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教育》2008,(10):11-11
4月15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对各地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工作提出了基本原则和要求,明确了校方责任保险的投保范围、责任范围、赔偿范围、经费保障和责任限额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校园伤害案件的频频发生,严重威胁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正常的教学秩序。立足于学校的角度,其承担责任的法理基础是源自于德国民法的“安全保障义务”,在确定学校责任的时候应当适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学校作为公益机构,应构建学校侵权赔偿的社会化机制以转嫁风险责任,实现赔偿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危化品的领用,安全制度的执行,责任追溯,管理成效以及管理平台的建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学校统一管理的高度出发,以如何建立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全流程、透明化管理体系为主线,从机构设置、经费保障、制度建设、信息化管理手段及应急机制等方面综合对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关于制定“校园安全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近些年来,绑架、杀人、勒索、斗殴、盗窃、强奸等案件在我国一些学校中时有发生,同学之间、社会人员与在校学生之间以强欺弱、“上供缴供”的现象发生频繁,校园成为一个安全没有绝对保障的地方。而相关校园安全管理的责任、机构设置及其相应权力没有法律依据。因此,有专家学者指出,应尽快立法以保障校园的安全。但在立法之初,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立法的专门性问题、国际比较问题和立法内容等相关问题,为此,本文特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所谓"校园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近年来因为校园学生伤害事故而发生的校园伤害索赔案,一般都将学校列为被告,且赔偿数额一般也远远超出其他类型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围绕学校赔偿责任这一焦点问题,引发了很多的争论.这些争论和分歧实际上涉及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如何;二是学校和学生家长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三是学校和家长谁承担举证责任;四是法院对法律事实如何认定;五是学校如何承担赔偿责任等.  相似文献   

6.
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首次在侵权领域内规定"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该条规定的制定与实施,为司法实践中处理此类问题提供了司法解释的规范依据,但是,理论界和审判实践对学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适用存在争论,本文特对如何正确认定学校在此类案件中的过错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于学校安全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学校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下主题展开:主要概念界定及分析,学校安全问题的责任性质与归责原则,学校安全问题的处理与赔偿、救济,学校安全防范机制的构建,现行法律的主要问题和立法建议等。现有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共识:学校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安全事故等主要发生在学校组织或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是教育、管理和保护的关系,适用于学校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为过错原则,要构建赔偿风险分担机制,学校安全工作需遵循适度性原则,学校安全防范机制的建立需要有制度保障,呼吁制定学校安全法等。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校学生之间的人身伤害,几乎在所有中专学校都曾发生过,一旦学生因此付出了健康或生命,在被告席上的除了加害的学生,可能还会有其就读的学校.在教育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的今天,法院会怎样认定学校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为中专办学机构应强化哪些防范对策,确保校园安全呢?  相似文献   

9.
由于近些年来 ,绑架、杀人、勒索、斗殴、盗窃、强奸等案件在我国一些学校中时有发生 ,同学之间、社会人员与在校学生之间以强欺弱、“上供缴供”的现象发生频繁 ,校园成为一个安全没有绝对保障的地方。而相关校园安全管理的责任、机构设置及其相应权力没有法律依据。因此 ,有专家学者指出 ,应尽快立法以保障校园的安全。但在立法之初 ,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立法的专门性问题、国际比较问题和立法内容等相关问题 ,为此 ,本文特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作以下分析。思考之一 :将学校安全专门立法的可行性进行专门的部门立法有两个依据 :第一是根据部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淮安市社工驻校试点计划的实施,发现社工驻校面临社工机构自身的发展问题、应试教育与社会工作的冲突、管理多重化、项目资金分配不合理、社工岗位设置的困惑、评估机制的缺乏等困境与难题。认为可从政府加大经费支持、实行层级管理、做好学校社工的宣传、社工岗位内设与外置相结合、建立可操作可量化的评估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社工驻校的问题与困境,推动学校社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