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南温带半干旱农牧区沙漠化现状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玉祥 《资源科学》1999,21(1):28-36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为例,探讨了高原温带半干旱地区藏南农牧区土地沙漠化的面积、类型、分布、危害与成因等。成因分析表明,区内沙漠化的产生与发展是由区内的自然沙漠化过程、气候干旱化加剧过程及人为加速过程区同决定的,是以气候变化为主并与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土地沙漠化、高原温带半干旱地区、农牧区、扎囊县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建立于1978年5月,其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治沙队。该所以沙漠和沙漠化为研究对象,以风沙灾害防冶和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改善及国土整治为研究内容,属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为主的研究机构。下设沙漠化及风沙、沙区农业自然资源、干旱区生态及流沙固定、自然条件综合研究、沙漠化监测及遥感、物质成分综合分析、仪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北地区是全球四大沙尘暴区(中亚、北美、中非及澳大利亚)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是现代沙尘暴高发生区。自历史以来,这里一直是风沙灾害的主要成灾区域,据历史记载,16世纪开始增多,20世纪达高峰,尤其近50年来,强沙尘暴频繁发生,呈上升趋势。这与土地沙漠化的扩展密切相关。而且时间提前,范围增大。西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沙粒在沙漠及沙漠化地区就近堆积,而卷扬到高空粉尘随气流继续运行,波及长江中下游,乃至周边国家。沙尘暴的发生,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而且导致环境恶化,为此,研究我国沙尘暴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为例,探讨了高原温带半干旱地区藏南农牧区土地沙漠化的面积、类型、分布、危害与成因等。成因分析表明,区内沙漠化的产生与发展是由区内的自然沙漠化过程、气候干旱化加剧过程及人为加速过程共同决定的,是以气候变化为主并与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同时,还提出了若干沙漠化防治的对策与措施,包括合理利用耕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发挥草地优势,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开展人工造林,建设防风固沙体系;分步分类实施,整治沙漠化土地;建立治沙机构,重视治沙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人类经济活动对科尔沁沙地风沙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历史与现代的资料分析表明,科尔沁沙地的风沙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并存的农牧交错生产方式是沙漠化发生、发展的直接动力。耕地指数(CI)与沙漠化程度(DD)可用方程DD = 0.389 + 4.82 CI来表示,二者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R2为0.922 (±0.036)。人口密度对沙漠化程度的影响可用DD = 0.927 - 0.00414 PD来表示,二者的关系较显著,平均关联系数为-0.839(±0.01)。人口密度与沙漠化程度的负关联,主要是因为在研究时期内沙漠化程度呈呈现波动趋势,而并非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大,由此说明人口数量增加并非是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的直接原因。相比较而言,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行为对沙漠化程度的影响更大。科尔沁沙地的过度开垦对沙漠化程度的影响要大于牧业活动,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沙漠化程度与人口密度、耕地指数和载畜量的复合关系有着最高的相关系数(R2为0.953)。  相似文献   

6.
沙漠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漠化(Aeolian desertification)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科学是将风沙活动为主导灾害现象的区域作为完整的生态蛳环境蛳社会蛳经济综合体,开展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的科学。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沙漠化研究的进展,结合我国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期沙漠化科学研究的主导学术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以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过程中对北方沙漠化防治、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受到自然的威胁。城市灾害与城市化进程同时存在。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城市灾害系统的分析,讨论了相应的避免城市灾害发生的方法和减小灾害对城市影响的措施。下文所述,仅供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藏沙漠化研究进展与未来防沙治沙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土地沙漠化研究是我国荒漠化研究的重要领域,近30年西藏土地沙漠化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文章摸清了西藏土地沙漠化现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创立了包括高寒区沙漠化土地分类分级指标体系、地质-历史时期沙漠化演化过程、河谷风沙地貌特征等的西藏高原土地沙漠化研究理论体系,建立了高原特色的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技术与对策,并基于西藏土地沙漠化现状、趋势及防治成效提出了未来西藏防沙治沙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204-205,238
1 首席科学家王 涛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实验室主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国际沙漠化防治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 ,国际干旱区开发委员会 (IDDC)委员 ,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副主任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副理事长。 1988年获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5 0多篇 ,参加 4部专著的撰写 ,主要涉及沙漠的形成演变与沙漠环境、沙漠化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沙漠化及其灾害的动…  相似文献   

