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中将"扶不扶"焦点话题在舞台上呈现,该小品的舞台语言特色鲜明,值得学习和借鉴.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喜剧幽默色彩贯穿始终;艺术夸张成份、层出不穷;遣词造句方面话里有话.该小品舞台表现力上将多重语言元素融入其中,促进节目更具有张弛力、感受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从1983年举办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以来,从未间断,至今持续了31个年头.通过观看央视春晚的视频资料,选取1991年喜剧小品《警察与小偷》、2012年《天网恢恢》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是二者都表达“警察抓罪犯”这一永恒话题.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视频资料进行解读,探究新瓶装老酒,央视春晚在同一主题的传播方式上是否存在某些异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喜剧小品一直活跃在荧屏上。其中,电视喜剧小品(如天津电视台摄制的《哈哈集》中的许多作品)是用纯粹的电视手法拍摄的,可说是电视艺术的正宗产品。实际上,就是那些看起来保持了一种舞台演出环境的喜剧小品,无论从题材选择、结构方法、表演风格还是从传插方式上来看也同样是电视文化的产物。可以说,喜剧小品的生存绝对离不开电视,当然,它也以自己迷人的艺术风采为当今中国电视增添了几分魅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喜剧小品以逐渐成熟而又多样的艺术风格确立了自己的荧屏地位,赢得了观众的心。一和早就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喜剧小品经历了20世纪60年的胚胎期、80年代的发展期、90年代的繁荣期,21世纪以后进入徘徊期.喜剧小品今天所面临的瓶颈与困境,与大众文化浪潮兴起后中国大众娱乐至上的“快餐式”文化相关;与演创人员远离生活,缺乏对生活独特的观察与深入体验有关;与演创队伍青黄不接、喜剧艺术后继乏人有关.喜剧小品要突出重围,谋求更大发展,应在选题立意上更加哲理化,在典型塑造上趋向多元化,在表现手法上追求多样化,在传播渠道上实现媒介融合立体化,在创作主体上步入市井化.只有牢牢把握时代之脉动,深深汲取生活之泉源,喜剧小品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相似文献   

5.
谢旭慧 《现代传播》2007,(6):136-138
众所周知,小品不仅属于喜剧范畴,也包括正剧小品、戏剧小品、音乐小品、舞蹈小品等艺术形式,但把小品从艺术院校的教学手段升华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却离不开喜剧小品.正是喜剧小品的大众娱乐功能,使这一崭新的舞台表演艺术由上个世纪80年代一直流行到21世纪的今天.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喜剧小品确实已由80年代的"风生水起"、90年代的"大紫大红",到现如今走向了"败象渐露".喜剧小品走下坡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以为,在坚持小品娱乐功能的前提下,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电视传媒发挥巨大作用的当今信息时代,各种艺术形式都使出浑身解数,希望在荧屏上占有一席之地,竞争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作为一种全新艺术样式的喜剧小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荧屏并走向繁荣的。喜剧小品的兴起与繁荣,是中国电视文化的一大成果,也是喜剧艺术依靠电视得以发展的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成果。显然,它在荧屏上从灰姑娘变成俏公主肯定有其艺术奥秘。喜剧小品充分发挥自己喜剧性、精巧性、灵活性的特点,而且这艺术特点又无不显示出它孕育于电视文化的渊源,显示出它对电视艺术的高度适应性。一喜剧小品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喜剧…  相似文献   

7.
罗奕  梁煖 《传媒》2017,(10)
自2013年起,每年在央视春晚期间播出的系列公益广告均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作为仪式化传播的组成部分也发挥着文化维系的作用,是值得关注的研究对象.本文以2017年央视春晚期间播出的公益广告《包住篇》为例,运用符号学研究方法,分析该广告是如何在贴近现实的语境下,运用富有张力的符号系统唤起民众联想,实现"家国情怀"的中华民族文化建构和维系.  相似文献   

