:谁再来认一认这个字呢?生:(读)埋。师:读得很好,请一组开火车读这个字。(生读)师:谁能根据这个字的构成,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这个字呢?生:东西土里埋。师:编得真好。一想起这个顺口溜就知道怎么写“埋”字了,全班齐念三遍。(生齐读)师: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左边的提土旁和“土”字有什么不同呢?生: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师:这个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埋”字是…  相似文献   

2.
许清 《江西教育》2002,(18):28-28
一、利用实物,巧设情境在教学中,我常用简笔画、幻灯片、实物、图片、录像等,根据教材巧设情境,使课堂提问由抽象复杂变得具体形象,形声结合,使多种感知协同活动,增强了接受效果。如:在教小学英语BⅢL26时,我用简笔画画出一男一女两个头像,然后展示一幅公园的图片,最后用幻灯打出Peter、Mary在公园玩的灯片,让学生回答:T:Who'she?S:He'sPeter.T:Who'sshe?S:She'sMary.T:Whataretheydoing?S:They'replayinginthepark.通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境,学生就能彻底抛开用母语思维的习惯。二、语言描述,引入…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小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下面是在学生初读、整体感知课文之后的一个教学片段:(出示多媒体课件1: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一栋小鸭住的房子。)师:同学们,如果你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看见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你想说什么?生:小鸭家门前的小路真漂亮呀。生:这条小路真美呀。生:这条小路多干净。多整洁。(出示多媒体课件2: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来了一只小兔和一只小鹿。)师: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来了兔姑…  相似文献   

4.
“小数的性质”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八册的内容,在学生学完例1的内容后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前些天老师让大家到超市去调查不同商品的标价,现在谁先来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生1:(生回答师板书)一块香皂的标价是3.80元,一包盐的标价是1.00元,一支小白兔牙膏的标价是2.08元。生2:还有一支口香糖的标价是0.50元,一辆童车的标价是103.05元。师:同学们都做得很认真。通过大家的市场调查,我们了解了不同商品的不同标价,但是它们也有相同之处,你们发现了没有?生3:它们都是小数,并且…  相似文献   

5.
赵培富 《云南教育》2001,(10):31-32
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因为片面认识和理解启发式教学,把简单的一问一答视为启发式教学,所以抓了芝麻,放了西瓜。请看下面五年级语文——《火烧云》课堂教学片断纪实:   师:“请打开书,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   师:“什么是火烧云 ?请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   生:“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生:“不对。应该是这一句:‘天空的云一直从西边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师:“同意第一个同学的举手。” (3名 )   师:“同意第二个同学的举手。 (很多同学 )…  相似文献   

6.
宇华 《四川教育》2002,(12):36-37
片段一:出奇制胜(上课伊始,师生问好,学生刚静坐,突然听到“叭”的一声……)师:你听到了什么?生1:我听到碗打碎了。生2:我听到花瓶打碎了。生3:我听到玻璃打碎了。师:到底是什么声音呢?先请男同学低下头,趴在桌子上,请女同学看图,看完后告诉旁边的男同学。老师要看哪个男同学听得最专心。[评:好!开课就出奇制胜,先声夺人,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片段二:双向互动男生低下头,女生看画面,字幕打出:小松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小松如实地告诉了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师:女同学都…  相似文献   

7.
时间:1999年5月19日年级:初一(1)课时:一课时师: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自能作文实验中的薄弱环节。今天,我们就以习作《从来没有这样烦恼》为例专门研讨一下如何评改一篇作文。请同学们拿出习作。(板书:《从来没有这样烦恼》作文评改)(生打开习作)师:如何评改一篇作文呢?(稍停顿,让学生思考片刻后自答)可分三步走:一是审清题意,二是分析习作,三是写总评旁批。(板书)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步。(手指题目)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审题么?生:因为题目的中心词是“烦恼”,修饰限制中心词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年级:四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一、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达折纸船时的高兴心情和盼望海峡两岸人民统一的心愿。二、在演唱中注意渐强记号、渐弱记号的表现。教学重点: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教学难点:渐强记号、渐弱记号的演唱技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方纸、彩笔、布景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师:同学们,上节课后我请大家注意收集一些有关台湾的资料,你们都收集到哪些内容,给大家展示一下……二、观看科教片:师:同学们准备的非常充分,老师也给你们带…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百花开。教学依旧,观念在变。抓住时代之风,抓住生活之风,让教学从美开始,让语文教学的导入充满诱惑,充满激情:我尝试语文课堂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导入:  相似文献   

