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爸爸,宝宝的成长中总有一些或某个时刻让你难忘,可能是大到关系孩子和家庭命运的"大事件",也可能只是小到关于宝宝的吃喝拉撒的生活点滴,只要是宝宝带给你的"难忘的时刻",是有宝宝而来的欢喜伤悲……  相似文献   

2.
正收到大笔压岁钱,恰恰是培养宝宝财商的绝佳时机:有收有支,可以帮宝宝完整地认识现金流入、流出的过程;把钱存起来,可以教会宝宝什么是储蓄;规划压岁钱的用途,可以教宝宝如何更有目标地花钱。相比国外只送礼物的圣诞节,中国式过大年对宝宝更"实惠",长辈们会直接给宝宝一笔压岁钱,且数目不小。城市里的压岁钱以百元起,几千元已经是新常态。如何帮孩子用好压岁钱?父母们也颇费心思。有的父母为孩子开了银行卡,存了当学费;有的父母买了基金或保险,为孩子投资教育金;还有些父母会为孩子买黄金……这些投资项目都很好,但终究是父母代孩子打理资产,宝宝对  相似文献   

3.
Q医生说我的孩子有点贫血.可是看着宝宝好像精神挺好的。请问,孩子贫血都会有哪些表现? A贫血宝宝可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眼睑和唇舌色淡、头晕乏力、心慌气短、头昏眼花、精神萎靡,睡眠不佳等。宝宝缺铁贫血后,会出现食欲减退、烦躁、爱哭闹、体重不增、发育延迟、智力下降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正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就是父母的模样。如果家里的宝宝懂得关爱老人、孝顺老人,说明父母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关心老人的,只有父母做出了正确的示范,宝宝才会有样学样。一提起自己的孩子,每位妈妈都有说不完的话。为了激励家长看见、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2019年,《父母必读》杂志在网络上发起了第二届"我家有个好宝宝"故事征集活动,家长们都积极参与,很多宝宝的故事被家长们记录了下来。宝宝们的善良、纯真、贴心让人  相似文献   

5.
善待孩子     
"善待我们的孩子,就是善待我们的明天。"有一次,一个宝宝用手指去摸电插座,妈妈发现后又担心又害怕,拿起宝宝的手狠狠打了几下说:"以后不许摸,那是电老虎,会打死人的。"可是当她一离开,宝宝又去摸了。于是这位妈妈拿起尺子狠狠打了孩子。我明白这位妈妈是担心宝宝有危险,可这么做的结果是:宝宝仍会去摸。这就好比一个孩子说了一句骂人的话,原本他不知道此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管倚 《幼儿教育》2008,(2):36-39
<正>孩子的体验总是和他身边的事物密切相关的,孩子的活动范围有多大,孩子的探索范围就有多大。0~1岁探索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在婴儿时期,由于宝宝接触的事物非常有限,所以宝宝的探索范围是和他所能达到的"方圆路径"相一致的。只有宝宝所能听到、所能看到、所能摸到的东西才是他们愿意投注好奇心的。  相似文献   

7.
不挑贵的,只选对的对于宝宝来说,玩具可是非常重要的。玩具不仅是孩子的玩伴,而且是孩子的"小老师",让孩子在摆弄、探索的过程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爸爸妈妈在这一点上早已达成了共识,所以在给宝宝买玩具方面常常是"一掷千金"。在这里想说的是,为宝宝选购玩具,不挑贵的,只选对的。  相似文献   

8.
正背景: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娃娃家游戏,因为孩子对家最熟悉,他能够在游戏中模仿爸爸或妈妈而感受到一种快乐和愉悦。情景实录一:在一次游戏中,娃娃家的"妈妈"(乐乐)正抱着布娃娃玩,她一边拍着布娃娃,一边说:"宝宝乖,宝宝睡觉啦。"而恒恒和浩浩正在争着谁当爸爸谁当客人,说话的声音很大。"妈妈"开口了:"我的宝宝正在睡觉呢,你们这么大声会吵醒我家宝宝  相似文献   

