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绍斌 《考试周刊》2007,(47):110-111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应正视困难,找准定位,明确高职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色之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努力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尽快走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高职思政课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教育形式,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教育作用。应从“课程整合”、“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改革思政课教学。与此同时,还需围绕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管理体制,形成大思政。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进行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补充了“技能化”的教育模式,完善了崇美向善的职业诉求。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认知感和教学水准有待提升,教师在授课中对思政教育素材开发深度不够,课程思政缺乏课堂授课与课下实习沉浸式联动,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思政教育不到位,课程思政教育评价机制体系不够科学系统。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是: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加大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力度,完善课上课下双向联动育人机制,在顶岗实习实践中筑牢理想信念,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厘清教学、教学质量、教学评价的内涵以及教学质量与教学评价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和实质,指出了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政策法规依据,哲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依据以及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和高职教育的特点的现实依据,阐述了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主体、对象、指标、方式方法、结果等结构要素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体系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中职教育定位的转变等现实背景出发,探讨中高职思政课程教学衔接模式的重要意义,分析中高职思政课教学衔接模式的现状,以编写《中高职思政课教学衔接模式指导手册》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中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如何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思政课教学实际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然而,“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情况不容乐观,部分教师对“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融入的内容缺乏系统设计,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不够优化,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研究策略,积极转变观念,增强教师的融入意识和能力,从规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创新“四史”教育融入模式,积极探索“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殊和重要课程,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与其它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李兵  赵威 《现代教育》2020,(6):51-53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职生教育教学是高职生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促进高职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显性教育,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教育则是隐性教育。从思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到课程思政(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的转变是提高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方法。构建“思政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现行的思政课教学范式无法适应类型教育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三大特征。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新范式应该是:开放化的教学场所、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个性化的课程结构、智能化的教学过程、实践化的教学考核。实施高职思政课教学新范式的路径有,加强高职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高职思政课以“职业人”为导向的学科内涵建设,加大高职思政课“智慧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高职思政课“多元主体”联合育人的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把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结合高职概率统计课程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选取、教学资源利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构建课前、课中、课后全周期教学生态,探讨高职概率统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背景下,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和形式亟待创新、学生的课程收获感较低等问题。对应经济学领域的“供给侧”两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亦有共通之义,即教师为供给端、学生为需求端。本文聚焦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从教师、学生双主体出发,通过打造多维立体的供给环境格局、有效提升供给主体的综合素质、优化完善高职院校思政课供给内容、创新改进高职院校思政课供给渠道、开拓多样化思政课供给方式等改革措施,以期实现思政课内容的供需平衡,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吸收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思政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问题导向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针对高职思政课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用问题导向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于学校、学生和课程本身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创新以及教学的参与力量创新入手,构建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项目化体系,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常态化模式,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更好地提升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增强立德树人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3.
以职业化思想引导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就业导向、工学结合"已成为中国高职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这就决定了高职各门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目标,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思政课教学是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理应彰显职业特色,强化职业能力。因此必须以职业化思想为引导,从高职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平台等三方面构建以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思政课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学不但可以满足学生对思想理论的需求,亦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往的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都与现实需要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为此,调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发展方向、实施教学改革已是当务之急。依据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新特征和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应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思政教师媒介素养培训,并将思政课堂与网络、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教学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显性教育是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守的基本原则,隐性教育是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方法。目前,思政课教学存在重显性教育轻隐性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不协调、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不同步等问题。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必须推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同向同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形成育人合力,实现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16.
量子思维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教育带来新的革命。针对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现状,运用量子思维来引领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树立信息化背景下新型的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创新适应高职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对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单分析了高职音乐鉴赏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在为思政教育提供新媒介、为音乐教学诸如深层次内涵、引导学生思想品德与审美素养同步发展等积极意义,并围绕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课前导入、情感体验、课外实践活动、网络渠道等方面,就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音乐鉴赏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定位和现状出发,分析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的特点,提出高职思政课教师要确保教学内容准确、深刻、鲜活,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选取素材,要注重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要从两个维度把握好教学重点,以期为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建设厘清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政课的教学任务,还是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在高职院校,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结合日常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有机化学教学实践,对课程思政改革的出发点、设计理念、思政元素融入和课程思政实施的探索成果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论断,引起了思政课教师与学者对思政课性质和功能的思考与讨论。该论断从社会功能角度明确了思政课铸魂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政治属性,从课程满足个体成长需要角度明确了思政课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教学本质。对于高职思政教师该如何理解思政课讲道理的本质,并在教学过程中彰显这一本质,通过对国家有关思政课政策和文件精神的研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现状的经验性观察、事实性梳理和部分实证类调研数据的分析,从社会政治属性维度、教育内涵构成维度、高职学生特质维度、高等教育类型维度、教育方法论维度逐一针对性剖析,发现高职教师若能贯通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吃透思政课基本原理和最新理论成果、掌握高职学情、对标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灵活运用契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就能做到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好、讲对、讲活,让道理可信、好听、有用,让学生能懂、爱听。与此同时,重视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数量质量齐抓并进,教师明确“六要”,练好内功,充分利用并发挥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势,以“大思政”思维拓展教学平台与资源,鼓励学生用心体悟,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