10.
微格情境《学会查“无字词典”》是江苏版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即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教师教学本课时有如下情境:师:课文中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聪聪是怎样解释的,爸爸又是怎样解释的?生:聪聪像背书似地说:“强烈的阳光像火那样热。”生:爸爸说,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就是“骄阳似火”的意思。师:聪聪和爸爸的解释是从哪儿得来的?生:聪聪是背词典上的解释,爸爸是自己观察得来的。生:聪聪是从字典知道的,爸爸是从生活得来的。师: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解释,为什么?生:…  相似文献   

11.
法兆伟 《云南教育》2001,(23):41-42
一、教学内容:“九义”教材第十一册第139页例4、5。二、教学目标: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把百分数应用题纳入分数应用题的认知结构,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弄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四、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紧扣新知,铺垫引入1.口答:①12×13②32×34③25×25④24×562.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数学测验有45的同学成绩在80分以上,80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人?3.六一班上学期期末数学测验,80…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了解书信正和信封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引子 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班有4位同学转学了,大家还记得都是谁吗?(学生说转走学生的姓名)前几天,老师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信,猜猜是谁的?是叶冠廷同学给老师写了一封信,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读读这封信。注意听,他在信里都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阳光透过窗纱,照在堆满书籍的写字桌上。随手翻开一本很久以前的杂志,一则名为《织网》的小故事吸引了我: 有三个人同时观察一只小蜘蛛织网。一只小蜘蛛贴着不太粗糙的墙壁正在艰难地编织着,可就在每每织到大半之时,一阵风吹来,织成的网被毫不留情地撕开,不是网破,就是蜘蛛滑落。它却浑然不顾,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第一个人感叹地说:“一只小小的蜘蛛竟这样执、顽强。失败了,不屈服;滑落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回啊!”第二个人长叹了一声:“可怜的蜘蛛,这样盲目地织网,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为什么不肯看一看周围的有利条件呢?”第三个人似乎有点生气了:“这个目标达不到,为什么不换一个目标试一试呢!”  相似文献   

14.
片断一:引入 师:早上我去买点心,一算正好4元,我拿出一张100元钱付款。可是店主一来忙于生意,二来怕收进假钞,三来备的零钱不多。于是,他要我换一张面额小一点的钱。而我只拿了一张钱,又非常需要这点心,请大家帮我想一个办法。 生甲:把100元钱拿到附近店里换成小一点的。 师:能告诉大家怎样兑换吗? 生甲:把100元钱换成10张10元,再用其中1张10元去买点心。 生乙:…… 生丙:也可以换成10个1元硬币和9张10元,再拿出4个硬币,还剩下9张10元和6个1元。 师:我们把这个兑换、付钱的过程用数学表达…  相似文献   

15.
陈静 《湖南教育》2006,(10):38-38
一开课,我让学生欣赏动物世界中父母关爱儿女的几组镜头,问学生:“你想说点什么?”孩子们有的说:“燕子妈妈把捉到的虫子都给小燕子吃,燕子妈妈很喜欢小燕子。”有的说:“河马爸爸教小河马游泳,河马爸爸也很爱小河马。”有的说:“羊妈妈保护小羊,和大灰狼打架,羊妈妈很爱小羊。”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课始,教师出示主题图,根据图中的情境提出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木马转盘一次可以坐几人?  相似文献   

17.
【实录一】(除法的认识) 课一开始,教师出示:把8个苹果分为2份,怎么分?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当作苹果进行操作。学生反馈:  相似文献   

18.
现象一:教学要求虚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教学片段:师: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生字要多读几遍。(学生齐读课文后教师随即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检查、巩固生字的读音。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相似文献   

19.
课型:数学实践活动(三年级)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师:孩子们,老师这儿有一个好消息,你们想知道吗?(学生齐答:想)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发了一个春游活动的通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投影出示)师:小朋友,你们高兴吗?为了配合搞好这次春游活动,请每一小组的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收集到的各类信息。生:我们这一组收集的是小食品类的信息。(学生报食品名和单价,并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学生汇报时,教师贴出:“小食品”图画及字样。生:我们这一组收集到的是水果类的信息。(学生报水果名和单价,并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  相似文献   

20.
张建萍 《河北教育》2002,(12):36-37
在学校进行的“创新教育阶段性总结会”上,我上了一节创造思维训练课《人人都能创新》,着实让学生领略了一下创造与想像的魅力,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具体过程如下: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一上课,我没说一句话,在黑板上画了个“○”,问道:“这是什么?”同学们立刻活跃起来,纷纷作答:是一滴水,是一粒葡萄,是一颗核桃,是一颗钮扣,是一片花瓣,是一枚硬币,我看是小足球,是个鸭蛋,是一轮明月……我未加评议,而是以肢体语言告诉学生:你想的太好了,太妙了。这时,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已形成,学生已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