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再生骨料、天然骨料、河砂、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S95粒化高炉矿渣粉、自研的MPE—GAA—AA—AMPS三元共聚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为主要原料,通过再生骨料不同取代率制作了520个再生骨料混凝土试块,运用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回弹值、弹性模量和单轴受压进行综合试验。结果显示: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发展规律与普通混凝土存在一些差异:再生骨料取代率直接影响着再生骨料混凝土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单轴受压应力一应变关系、弹性模量以及再生骨料混凝土修正后回弹值。通过加入自研的MPEG从-从-AMPS三元共聚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以50%再生骨料取代率,配制设计强度为30MPa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最切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再生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干缩性、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再生砼的韧性、冲击性、耐久性等基本性能起到改善作用。从国内外研究和运用的基本现状看,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关注研究发展的动向。  相似文献   

3.
采用受压徐变试验研究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受压徐变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与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受压徐变的区剐。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徐变试件进行密封和开放处理,有效分离了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受荷条件下各徐变变形组成,以便进一步研究各因素对徐变影响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普通自密实混凝土,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70%的基础上,研究经碳化强化处理的再生细骨料对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未碳化再生细骨料的情况进行对比,再生细骨料的取代率为0、20%、30%、40%。实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再生细骨料取代率提高而减小,碳化再生细骨料可提高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扩大含拆除混凝土再生细骨料砂浆的实际工程应用,建立了再生砂浆性能与其细骨料取代率之间的数学模型.首先,分别提出了含稠化粉与自制粉状外加剂的再生砂浆基本性能(抗压强度、保水率与稠度损失)与其细骨料取代率之间的多种数学模型,并计算其平均相对误差与相对标准误差.其次,建立了不同细骨料取代率下含粉状外加剂的再生砂浆干缩值与龄期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含稠化粉与粉状外加剂的再生砂浆基本性能与其细骨料取代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均宜采用多项式函数;不同细骨料取代率下含粉状外加剂的再生砂浆干缩-龄期曲线中急缩段的数学模型宜采用多项式函数,缓缩段与稳缩段的数学模型宜采用指数函数.  相似文献   