9.
冷妩  张秋兰 《今日教育》2007,(10):43-44
玩法1、小匙喂“瓶宝宝”食物 提供木珠(或其它种类的玩具),让孩子用小匙舀起木珠(或其它种类的玩具)喂进瓶宝宝的口中,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有的学龄前孩子只要一看电视,就会对四周环境没有反应,一关掉电视,就会变得焦躁,易冲动或对其他事物提不起劲,甚至导致阅读、学习能力以及交往障碍等。针对迷恋看电视的宝宝,有的家长任其自然,不管不问,有的干脆拔掉电视线,坚决再不让孩子接触电视,这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关键是如何把握宝宝看电视的“度”,科学地引导孩子。我在陪同和指导宝宝看电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金蒙 《父母必读》2008,(9):100-107
最荒唐的玩法,有时也是最具创造力的。知道怎样培养孩子的妈妈,往往不在乎家里被孩子弄得乱七八糟的!这里,教你制定"捣乱"游戏计划,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的IQ和EQ都得到均衡发展。3个最受孩子欢迎的"捣乱"游戏:模特宝宝/刘贞延一些在成人看来是捣乱、破坏性的活动,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玩过"捣乱"游戏。看看,下面这些游戏,你家宝宝是不是也很喜欢玩?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家认为,学习本身不会影响孩子的人生。决定宝宝大学以后人生的不是实力而是道德。要想宝宝长大后成为名副其实的"有用"的人,就要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那么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道德智能呢?  相似文献   

13.
当你的孩子面对满桌的佳肴无动于衰时,心急的你除了大声呵斥,或宝宝长、宝宝短地“求”孩子之外,是否还考虑过其他方法?请看——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每个家庭大多以"6+1"为喂养模式,孩子一诞生,便成了家庭中心及重心,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对他们呵护备至,倾其所有。也正因为如此,孩子错失了很多可以锻炼和成长的机会,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娇气宝宝"。直到有天"娇气宝宝"要上幼儿园了,家长们陷入了恐慌,怕孩子不会吃饭,怕孩子不会穿脱  相似文献   

15.
正从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起,正确了解辅食添加的知识,注意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即便你是新手妈妈,也能自信满满,彻底丢掉那句:"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妈妈吐槽宝宝快半岁了,我早早就迫不及待地要给宝宝制作辅食啦!搜集食谱、收藏图片、购买宝宝餐具、餐椅,研究各种婴儿米粉、泥糊糊、营养餐的制备方法,只等着小宝宝大快朵颐  相似文献   

16.
正开学的时候,家长送托班宝宝来园时总是反复地叮嘱教师:"老师,我的宝宝要喂,他不会拿勺子;老师,帮我的宝宝褪裤子;老师,我的宝宝踢被子……"从家长的反复叮嘱中得知,家长最担心的是宝宝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洗手,不会自己大小便等问题。因为孩子小,宝宝在家的许多事情是由家长包办代替的。家长的担忧,我们能理解;宝宝不会自理,这也属正常,毕竟是托班的宝宝嘛。但如何帮助宝宝  相似文献   

17.
正用心倾听是良好交流的基础。有些妈妈可能认为,宝宝听力正常怎么会不会倾听?实际上,听人说话时心不在焉或不能耐心听完的孩子不在少数。会"倾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从小用心培养。彤彤妈"我家宝宝可能是太活泼了,交代他一件事,还没听一半呢,就跑开了,然后转悠半天,又跑回来问:"妈妈,你让我做什么来着?"宝宝听话只听到一半,这让我有些担心,怎样才能培养宝宝善于倾听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18.
小区的花园里,总有很多老人和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在玩耍。时间久了,因为孩子,原本陌生的家长也变得慢慢熟稔起来。常常是小孩在一边嬉戏玩闹,大人则坐在一边或唠家常,或交流育儿经验。孩子聚在一起,自然就有比较:张家的宝宝十个月就会走路了,李家的宝宝又聪明又可爱,孙家的宝宝明显比同龄人高半个头,长大个子肯定矮不了。  相似文献   

19.
正早早让宝宝学坐、学站、学走,不仅不利于他的发育,还可能会影响他的健康。"隔壁的小宝已经会站了,咱们家的宝宝怎么还不会?""朋友的宝宝已经坐得很稳了,咱们的宝宝怎么还坐不稳?"……别人家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也应该会,否则就是发育落后,而孩子能早早竖抱,早早坐、站、走,会令家长觉得这是孩子发育好的表现,所以往往会提前训练孩子,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要警惕。误区1早早竖抱6个月之内的孩子竖抱的时候都有可能会  相似文献   

20.
正喜欢执着地跟随在比自己大的孩子后面,对同龄或比自己小的孩子却急于摆脱、置之不理,这又是为何?小家伙开始拥有"追随者"了,原以为这可以让他享受带领的乐趣,玩出更多的花样。可他似乎瞧不上这些小小宝宝们,真是大大出乎妈妈的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