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活中养金鱼的人都有一个很简便的给鱼缸换水的方法(如图1):用一根较长的软管,将其一端没入鱼缸内的水面下,在另一端用嘴吮吸,待水充满软管后将这一端在缸外立即放下,  相似文献   

2.
巧吹氢气泡     
在初三化学课本中有一个吹氢气泡的实验,此实验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吹氢气泡所用管子的制作上.下面就向您介绍一种简易的吹氢气泡用的管子,如图:图一:取一塑料小瓶,并从虚线处将其下部剪掉图二:将与瓶口处相连的剩下的部分瓶身向上翻起,并在瓶盖上钻一小孔,插入尖嘴玻管在尖嘴部分连上通氢气的橡皮管.这样,一个简易的吹氢气泡的管子就制成了.用此管吹氢气泡有以下几处优点:1.此管粗的一端的直径大约是细的一端的5倍,这样吹出的氢气泡大.2.该管较粗的一端间上挽起,减小了管的摩擦力,使吹出的氢气泡能轻易地脱离管口上升.…  相似文献   

3.
只进不出的软管材料:软管、漏斗、易拉罐、带橡皮塞的250至500毫升大烧瓶,玻璃管1根,洗脸盆1个,胶管1段,红色水1烧杯。工具:锥子 取一根较长的软管,将它绕在一个圆柱体上在管子的上端插进漏斗,并向里面灌水。这时你会发现漏斗里的水只落下一部分,以后就停止了,管子下端没有一滴水流出来。水往低处流。漏斗里的水位比管子下端高,为什么水流不出来呢?原来,当水流满第1圈时,就有一部分水流向第2圈。当第2圈流满,第1圈的上段同时就出现了一段空的气腔,随着水流向后面的各圈,每圈内都会出现相同的气腔,最后,漏斗处的水压不…  相似文献   

4.
一、给金鱼缸排水只要用一根细软管就可以方便地给金鱼缸排去污水.排水时.将细管一端插入水中,另一端置于低于缸中水面时,再用嘴吸一下,水就会自动流出来.或者首先将细管内充满水,用手捏住两端,一端伸入水中,另一端放到水面以下的位置再同时松手,水也会自动流出来.有同学认为,前者所述的排水法,是嘴通过细管把水直接吸出来的,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水实际上是靠大气压强给“压”出来的,而不是嘴直接吸出来的.嘴吸出的只是管中空气.由于管中的空气被吸出,管中压强减小,大气压就把水从缸中压入管内,当管的下端低于缸内水面…  相似文献   

5.
爸爸喜欢养鱼。我家有一个很大的鱼缸。爸爸给鱼缸换水时,要把一根塑料管的一端插进鱼缸的水里,用嘴在塑料管的另一端吸出水,再把塑料管的这一端放进鱼缸下面的盆子里。于是,鱼缸里的水连同脏物一同流进盆子,然后往鱼缸里倒进困好的清水。我发现,爸爸用嘴吸水,有时会将鱼缸里的脏水也吸进嘴里,很不卫生。后来,爸爸又从地摊、超市上购买了"手动"吸水器,可是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使用也不方便。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给鱼缸部分换水时,一般是用带胶球的长管把缸中污水抽出来。为什么用长管可以把缸中的水抽出来呢?我们喝饮料时就可做个小实验。  相似文献   

7.
夏季是电脑死机频繁的季节,为使电脑安全度过夏季.笔者认为可从加强散热方面去解决. 一、做好CPU的散热 CPU是机箱中发热量最大的部件.由于该部件的工作频率使用偏高,CPU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AMD公司生产的钻龙、速龙CPU,其工作时的发热量更是惊人.只有把机箱外的较冷空气输送到CPU周围才是散热的关键.笔者将一段洗衣机用的排水软管(大约50厘米)一端用热熔胶粘在CPU风扇上面.另一端固定在机箱的前置散热风扇上,经过这样处理后,从机箱前进入的冷空气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软管较集中地输送到CPU周围.从而保证CPU有一个良好的散热环境.  相似文献   

8.
关键词1:无意注意一次"无意注意"引起的思考不少教师因为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心理学原理及规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得教学富有成果."活动单导学模式"强调教师新课起始时的情景创设,在如皋市公开课比赛中,一位年轻教师讲授"液体的压强",他引入课题的情景是这样设计的:盛水的玻璃漏斗下端与乳胶软管相连,乳胶软管的另一端和一个装满水的塑料袋相连,请一名高个子的学生利用晾衣叉慢慢将漏斗举高,当漏斗举到一定高度,水从开裂的塑料  相似文献   

9.
笔记本型电脑常用的散热方式为散热片和风扇,这两种散热方法最大的好处是成本低,此外还有键盘对流散热、散热管散热、温控风扇散热。1.散热管方式:散热管是最新的散热装置。可以有效地将热从一端传导到另一端。它长20多厘米,直径0.5厘米,里面有纤维和水,管内抽成真空,一端贴近CPU,另一端则远离CPU。它的工作原理是:真空状态下,水的沸点很低。如果在管子的一端加热,水就会蒸发,把热带到另一端,  相似文献   

10.
制作简易酒精温度表可取一根20—30厘米、一端带玻璃泡的玻璃管,其管外径为5毫米,内径为1毫米,玻璃泡的外径为1.5厘米。首先把玻璃管倒过来,把开口的一端插在酒精里。交替加温和冷却玻璃泡。每次冷却时,摇晃玻璃管使洒精进入玻璃泡中。这样逐步使整个洒精球放入60℃的水中,这个温度略低于酒精的沸点。去掉从管口溢出的酒精,用火焰封住管子  相似文献   