6.
方瑾 《滁州学院学报》2011,13(5):65-66,79
用不同的再生骨料替代率,制成再生混凝土。从再生混凝土的和易性、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等三个方面与普通混凝土进行比较,分析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证明,采用适当的再生骨料替代率配制的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当。随着人类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再生混凝土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对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计在不同配合比的人工砂和天然砂试验,定性的找到了不同配比与人工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干缩性的关系曲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工砂掺量的增加,人工砂混凝土抗压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其干缩性能越差。因此,人工砂与天然砂的配合比为3:2时,C40人工砂混凝土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和干缩性能,能够达到相应规范的硬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传统混凝土两相复合材料弹性模量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再生骨料中老旧砂浆含量的影响,分析水泥砂浆的体积与新天然骨料体积分数、再生骨料体积分数和再生骨料替代率之间的关系,建立预测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的三相复合材料模型。开展了不同龄期下不同骨料替代率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测试的试验研究,并采用所建立的各个复合材料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建议了最适合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的复合材料模型,给出了随龄期变化时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数据分析显示,掺加矿渣和硅粉等矿物的C80高强混凝土具有优异的超早强和后期强度力学性能,比例极限点显著升高,其应力值接近峰值应力,其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比值与混凝土静弹性模量均高于C40普通混凝土,工作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和75%的150 mm×150 mm×300 mm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进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测得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通过ABAQUS建立与试验尺寸相同的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有限元模型,并设置再生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参数。对有限元模型采用时间—位移的线性加载方法进行了单轴轴心压缩模拟,以验证ABAQUS中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探讨将具有良好弹性和柔韧性的废旧轮胎橡胶作为粗、细骨料,掺入混凝土进行材料改性、以及利用硅灰进行材料性能提升的可行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轮胎橡胶颗粒替代砂石骨料掺入混凝土后,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均随着轮胎橡胶骨料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粗橡胶颗粒对于强度的削弱要明显大于细橡胶粉。但是,当粗橡胶颗粒掺量不超过10%,细橡胶粉掺量不超过25%时,改性后混凝土力学性能没有太大的降低。而且在此掺量下,掺入少量的硅灰,就可以大大提升橡胶集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使其强度接近或超过普通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橡胶混凝土破坏过程柔和缓慢,特别是细橡胶集料混凝土具有更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numerical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strain rate effect on masonry materials. A typical unit of masonry is selected to serve as a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RVE). Numerical model of RVE is established with detailed distinctive modeling of brick and mortar with their respective dynamic material properties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 tests. The behavior of brick and mortar are characterized by a dynamic damage model that accounts for rate-sensitive and pressuredependent properties of masonry materials. Dynamic loads of different loading rates are applied to RVE. The equivalent homogenized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threshold strain and elastic modulus in three directions of the masonry are derived from the simulated responses of the RVE. The strain rate effect on the masonry material with clay brick and mortar, such as the dynamic increase factor (DIF) of the ultimat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as a function of strain rate are derived from the numer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冻融耐久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混凝土冻融耐久性为研究内容,用不同种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超声波声速等指标的损失率来表征冻融过程中混凝土的性能劣化状况,并系统比较了不同种类混凝土的抗冻性优劣.通过研究得出:无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高强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其动弹模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超声波声速损失率均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大;提高混凝土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掺入高效减水剂、优质引气剂和优质掺合料等,高性能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比对应的基准混凝土性能显著改善,而且通过这样的技术措施,较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也可以获得高抗冻性.鉴于超声波测试方法方便、快捷、准确。而且可以直接用于实际工程的混凝土性能检测,所以,与动弹模测试方法相比,采用超声波测试技术来评价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耐久性劣化程度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The properties of two types of fly ash geopolymers made from class F fly ashes produced in wet bottom and dry bottom boil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source material used in the geopolymer concrete was activated with sodium hydroxide and sodium silicate solutio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geopolymer produced with wet bottom boiler fly ash(CZ-FA)hardened quickly, and had higher early-age strength and lower shrinkage than the geopolymer produced with dry bottom boiler fly ash(SX-FA).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two geopolymers made from CZ-FA and SX-FA was 45 MPa and 15 MPa respectively when cured at 60 ℃ and delayed for 14 d. However, after 90 days' delay,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both the samples is almost the same, up to 80 MPa. Nearly 20% volume shrinkage of the samples made from SX-FA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made from CZ-FA, which was almost zero. XRD, SEM/EDS and FT-IR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ain reason of the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个用于估算FPR加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引入了FRP强度发挥系数(套箍发挥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 混凝土达到极限强度时, FRP并未达到极限强度, 其强度发挥系数在0. 28~0. 59之间, 与FRP的弹性模量有关. 该计算方法可用于估算FRP加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其理论计算强度高于实测强度10%~30%, 偏差主要来自FRP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状况不理想及混凝土抗压强度数据的离散性等.  相似文献   

16.
综述应变率对混凝土动态强度性能的影响的试验研究进展情况,对目前国内外已开展的主要的混凝土动态特性实验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说明与评述。包括单轴抗压动态加载、定侧压动态加载、双轴等比例动态加载、有初始静载的动态加载、单轴拉伸动态加载、有侧压的劈拉试验、循环荷栽作用下的拉伸试验以及考虑温度和湿度影响的动态加载试验。指出目前试验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混凝土动态特性的研究今后仍将是本学科领域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7.
对CFRP约束预压混凝土的轴压性能试验进行研究,并对混凝土的峰值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对于CFRP约束预压混凝土,峰值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归结为等效圆柱约束刚度Er,混凝土弹性模量Ec和预加轴压比B三个因素。参考已有峰值应变模型,结合参数分析,对已有峰值应变模型进行改进,提出CFRP约束轴压预压混凝土的峰值应变预测模型,为CFRP约束预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模型的参数确定提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