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味”.淡化“生活味”.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弗赖登塔尔曾说过:“与其说是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如何实施“数学化”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儿浅见。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味",淡化"生活味",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弗赖登塔尔曾说过:"与其说是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如何实施"数学化"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儿浅见.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改中,有的教师把“生活数学教学观”仅仅理解为用数学的眼光思考生活问题,即生活问题数学化,而忽略了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思考数学问题,导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学和用脱离,无法创造性地解决生活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并培养学生善于用生活的眼光发现数学的意识,真正让学生学习有生活味的数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育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中的存在形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法则、数量关系等都不能离开数学实践。数学实践应融入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学化的过程,要使学生了解数学化的过程就必须尽量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由此可见,教学中应注意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孙晓天教授曾经说过:“没有数学化的数学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究和思维空间的教学,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实现数学化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给数学化多些支撑点,这样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徐丹军 《新课程研究》2010,(6):74-74,85
数学学习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因此问题解决教学能够彰显"数学味"。本文从引导自主探索、指导问题解决、架设创新桥梁等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因此问题解决教学能够彰显"数学味"。本文从引导自主探索、指导问题解决、架设创新桥梁等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让数学回归生活,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数学课堂要有“数学味”,这是数学教学之根本.“数学味”是通过“生活化”的素材入手,揭示数学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学科特点,最终以“数学化”方式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科的关键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数学教学的命脉。在数学教学中,聚焦关键能力就是要聚焦学生的抽象能力(数学化眼光)、推理能力(数学化思考)和建模能力(数学化表达)。通过聚焦关键能力,不断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样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育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的核心构成要素,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必须认真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全方位的认识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由数学基本能力与一般能力构成,数学基本能力主要指运算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学生数学能力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应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提高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必须让学生经历“过程”,这些过程主要指数学化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加强学生应用意识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知识应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和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指向反思、应用、创新、数学化等较高层级数学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旨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创新、数学化的意识和能力,亦是指向高阶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探讨数学问题解决就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演绎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高中数学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存在缺乏“数学化”的现象,以“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为例,通过对数学归纳法理论的解读、对数学归纳法教学的解读,呼吁高中数学课堂应该回归“数学化”的课堂教学,要让数学课堂凸显“数学味”,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品味“数学味”,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演练场。  相似文献   

14.
利用"问题征解活动"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数学应用”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来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表象并加工整理和获得解决的过程.数学应用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数学问题(即实际问题数学化);其次,应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即解数学应用题).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途径主要有: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强化数学应用技能的训练,积极开展“问题征解”活动等.  相似文献   

15.
马艳 《成才之路》2011,(35):46-46
所谓“数学化”,具体指的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共同努力,使学生对数学运算或表达所需的准则或规则准确理解,从而最终形成自身关于各种情境和物体的数学模式。“数学化”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在适当年龄,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很好完成“数学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今后的数学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化”成为一个关注热点,但怎样用数学“教化”人的问题还未得以完全解决.眼下在数学教育研究中对“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于是“数学化”、“问题提出”成为两个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数学味内涵有哪些?本文从“双基”训练味、数学思考味、解决问题味、数学化过程提炼味、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味、数学语言交流味、人文情感关怀味儿等七方面作了论述,有利于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生活味儿”与“数学味儿”的关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匡正“去数学化”现象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应该有独特的“数学味”,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其中的具体现象后进一步发现内在的结构和规律,经历从生活问题到建立模型再到提炼思想等一系列的“数学化”过程,进而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在不断品位“数学味”、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得以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让数学活动设计更精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的过程,对于学生构建和发展认知结构,优化学习方式,提高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随着新课程实践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0.
李星云 《广西教育》2008,(10):21-22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解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使学生“学以致用”,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自觉运用“数学化”的思维去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