11.
初一科学课上,为了揭开叙拉古国王“皇冠的秘密”,学生们围绕着如何测皇冠的体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个个方案在讨论中被否定了,此时,徐捷站了起来:“把皇冠浸在一个盛满水的桶里,只要测出溢出水的体积是多少,就可知道皇冠的体积了。”“水溢出来了,还怎么测它的体积?”有人提出异议。“拿一个更大的桶,放在外面接住溢出的水”,徐捷胸有成竹地说。胡娇娇站起来:“这样不好,内桶溢出来的水,有一部分要附在桶外壁上,导致实验误差很大。”徐捷激动地说:“可以做一个桶,在桶壁上开一个孔,孔上插一根管子,这样水从管子流入另一个桶中,不会附着在桶外壁上了,这样接水桶也不必一定要比溢水桶大。”听到这里,教师再也按捺不住了,这器材不就是目前实验室已经投入使用的溢水杯吗?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自然第五册《空气占据空间》中的实验3,往漏斗中灌水,水不进去的实验。在实际操作时,常因漏气而失败,在反复选择材料中,我采取了以下实验,终于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一、材料:洗干净的废弃盐水瓶(带塞)、20ml注射器、输液用针尖。二.制作方法:1.把注射器的活塞取下后,插入盐水瓶的皮塞作漏斗。2.把输液用针尖也插入皮塞(两个孔隔开—些)。三、演示过程:1.先用手把针尖底端堵住,然后往注射器管子即漏斗里倒水,可以看到水不会流到盐水瓶里去。2.如果把手松开,可以看到,水从管子即漏斗流了下来。上述实验绝对不会…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中 ,经多次实践 ,我发现用烧坏的电烙铁的烙铁芯做氢气燃烧时的导管效果比较好 ,可以看到氢气燃烧时火焰的真正颜色。具体方法是 :将烧坏的电烙铁芯封闭的一端打破 ,把两根导线抽出来 ,然后 ,将烙铁芯打破的这一端与乳胶管相联 ,如果乳胶管较粗 ,可用细线把乳胶管与烙铁芯扎紧 ,避免乳胶管与烙铁芯之间漏气。另一端是较细的管口 ,这样氢气燃烧的尖嘴导管就作成了。演示时 ,首先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 ,检验氢气的纯度 ,待氢气纯净时 ,把制好的导管的乳胶管与氢气发生器的导管相联。打开止水夹 ,在烙铁芯的尖嘴口点燃氢气可以看到几乎…  相似文献   

14.
记得我读小学时,复习参考书上有这样的应用题:“在一个水槽里装有两根自来水管开第一根管子,右以在5小时里把水槽装满水;开第二根管子,可以在10小时里把满槽的水放完如果同时开两根管子,问需要多少小时才能把这个空水槽装满水?”二十几年过去了,随便翻翻现在的小学教学参考资料,儿乎都有类似这种题型的应用题。上述问题一般是怎样解答呢?  相似文献   

15.
韩忠全 《物理教师》2004,25(9):31-31
这是一类流传了很久的数学问题,学过初等数学的人都记得这样的一道练习题:在一个水槽里装有两根自来水管.开第一根管子可以在6h里把水槽装满水,开第二根管子可以在10h内把满槽的水放完.如果同时开两根管子,问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这个空水槽装满水?  相似文献   

16.
声明     
1870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大桶的侧壁上开一个小孔,然后,将大桶内装满水,水立即从小孔流出,形成一根弯弯的水柱流到地面。接着,用强光照射桶中的水,并把屋内的灯关掉,或把门窗关严,使屋内保持黑暗。这时,我们就会看到,射入水中的光随着水从小孔流出,同弯弯的水柱一起落到地面,并在地面上产生一个光斑。  相似文献   

17.
十七、电磁学实验(四) 11.静电“魔术棒” 实验用具与材料: 一根塑料尺、一根玻璃棒、一个鸡蛋、一只酒杯、丝绸。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把鸡蛋竖放在酒杯里,把塑料尺水平放在鸡蛋上(如图1)。 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③手拿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一端,用另一端去接近塑料尺的一端(如图1),并拿着玻璃棒慢慢地转圈。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课堂上适当地引入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带有一定趣味的小实验,对促进学生学习新知识很有好处.如在讲“大气压”一课时,我首先利用一段两头开口的细玻璃管,用手堵住一端,将水灌满,然后提问:如用手堵住两端,慢慢倒过来,再将堵住下端的手松开,管中的水会流出来吗,此时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开始猜想、议论,都想看看到底实验结果如何.当发现管中的水并没有流出时,学生感到惊奇接着.我提出问题:若不把管子倒过来,而是将上端捂住,下端松开,管子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蛇虽然没有脚,但是它却爬得非常快.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条会爬行的纸蛇吧. [准备] 1根吸管、1张吸墨纸、1杯水、1把剪刀、1支笔 [实验]1.在吸墨纸上用笔画出蛇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剪下来; 2.把剪好的蛇的身子横向折成几折,然后把蛇水平放在桌子上; 3.手拿着吸管,用手指捏住吸管的一端,将它放入盛有水的杯中,随后抽出来,拿到折好的蛇上方,松开手指,将水滴滴在蛇身上,我们观察就会发现,蛇向前爬行了.  相似文献   

20.
王学勤 《生活教育》2011,(14):38-39
【教材上的实验设计】《水和水蒸气》是新版小学科学教材三下第三单元第六课时的内容,教材上的实验设计是这样的◇"水到哪里去了"环节往浅碟子里倒人少许水,并做好标记,然后把装水的碟子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碟子里水量的变化,并试着画出水是怎样减少的。观察讨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从而了解蒸发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