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的"自由与必然"辩证关系理论对当前学校德育的启示:必须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的意志自由,实施"主体性德育";应帮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实现"自由",变"规范教育"为"发展教育";要从"封闭"、"课堂"走向"开放"、"生活",实现"实践德育";应把科学"自由观"列为当前德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钱广荣 《中国德育》2014,(16):12-15
"问题教育"旨在通过解剖"不应当"的道德问题而阐明"应当"的道德要求,让受教育者明了"正面"的道理。课程德育存在忽视"问题教育"的偏向。课程德育开展"问题教育",要选好、用好"反面教材",要将活动德育之"问题教育"内容转移到课程德育之"正面教育"课堂上来。  相似文献   

3.
"教育",教育学最基本的范畴、最重要的概念;"教育",教育事业的核心观点、最起码的术语。以笔者换一个新的角度,重新思考"教育是什么",从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和风细雨中的"慢的艺术";是在追求真善美、领悟人生真谛中"体验的过程";是不断的圆满过程中"遗憾的艺术";是生命得以不断延续和精彩绽放的过程中"悟的过程"等方面,重新回答教育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4.
以往德育美学研究偏重教育者主体的建构,忽视受教育者个体与自我关系的建设,强调受教育者主体的被构成。福柯生存美学关注个体与自身的关系,追求身体与精神的和谐,强调"自我构成",构建真正自由的道德主体。在福柯生存美学视角下,教育者成为受教育者与其主体塑造之间关系的中介,同时培育受教育者的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实现他律性德育手段向自律性德育手段的转变、惩罚性德育手段向精神引领性德育手段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隐性德育是一种与显性德育相对应的德育形式,是通过学校整体德育环境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受教育者传递德育信息的教育活动。隐性德育内容是一种隐蔽的,"润物细无声"的融于师生、生生日常活动和交往中的教育内容。隐性德育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教育者应根据自己的教育"意图",有意挖掘和选择。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过分强调语文智育、过分强调语文德育或过分强调语文美育都不利于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语文教育要做到健康发展,必须探求语文教育的"三味"统一,从而达到促进受教育者"探索品质的养成、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建构"的理想目标。下面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7.
当前思想品德课堂存在知识目标与情意目标割裂,有知识无文化的不良倾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在课堂中植入生活元素,让课堂德育不能"虚假";创设精巧载体,让课堂德育不"空洞";激活主体内驱,让课堂德育不"急迫",努力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师的职责是"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在德育方面,他强调教育中精神的唤醒,强调自由自主与自我负责,强调主体问的交往与对话.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实践与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德育内容应该从高度预设和整齐划一走向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发展而动态生成;德育模式则应从教师的灌输外塑走向学生的自主建构;德育目标则急需从培养听话服从的人向培养自主发展、自我负责的人转变.  相似文献   

9.
德育内在地蕴含着生成性,其有效性在于受教育者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当下的教育研究领域,尽管研究者对"生成"这一概念体系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应用,但其所具有的生成性、实践性、关系性等基本特征依然可以为德育理论与实践的一系列问题提供方法论指导.德育从"知识论"转向"生成论",必须从德育"知识教学"转向"生成教学"、从"灌输式"转向"唤醒式"、从"二元对立"转向"交往对话"、从"认知虚构"转向"真实生活",让受教育者体验鲜活的德育,进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制约其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应具有"兼容性"、"倾向性"和"伸缩性";高职教育教学过程应关注"人性",教学习得应重视"隐性",教学内容应强化"术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应具有适应性、多样性和复合性观念。  相似文献   

11.
古代德育中,生命教育"抑"中有"扬";在近代德育中,生命教育"扬"中有"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德育中,生命教育在革命人道主义中发展;在建国初期的德育中,生命教育在继续发展中出现断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中,生命教育面临着褒扬和挑战。要促进生命教育的发展,在德育中必须要避免"整体主义"和"个体至上"两个极端;要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大力继承和弘扬人道主义原则;处理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的关系,同时还应继承传统德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道德自我"是唐君毅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其教育理想。为实现这一理想,唐君毅认为教育应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人格的提升,但人格的提升不能脱离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应顺应受教育者个性和身心的发展。当前的学校教育改革,特别是人文教育,可以借鉴新亚书院的通识教育、导师制等做法,尤其是借鉴其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人格进步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自由是教育的灵魂。就教育结果而言,真正的教育是以促进受教育者追求并获得自由为目标。就教育过程而言,为了实现学生自由发展的目标,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为主体自由的展开创造条件,本真意义上的教育就是自由。从历史来看,“自由”在教育中时隐时现。从现实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受教育者的自由。自由可以分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教育应致力于推进受教育者合理自由的达成。  相似文献   

14.
自由是教育的灵魂。就教育结果而言,真正的教育是以促进受教育者追求并获得自由为目标。就教育过程而言,为了实现学生自由发展的目标,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为主体自由的展开创造条件,本真意义上的教育就是自由。从历史来看,“自由”在教育中时隐时现。从现实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受教育者的自由。自由可以分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教育应致力于推进受教育者合理自由的达成。  相似文献   

15.
德育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而当前中学德育方法有很多误区,如用学科成绩衡量德育效果,缺乏道德实践,学校在德育过程中缺乏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受教育者在这样的德育环境下漠视道德教育,缺乏良好的道德认知。针对以上误区提出学校德育工作应遵循教育规律,并采取回归生活、以学生为德育主体、重返经典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子提出的"行不言之教"是其德育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其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分析,可以看出"行不言之教"就是要"遵道而行,无为而教",即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实施道德教育。"行不言之教"作为隐性德育的代名词,将教育意图寓于友好而自然的关系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并淡化教育痕迹,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需要.情感教育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商",即"情商"的教育过程;而"情商"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重要能力.因此,在德育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情商",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为学生今后实现成功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德育不仅需要让受教育者树立对于和谐社会的"共识、共建、共享"的重要观念,还要切实地在德育实践中体现这种"共识、共建、共享",在德育过程中形成一种以共享为基本特征,多主体共同参与并能尊重差异的多元、多层次的"德育共同体"。这也意味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德育应当与社会和谐共享的理念相适应,在教育过程的实践模式上实现适应性转变。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个体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具体而言就是帮助受教育者"理解并遵从社会文化伦理规范",并且"掌握一定的社会生产生活技能",简言之即"明道"与"修业"。在教育方法上,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灌输既定的"质料"即儒家文化伦理规范,表现为老师对学生单向度的"传道"与"授业";而现代教育则注重"形式"即注重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化伦理规范的独立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表现为老师与学生双向度的"明道"与"修业"。当前教育沿用的是传统的"灌输"方式,没有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儒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的管理者,因此,特别重视"道"的教育,形成了"重道轻器"的不良传统;当前的教育矫枉过正,走到了"轻道重器"的另一个极端,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当前社会伦理道德风气的腐化堕落。现代教育应该追求"明道"与"修业"的并重,即注重"公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平衡发展。当前教育承袭了传统"精英教育"与"权威教育"的基本模式,有很多方面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例如在教育策略上必须充分尊重现代教育的独立性特征;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做到两手都要硬,既要注意"明道",又要注意"修业",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尤其要注意"明道";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育评价上应该摒弃单一的书面知识"考试"模式,而以教育目的为依归,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合情合理地设计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20.
自由的实践是教育由传统角色向现代角色的新转变。作为一种自由的实践,教育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关注每一个人的生命完整性、主体性的发展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体现了当前以人为本的应然向度。作为一种自由的实践,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由,培养其实现自由的能力,关注其自由的走向引领,使其学会正确运用自由的能力,并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受教育者的自由,发挥教育应然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