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玩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交际手段,它是相互取笑、逗弄的友好会话,通过攻击性语言促进情谊.玩笑能够反映智慧、幽默,增进感情,表达心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玩笑加以运用能够缓和紧张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交际用语.本文通过实例对玩笑话语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期为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来宝 《考试周刊》2009,(8):227-228
“幽默”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本文主要介绍了幽默在历史教学中重要作用:它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可以塑造学生开朗的个性,发展创造力。同时也介绍了运用课堂幽默的几种方式,以及在运用幽默语言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最终达到学生快乐学习的宗旨。  相似文献   

3.
李健 《现代语文》2002,(7):47-47
教学语言幽默艺术,主要是指用可笑的语言形式表现真理和智慧.用谐趣的手段来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使教学信息凭借幽默的语言形式获得最优化的传递与转换.直接创造出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在教学中。语言幽默艺术的技巧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识到课堂教学优化离不开语言的运用。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无论课堂讲授还是课外谈心,教师最基本的手段是语言。语言运用得糟糕,教学效果一定差;而语言运用得好,则“嘻笑怒骂”皆能收到好的效果。试举几例说明。一、“嘻”,乐在其中;“笑”,回味无穷课堂上的“嘻”、“笑”,指在教学中运用逗乐、和学生开小玩笑、说反话等方式,把对学生的教导或要传授的知识蕴含在其中,让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学到知识。这种方法运用得好,能给课堂创设和谐、真诚、温馨的氛围,能优化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动。1…  相似文献   

5.
幽默的语言不仅能让人捧腹大笑.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睿智、深刻。许多中外文学大师同时也是幽默大师,他们笔下的幽默作品历久弥新.永驻读者心头。如伏尔泰的《老实人》、果戈理的《钦差大臣》、鲁迅的《阿Q正传》、老舍的《离婚》等。在写作语言训练中,如能引入幽默语言的训练,使作文语言表达呈现出一种机智、风趣的色彩,无疑会极大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如何使中学生产生和保持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是教学中一个现实的难题.如果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能运用艺术手法处理知识,注意情感效应,运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而颇具文学色采的语言组织教学,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简称“激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多年来,众多同行对物理教学语言千锤百炼,推出大量的能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极具文学色彩的好范例.笔者收集汇总了部分资料,就其“激趣”作用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中幽默的语言是语文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像一个精灵,能使语言于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彩的火花。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呆板、不懂幽默的人是很难受到周围人欢迎的。同样,一个不懂幽默的语文老师也是很难受到学生欢迎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幽默艺术来点缀课堂,必定能使学生在笑过之后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找到快乐。  相似文献   

8.
幽默是人类智慧火花艺术的闪现,它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一定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其效果能愉悦身心,启迪心智。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运用教学幽默,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艺术是语课教学中最善于表现的一种形式,是教与学问产生共鸣的主要“媒介”。富于感情的语言,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呼应;推理严密的语言,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力量;生动幽默的语言,则如一支“润滑剂”,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因此,要实现教学意图,提高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语言的组织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幽默又是一种普遍应用的艺术手法。在科学课堂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轻松、快乐学习的氛围。文章试从课堂教学艺术的角度探讨幽默在教学中的形式和功能,同时也指出运用教学幽默时应注意的问题,努力做到亦庄亦谐。  相似文献   

11.
曹宏 《考试周刊》2010,(6):142-143
长期以来。体育课堂过于强调“严肃、认真”而忽略“活泼”,对课堂气氛的营造方面研究不足。许多人对教学怀有偏见和误解.似乎认为幽默不过是耍嘴皮、油滑,有人甚至把幽默看作是讽刺、嘲笑的同义词。因而在教学中,往往强调教师的端庄稳重.忽视教师的多姿多彩,强调教学过程的按部就班,忽视教学过程的灵活多变;强调教学过程语言的精练、规范.忽视教学语言新颖别致、形象风趣.使得原来喜爱体育活动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堂。鉴于此.本文对体育教学幽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略谈教学语言的幽默何齐宗教学语言的幽默是运用各种奇妙的、出人意料而又引人发笑的语言,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直接或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大凡善于运用幽默的教师,都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领会到知识的内涵.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教育实践证明,一般的正面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语言艺术是语文教学中最具表现色彩的课堂形式,是教与学问产生共鸣的主要媒介。富于感情的语言,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呼应;推理严密的语言,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力量;生动幽默的语言,则如“润滑剂”,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因此,要实现教学意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课堂教学语言的组织和应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相声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它以幽默通俗的语言风格,将一些抽象、深奥的道理,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使人们在开怀大笑中得到启迪。前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的助手,就是幽默。”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的语言,能够打破死气沉沉的局面,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一种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趣味能使人的神经系统产生优势的兴奋中心,能使人的精神和思维迅速进入一种佳境,从而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情绪稳定,意志坚韧,有利于学习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玩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交际手段,它是相互取笑、逗弄的友好会话,通过攻击性语言促进情谊.玩笑能够反映智慧、幽默,增进感情,表达心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玩笑加以运用能够缓和紧张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交际用语.本文通过实例对玩笑话语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期为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幽默是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犹如一根神奇的语言魔棒,常能使语言于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彩的火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每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向九万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因而,这样的“助手”是备受学生青睐的。  相似文献   

17.
幽默     
王玉北 《高中生》2012,(8):41-41
如果不愿接受善意的玩笑.这样的严肃未免过分.而不适度的玩笑则是假智慧。幽默是藏身于笑话之后的严肃。  相似文献   

18.
吕敏 《中学文科》2007,(3):49-50
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能“寓教于乐、寓庄于谐”,具有幽默、理趣、情味的特点,能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苦学变为乐学:  相似文献   

19.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幽默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领会幽默实质 众多研究表明:教学中体现出的幽默既具有一般幽默的特性——感染性、高雅性、机智性、含蓄性、启发性,又具有自身特殊的规定性即教育性。且实质在于教育性。教学中所体现的幽默是形神兼备的.其形是幽默。其神是教育。教学是积极的价值引导活动.教育性是它的灵魂。幽默诙谐决不能脱离教育性。幽默教学不是教学的目的.它只是教学的手段.必须为教书育人服务。  相似文献   

20.
王亚丽 《考试周刊》2013,(84):141-141
我喜欢做一个快乐幽默的历史教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历史。快乐应该是引导方向的导航之灯,应该是一节课美丽感觉的开始和永恒。幽默能把课堂变为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能使历史教学产生“磁力”效应,给学生带来高层次的心灵欢乐和精神享受。就历史学科而言,它“过去性”的特点给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极力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我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一些幽默的教学方法,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