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动现阶段农村建设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集体土地确权。此项工作的开展是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的重中之重,对促进农村土地之间相互流动、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土地确权还能够使农民的收入更上一层楼,推动农村集体土地改革。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中应用测绘综合技术能够很好的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整体面积、土地的好坏以及归属权等做出准备科学的统计,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国家摸清集体土地家底,成为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中仍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需要建立于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动农村集体土地的改革,保证农民土地财产的权利。着重对现阶段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闵珊 《内江科技》2016,(4):43+79
无人航摄以无人驾驶飞机作为空中作业平台,集合高空拍摄、遥感、以及航空摄影于一体,对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进行航空摄影,获取准确的地形图数据,以保证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确权发证工作有效进行。本文对无人航摄技术和无人航摄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确权发证工作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一项关键政策,土地是农民经济收入的基本保障,农民通过经营土地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因此土地确权工作中每一个细节都需要重点的关注。本文以现代测绘技术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中的运用为中心,介绍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综合测绘技术的应用意义,分析了土地确权中测绘综合技术的应用,以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确权是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权益的有效法律途径。程序是保障集体土地确权过程结果公正的前提,现行土地立法方面的程序缺失是部分地方集体土地确权纠纷的症结.构建合理的集体土地确权程序是完善我国土地立法的当务之急。农村土地确权应坚持程序优先。  相似文献   

6.
张正瑞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8X):109-109,113
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确权是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权益的有效法律途径。程序是保障集体土地确权过程结果公正的前提,现行土地立法方面的程序缺失是部分地方集体土地确权纠纷的症结.构建合理的集体土地确权程序是完善我国土地立法的当务之急。农村土地确权应坚持程序优先。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介绍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所包括的内容,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全面开展,本文结合富源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工作中发现的几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后续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效地解决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化解农村的社会矛盾,依法确认农民土地归属权利,强化农民尤其是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助于在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利益。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过程,是进一步查清宗地的权属、面积、用途、空间位置及建立土地登记簿的过程;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将农民与土地物权紧密的联系起来,可进一步激发农民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进而通过深化改革,还权赋能,最终形成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为不动产统一登记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国土资源部联合财政部、农业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文件)。按照这一通知精神,全国各地普遍展开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权属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给确权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以确保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针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一些粗浅的看法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太康县为研究区域,从维护农村土地财产权和农民利益角度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的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到登记发证这一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总结了确权发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措施建议,为确权发证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11)
在我国许多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有很多困难,主要是由于土地资料不全,记录不完整,土地权属变化快等引起的。本文介绍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并给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断推进着城市化进程,农村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这成为了国家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农民生产与生活的核心,土地无疑是国家...我国的经济也在快速发展。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和管理土地的问题呈现在大家面前。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城镇国有土地,第二个是农村集体土地。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再利用和管理上存在更大的问题,需要特别处理,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对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集体土地登记确权的研究,对城镇化建设并不多。从这方面看来,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对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生态的安全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以下几点是可以影响城镇化发展。对集体土地登记确权的研究。有利于建设新农村,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城镇化的日益健全,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立项背景 从2009年始至2011年底,海南省组织开展了“海南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要求用3年时间,完成对海南18个市县、202个乡镇、2615个村委会共18934个居民点,面积约12.06亿平方米的地籍调查工作,为海南51207万人口,约110万农户进行宅基地确权登记,并颁发土地权利证书。  相似文献   

15.
以嘉荫县为例,使用"3S"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嘉荫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和管理进行了细致的论述,摸清了嘉荫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各项权属状况,同时也发现了嘉荫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与年度地籍变更调查成果衔接存在技术和政策层面上的问题,并针对此次调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文忠  胡其红 《科技风》2013,(12):251-253
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的实施,谈一下对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农用地不具有流动性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农用地流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农用地流转必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目前黑河市爱辉区农用地流转仍处在讨论阶段。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的前提下,农用地的流转会有效地促进了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农用地规模经营与集约经营的有效途径,使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分析农用地流转模式与机制,规范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科学合理地配置农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的农用地流转形式大体包括:转让、出租、托管、转包、交换。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农垦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民生所依。加快推进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垦权益、促进垦区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夯实垦区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垦区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实现土地资源资产化的客观需要。2016年12月30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文件,明确到2018年底,完成权属清晰、无争议的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兴安农垦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为综合示范点,探索出了"区位合理、条件必备、便于管理"的不动产单元划分办法,总结出了"按类分宗、四证到位"的农垦用地确权登记工作模式,解决了农垦用地登记发证的关键问题,理顺了农垦用地登记发证的整体思路,为农垦用地登记发证工作走上快车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动产登记是将土地及其定着物的所有权和他项权利的取得、丧失与变更,依照法定的程序记载于有关专职机关掌管的专门簿册上。目的在于管理地籍,确定产权,并且作为课征土地税,推行土地政策的依据。广义上的不动产登记包括权利来源、取得时间、权利变化情况和地产的面积、机构、用途价值、等级、坐落、图形等事项;狭义上的不动产登记是指土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和他项权利的登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根据多个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测绘项目总结出来的实测法的工作流程,对重点、难点工作进行了仔细阐述,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可为广大测绘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