8.
从春晚看央视主持人的客串演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的央视春晚不再神秘,最早那几年春晚是由姜昆、王刚、刘晓庆、侯耀文等演艺界明星主持,到现在的央视春晚主持人客串演员,这不能不说是个进步。央视主持人参演春晚小品当属倪萍开先河。1995年春晚,倪萍在牛群、冯巩的相声《最差先生》中客串了一个角色,穿插于牛群、冯巩之间。此外,倪萍还与冯巩合作过小品《串门》。而说到这种合作最经典的当数1999年春晚,崔永元以《实话实说》主持人的身份与赵本山、宋丹丹合作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这个小品堪称赵本山小品史上难以逾越的经典巅峰之作。2003年春晚开始,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中国的影视娱乐界,以体现浓郁东北地域文化为特色的东北影视剧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其以喜剧小品和影视二人转的形式,在赵本山等东北明星的带领下冲出了黑土地,不再是东北农村热炕头上的专有产品。在其他地方戏曲样式日渐低靡的情境下,东北喜剧小品能持续走红,确是一个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10,(2):35-35
1.“不差钱” 出处:2009年央视春晚,赵本山、小沈阳等演出了小品《不差钱》。几乎一夜之间.二人转演员小沈阳连同小品中的多句经典台词,红遍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1.
李烨辉  睢姣 《传媒》2015,(23):58-59
2015年央视春晚过后,获得网络直播权的爱奇艺网站发布了数据,称小品《喜乐街》为今年观众网上点播数量最高的春晚节目.这里,笔者暂且不论网络点播人气的高低,只借助话语分析理论,批判性地解读这一"网络最受欢迎春晚节目"背后蕴涵的社会文化和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2.
喜剧小品语言的规范与创新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我们既要认识到它是不同于一般语言的具有新质要素的"规范",又不能过分强调其自身的特点,而抹煞语言规范对它的制约性.本文结合小品创作的实践,对如何看待和制定喜剧小品语言规范与创新的原则和标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说起这个话题,想以央视春晚小品的"阴盛阳衰"现象为例。"春晚"作为中国人春节年夜饭的一道文化大餐历来是颇受关注的,它所带来的影响自然不可低估。以最受欢迎的语言类节目为例,自1991年的《小九老乐》开始,以男人怕老婆(也可延伸为怕未婚妻、怕女朋友)为噱头的小品、相声短剧开始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4.
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推出了喜剧小品《虎妞》与《阿Q逛北京厂甸》,其热烈反响出人意料。次年春节联欢晚会,陈佩斯、朱时茂创作、表演的《吃面条》,进而取得空前的成功。从此,喜剧小品一发而不可收,成为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台柱节目及电视观众期望值极高的一个文艺节目形式,甚而形成了一股盖过相声的喜剧小品热。喜剧小品自登上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个文艺品种,不觉快满十岁了。喜剧小品多年的创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潜藏着新的危机。对此,很有必要作个回顾与前瞻,并在理论上进行一番研讨。  相似文献   

15.
张爱红 《大观周刊》2011,(19):35-35,41
喜剧小品以其特有的精练和幽默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青睐,语言作为小品艺术的灵魂,在增强喜剧小品幽默性和感染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运用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从语域偏离角度来分析喜剧小品中语场,语旨和语式偏离产生的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徐曼 《出版广角》2016,(20):72-74
《欢乐喜剧人》集结了国内一流的小品表演团队来同场竞技,受到了网生代观众的喜爱,其中开心麻花团队具有代表性的戏仿形式,迎合了网生代观众的诉求,形成了电视媒介下喜剧小品与新生代观众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喜剧小品作为当今中国大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以演员滑稽可笑的表演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反映生活本质,使人们在笑声中解读生活百味,也因此深受大众的欢迎与好评.开心麻花团队以爆笑的情节和幽默的语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近几年的许多喜剧类综艺节目中开心麻花团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节目.该论文以开心麻花小品为例,对近5年小品的题材、形式、内容和作用四个角度入手,以期探索出喜剧小品的发展方向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8.
当赵本山再次宣布退出蛇年春晚时,人们没有太多意外,就像得知将是郭德纲取代赵本山点春晚的"炮捻子"时,人们也没有太多的惊喜。春晚小品不再可期,而民间的喜剧市场正在蓬勃当56岁的赵本山在蛇年除夕前20天再次爽约央视春晚时,人们没有多大意外。去年1月19月,赵本山在春晚前4天宣布退出,彼时"本山大叔退了,谁来压轴"的猜测此起彼伏。去年是"身体原因",今年赵直言是剧本原因。本山传媒艺术总监刘双平回应赵退出时说:"这次赵本山老师退出蛇年春晚,不是身体原因,而是作品原因。赵老师今年为了央视春晚,提前两个月就开始精心准备。但前不久,在语言类节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语言大师是一种称号。王力是研究语言的大师,侯宝林、马三立是相声表演语言大师,老舍是小说创作语言大师。那么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喜剧小品呢?有语言大师吗?在小品演员中有几个人在语言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比如黄宏,声音特征明显,小品台词功夫很强,语言表达相当扎实、流畅。  相似文献   

20.
谢旭慧 《当代传播》2011,(2):57-58,61
作为电视伴生物的喜剧小品,近年来催生了一批社会流行语.这些小品台词采用了陌生化的表达方式,如词语意义的变异,语音语调的变异,词语搭配变异、语境语域的背离等,在语言的动态应用中,演绎着幽默语言的新时尚.文艺语言之所以进入社会流行语,一是由于喜剧明星及文艺作品本身巨大的影响力;二是大众传媒的泛传播效应;三是文艺语言其语义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