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二册,将于1983年秋季起正式供书。本书是根据教育部于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一、三、四册(以下简称通用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本书承接第一册的三角函数内容,首先讲了四种主要的反三角函数和简单三角方程,然后依次讲  相似文献   

2.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二册,将于1983年秋季起正式供书。本书是根据教育部于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一、三、四册(以下简称通用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本书承接第一册的三角函数内容,首先讲了四种主要的反三角函数和简单三角方程,然后依次讲了数列、数学归纳法、不等式、行列式、线性方程组和复数的初步知识。这些内容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二册,将于1983年秋季起正式供书。本书是根据教育部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数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一、三、四册(以下简称通用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本书承接第一册的三角函数内容,首先讲了四种主要的反三角函数和简单三角方程,然后依次讲了数列、数学归纳法、不等式、行列式、线性方程组和复数的初步知识。这些内容的顺序与通用教材差不多,只是将数列与数学归纳  相似文献   

4.
教了《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代数第一册》(以下简称《代数一册》)第一、二章以后,觉得它比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数学》第一册(以下简称原教材)有很大改进,更符合科学性和量力性原则。但在教学过程中也碰到一些具体问题,有的涉及教材的编写,有的涉及教法的研究.现提出来同大家讨论,切盼赐教。一、关于交集和并集交集和并集这两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难于区分的。教学中,如果注意下述的几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三册,将从1984年秋季开始供书。这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三册(以下简称原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现在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新增加的“一元多项式和高次方程”,作为选学内容。将它安排在本书的开头,是为了与相关内容“复数”(高中《代数》第二册最末一章)衔接得更为紧密。第二章是“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第三章是“概率”。原高中数学第三册中的选学内容“数的进位制和逻辑代数简介”,这次暂未列入本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三册,将从1984年秋季开始供书。这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三册(以下简称原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新增加的“一元多项式和高次方程”,作为选学内容。将它安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三册,将从1984年秋季开始供书。这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三册(以下简称原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经过修订的初级中学课本《代数》第四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将于1985年秋季起供初中三年级全学年使用。这册书是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以下简称原教材)相应章节的基础上,吸收了几年来各地在试用中的一些经验和意见编写而成的。这次修订的出发点是调整内容,降低难度,加强基础,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9.
经过修订的初级中学课本《代数》第四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将于1985年秋季起供初中三年级全学年使用。这册书是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以下简称原教材)相应章节的基础上,吸收了几年来各地在试用中的一些经验和意见编写而成的。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在1981年颁布了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并已在全国实施。根据这个计划的有关精神,经过比较广泛的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我们编写了六年制重点中学课本高中《代数》第一册,将从1982年秋季起供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试用。这册书是以现行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数学》第一册为基础编写的,适当调整并充实了教学内容,加强了基本训练。下面是这册书主要内容的简单介绍和编写中的一些情况和想法。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1981年颁布了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稿,并已在全国实施。根据这个计划的有关精神,经过比较广泛的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我们编写了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课本《代数》第一册,将从今年秋季起供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试用。这册书是以现行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数学》第一册为基础编写的,适当调整并充实了教学内容,加强了基本训练。下面是这册书主要内容的简单介绍和编写中的一些情况和想法。  相似文献   

12.
这篇短文只是把笔者对于现行课本高中代数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余元庆等编,1957年6月第一版,以下简称课本)二项式定理一个单元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写出,供同志们参考,并请指正。  相似文献   

13.
经过修订的初级中学课本《代数》第四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将于1985年秋季起供初中三年级全学年使用。这册书是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以下简称原教材)相应章节的基础上,吸收了几年来各地在试用中的一些经验和意见编写而成的。一、调整内容,降低难度为了减轻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负担,原在初二的“常用对数”一章移到初三。虽然按照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初三数学课时由每周5课时增至6课时,但要完成原教材的内容仍觉偏重。因此,除了“统计初步”这一章不降低要  相似文献   

14.
幂函数y=x~n(n∈Q)的图象的作法以及有关性质的讨论,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现行高中课本《代数》(甲种本)第一册《幂函数》这部分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经过修订的初中课本《代数》第四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将于1985年秋季起供初中三年级全学年使用。这册书是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以下简称原教材)相应章节的基础上,吸收了几年来各地在试用中的一些经验和意见编写成的。一、调整内容,降低难度为了减轻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负担,原在初二的“常用对数”一章移到初三。虽然按照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初三数学课时由每周5课时增至6课时,但要完成原教材的内容仍觉偏重。因此,除了“统计初步”这一章不降低要求外,修订中对其他各章内容都作了一些精简,并适当降低难度,使学生负担趋于合理,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 职工业余中等学校高中数学课本①第一册(以下简称新教材)第一章“函数”,是在工农业余中等学校高中数学课本②第一册(以下简称原教材)第一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制订的《职工业余中等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初稿的要求改写的。在这一章里,删去了“对应”的概念,补充了从初中移来的二次函数以及指数、对数、解不等式等内容。笔者仅就新教材第一章教学的重点作些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在1981年颁布了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并已在全国实施。根据这个计划的有关精神,经过比较广泛的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我们编写了六年制重点中学课本高中《代数》第一册,从1982年秋季起供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试用。这册书是以现行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数学》第一册为基础编写的,适当调整并充实了教学内容,加强了基本训练。下面是  相似文献   

18.
“借喻”和“借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格的特征和区别,人们的理解是有分歧的。请看以下的三个材料: 1960年上半年全国通用高中课本语文第四册里《典型报告》一篇后面的练习(二)这样写道:“‘他真是咱乡的水利诸葛亮。’诸葛亮代替聪明多智的人。这在修辞学上叫‘借代’……”(这段引文以下简称“材料一”) 江苏省教育厅教材编辑室主编的《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1961年秋季适用)里《长江大桥》一课的“语言知识”部分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上)》(以下简称新教材)与《高级中学课本·代数(必修)》(以下简称老教材)相比,有许多不同及优点,本文试作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编的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以下简称新编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中学高中化学课本第一、二册(以下简称试用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它包括试用本第一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中分子结构部分的内容、《氮族》、《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碳族·胶体》(碳及其化合物移至初三课本)和第二册《电解质溶液》、《镁·铝》,共六章内容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