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学生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在别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研究表明: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他认为"已经达到"和"可能达到"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教学如果能找准"最近发展区",并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中进行有效的教学"点拨",就一定能解决各层面学生的学习问题.为此,在课堂中力求找准"最近发展区"和在适当的时间,恰当的机会进行教学点拨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正>一、实施分层教学的依据1.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在教育界,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说,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中只  相似文献   

4.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5.
<正>一、"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含义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在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称"潜在发展区"。它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有成人或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好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主导和促进作用,但是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是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另一  相似文献   

6.
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7.
学情第一     
<正>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主导和促进作用,但必须先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但是,"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变化的、很长的区域,在我看来,教师要想拿捏得准,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8.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情,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从一个发展区上升到另一个发展区,不断地把"可能的发展水平"变成"现有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te Development)”。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片段作文的训练紧密联系整篇作文的写作,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相似文献   

11.
支架理论的基础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目前已达到的水平,一种是潜在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教师要介入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找到最适宜的介入点,"最近发展区"为教师的介入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关于学生有两级发展水平的设想:第一级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现在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第二级是“最近发展水平”,即在教师或问题的启发下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根据这一理论。教师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现  相似文献   

14.
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组织数学教学郭文政前苏联心理家维果茨基研究指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经过启发...  相似文献   

15.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上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目前具有的水平,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能独立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可能达到的水平,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可以合作、交流、探讨等手段,集体完成这些任务,是对学生潜在水平的挖掘.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准确预测最近发展区,有利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  相似文献   

16.
"重结果,轻过程"仍然是当前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经常问一问"为什么""你凭什么这么说""你是怎么想到的",这些都是永远的好问题.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结果产生背后的思维过程、探究过程,把"数学教学是过程的教学"落到实处.为此,我们要关注数学课堂的生成性教学.本文结合笔者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策略. 一、"最近发展区"策略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上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能独立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即将达到的水平,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探讨等手段,集体完成这些任务,是对学生潜在水平的挖掘.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我们进行阶段衔接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维果茨基指出: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其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数学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一节课下来没几个学得会的!”这也是大多数数学老师陷入的困惑。我认为要解决这个困惑必须掌握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依据一系列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学龄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的观念——“最近发展区”。即在确定发展水平与教学的可能性关系时,必须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是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儿童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差生工作一直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我们树立正确的差生观并对差生进行正确有效的教育以很大的教益。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呢?维果茨基把儿童发展水平分为两种。一种是现有水平,即指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结果形成的已达到的那种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解决智力任务,也称现有发展区。另一种是指尚处于形成状态,正在成熟过程中的那种可能达到的水平,表现为儿童尚不能独立解决智力任务,但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能解决这些任  相似文献   

20.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