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酸碱滴定分析法中,强碱(酸)滴定弱酸(碱)的滴定误差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大小,与弱酸(碱)的强度及浓度之间的关系,未曾见到定量的描述公式。本文从滴定误差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概念出发,推导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应用于定量描述酸碱滴定分析的可行性确定和一元弱酸(碱)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计算。对灵活选择分析方法和酸碱指示剂提供了可靠依据。一元弱酸(碱)体系滴定分析的可行性,通常采用KC(?)10~(-8)来描述,一般来讲,这是符合滴定分析要求的。而对于一些强度较弱,或浓度较稀,即KC<10~(-8)的酸(碱)体系滴定分析的可行性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计算,未曾见到定量的描述公式。本文从滴定误差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概念出发,推导出了它们与酸(碱)的强度和浓度之间的定量公式,并进行了一些有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酸碱滴定法是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此法包括:①强酸(碱)和一元酸(碱)的滴定;②强酸(碱)和多元酸(碱)的滴定。混合碱含量的测定是以强酸滴定多元碱来计算混合碱的含量的。一、混和碱含量的测定原理以HCl溶液滴定Na2CO3溶液为例进行讨论。Na2CO3是H2CO3的一元共轭碱,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的离解反应:都大于10-8,(符合准确滴定的条件)。因此这个二元无碱可用标准酸直接滴定,而且在两个等当点附近分别出现两个PH突跃。当滴定到第一等当点时,Na2CO3全部作用而生成NaHCO3溶液中:用变色范围8.0-10.0的…  相似文献   

3.
从反映酸碱反应中质子转移的最严密的数量关系———质子条件 (PBE)出发 ,结合定量分析计算所允许的误差要求 ,对滴定弱酸碱时的pH突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导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 ,给出了处理该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酸碱滴定中,弱酸(或弱碱)能否被准确滴定通常是以cK_a≥10~(-8)(或cK_b≥10(-8))—为界限;质子平衡式是处理酸碱平衡中计算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本文就这两方面的问题作一个讨论。 1 弱酸(或弱碱)准确滴定条件的讨论 在滴定分析中,如滴定的误差≤0.1%,指示剂能准确检测出化学计量点附近±0.2pH的变化,则通常以cK_c≥10(-8)(或cK_b≥10(-8))作为判断弱酸(或弱碱)能否准确滴定的条件,教科书上仅对此作了定性的说明,笔者将就其来源作一推导。  相似文献   

5.
结合滴定曲线,系统揭示了多元酸碱滴定条件的本质、意义和关系.研究表明:Ki/Ki+1既是分步滴定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滴定突跃的首要指标;cspiKi是当Ki/Ki+1足够大时,决定突跃大小的关键所在.滴定前的判定程序是:先看被测物的Ki/Ki+1是否大于或等于10^5,以确定能否分步滴定;再看cspiKi是否大于或等于10^-9,以确定现有条件下能否直接准确滴定.  相似文献   

6.
分析化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以四大化学平衡为依据的滴定分析法是本课程的重点,希望同学们掌握好有关滴定分析的定量依据、分析结果的计算及实验方法。一、滴定分析法的定量依据1.酸碱滴定法:一元酸(或碱)准确滴定判据:cK_a≥2×10~8或 cK_b≥2×10~8多元酸(或碱)准确滴定判据:ck_≥2×10~(-8)或 cK_≥2×10~(-8)时滴至 i 级。例1 用 HC1标准溶液能否直接滴定下列0.1mol/L 的弱碱溶液(要求RE<0.1%),为什么?(1)乙醇胺 HOCH_2CH_2NH_2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从突路范围推导滴定分析的可行性条件的方法。文中讨论了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的突跃范围及其相应的滴定分析可行性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一、p H-p H复合曲线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p H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开始变化缓慢;在接近滴定终点时变化幅度很大,产生滴定突跃(p H突跃);滴定终点后变化仍然缓慢,其中p H突跃是中和滴定测定实验判断终点的重要依据。在同一坐标系中呈现两条及以上的p H变化曲线,既丰富了图像的内涵信息,又进一步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前的热点题型之一。题型一:一元酸和一元碱滴定曲线的复合  相似文献   