10.
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我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的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已达近35万km2,其蔓延的速率呈加快的趋势。本文据历史资料分析、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对典型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过程的发展及其防治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G2000048700)”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于2000年立项。项目的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主持单位为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涛博士。先后有21个单位的13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研究,是一次多学科、多部门的综合研究。研究目标:紧紧围绕影响我国北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沙漠化问题,解决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中的一系列科学问题,为国家制订西部开发的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就沙漠化的自然与人文背景、历史过程、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动力学过程及其调控、沙漠化的…  相似文献   

12.
土地沙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它不仅发生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带,也发生在部分半湿润地带。由于它造成生物生产量的下降和可利用土地资源的丧失,目前已引起全球各有关方面的重视。特别是非洲、苏丹-萨赫勒地区沙漠化的迅速发展,更引起人们的关注。1977年联合国为此专门召开了世界沙漠化会议,讨论沙漠化的过程及其严重性,防治沙漠化  相似文献   

13.
公路水毁是造成海西地区公路重要工程灾害之一,这和海西地区的恶劣自然、气候环境密切相关,也和一些公路的水毁防治措施未到位有关。本文分析了高原地区公路水毁灾害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公路水毁防治的原则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讨论大渤海区土地质量下降的形势,引起土地质量下降的因素及其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大渤海区约30×104km2范围内,土地质量下降主要与土地盐渍化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而土地盐渍化与海侵密切相关以及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等因素有关。由人为和自然因素叠加引"土地质量、土壤盐渍化、生态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防治天山公路冰川泥石流灾害,本文对其触发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冰川泥石流发生所需条件,结合天山公路地区所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得出了天山公路冰川泥石流增能机制包括沟域雨雪与物源增能作用、千米高差比降增能作用两种,基于该机制将冰川泥石流的致灾因素细化为冰川因素、气象条件因素和地形地貌因素三种,以上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泥石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然灾害综合分区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2 0 0 0年TM影像为基础获取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 ,结合近 4 0a的气象资料 ,选择干旱、沙漠化、水土流失、白灾、盐渍化、霜冻等指标 ,应用层次分析法 ,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灾害进行综合分区与评价研究。进一步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极重灾害区、重灾害区、中灾害区、轻灾害区、微灾害区等 5个灾害等级区域 ,并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自然灾害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雷电灾害损失控制在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要进一步提高雷电灾害防御的效率,还需要从雷电灾害影响因子入手。本文基于2010年的雷电灾害自然强度和频率、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地区人口水平为自变量,以雷电伤亡人数为因变量,对面板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的定性分析和建立计量模型和聚类分析为主的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虽然增加了地区灾害的易损性和提高灾害防御能力,但净效应是降低了灾害人口损失,而且是影响雷电灾害的主要影响因子,其次是地区人口;雷灾影响因子在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分成三类的聚类分析结果,可为制定针对地区的雷电灾害防御措施提供一定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沙漠化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沙漠化的各个因素,并结合系统工程中的解析递解结构模型(ISM)与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做出了相关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影响沙漠化的相对权重,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防治沙漠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基于1953-2007年登陆或对浙江省有重大影响的台风历史案例数据,考虑影响台风灾害损失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台风致灾因子、承灾体暴露性影响因子与承灾体脆弱性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表示承灾体暴露性影响因素与承灾体脆弱性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处理,提取主成分作为RBF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从而建立预测模型。在2006年和2007年影响浙江省的2个台风的实际预测中,主成分RBF预测能够减少台风灾害损失的误差。因此,该模型可用于实际台风灾害损失预测,有效地提高预测台风灾害损失值的可靠性,对于浙江省乃至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7,(2):155-158
我国的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共149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59.3万平方公里,戈壁56.9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32.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5%。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等13个省(区),影响将近5000万人口的生活环境和该地区经济建设。近半个世纪以来,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以1000余平方公里的面积在扩大。所以研究沙漠及沙漠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