9.
关于酸碱滴定中终点误差的推演,目前国内教材[1-3]一般举强酸强破和一元弱酸弱碱为例进行计算,对于处理一元弱酸弱碱终点误差时,忽略水的离解,进行近似计算,误差的正、负要从滴定曲线的走向(pH值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等当点的pH值和终点的pH值联系起来考虑,比较麻烦;对于复杂体系(如多元酸、混合酸等)的处理更感不便。此外,亦有通过选择“质子参考水平”直接得到质子条件,以代数法或误差公式处理各类终点误差D-’],亦有以对数浓度图解法进行处理[6]。本文对络合滴定误差公式[7]稍加改变,作为处理各类酸碱滴定中终点误差…  相似文献   

10.
设计出一全面正确处理酸碱滴定过程一系列问题的综合程序,该程序能计算混合酸碱溶液的pH值、化学计量点的pH值、滴定突跃范围以及滴定误差等数据,并能绘制滴定曲线,自动选择指示剂,还可为实际滴定分析提供多种信息。  相似文献   

11.
设计出一全面正确处理酸碱滴定过程一系列问题的综合程序,该程序能计算混合酸碱溶液的pH值、化学计量点的pH值、滴定突跃范围以及滴定误差等数据,并能绘制滴定曲线,自动选择指示剂,还可为实际滴定分析提供多种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各种类型酸碱滴走过程中,滴定百分数与氢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式,导出了滴定过程中计算PH值的数学表达式,并应用于实例计算滴定突跃PH值。  相似文献   

13.
引言对于强碱(酸)滴定强酸(碱)的滴定分析可行性和酸(碱)的浓度与相对滴定误差及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大小之间的关系,未曾见到定量的描述公式。本文推导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作了一些应用方面的讨论。一、公式推导强碱(酸)滴定强酸(碱)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大小及滴定误差与被滴定酸(碱)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PH=2Log·(ErC/2)-LogKw或LogC=1/2△PH (1/2)LogKw-Log(ER/2)式中:△PH为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大小;Er为相对滴定误差(文中简称  相似文献   

14.
在络合滴定分析法中,对于滴定生成1:1型络合物的滴定体系,其被滴定金属离子浓度、生成络合物的稳定性,滴定误差及滴定曲线PM(PM′)值突跃范围大小之间的关系,未曾见到定量的描述公式。本文推导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公式。并进行了络合滴定分析可行性和滴定曲线PM(PM′)值突跃范围大小的定量描述,且应用于计算等当点PM(PM′)值和PM(PM′)值突跃范围。均得到了满意的结论。在络合滴定分析法中,对于被滴定金属离子浓度,生成络合物的稳定性、滴定误差及滴定曲线PM值突跃范围大小之间的关系,未曾见到定量的描述公式。本文推导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公式,并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5.
推导出四类滴定突跃范围的计算式,应用于突跃范围的计算,结论正确,方法简便,系统性强。  相似文献   

16.
酸碱滴定和络合滴定均为滴定分析法。它们有许多共性,又各有其特点。 一、通过酸碱滴定和络合滴定的对比,掌握滴定分析的一般原理和步骤 二、酸碱滴定和络合滴定各自的特点及应该掌握的重点问题 酸碱滴定 1.质子化酸碱理论 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均称为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均称为碱。这里要注意共扼酸碱对的概念。 对于多元弱酸(碱)的两性物质来说,要注意找准它们对应的共扼酸碱关系和酸碱离解常数。例如H_2PO_4~-是两性物质,它作为酸,其共扼碱是HPO_4~(2-),而作为碱,其共扼酸是H_3PO_4。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酸碱滴定的滴定曲线方程,并讨论了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及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酸碱中和滴定的教学中,利用pH传感器与数据采集技术绘制pH曲线,让学生体会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的pH突跃,使学生通过四重表征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图形讨论了影响配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即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CM)和表观形成常数(K'MY)对突跃范围的影响,CMK'MY大,突跃范围大,当CMK'MY≥10^7.4时,CM.aM影响突跃的起点,K'MY.aY影响突跃的终点。  相似文献   

20.
周正仁同志在本刊中讨论了对称氧化还原滴定中等当点(eq)与突跃点(tp)的一致性问题。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文献中已有若干论述。但由于缺乏严格的理论分析,故结论往往不一致。我们曾讨论过酸碱滴定中等当点与突跃点的一致性问题。本文利用类似的原理,拟对这一问题再次进行探讨,并求得该问题的一般性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