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编辑办报记事》作者范启麟,福建长汀县人,现任闽西日报社总编辑,高级记者。2000年3月任职以来,荣获中国地市报“党报群众工作优秀总编”、福建省第六届“双十佳”新闻工作者等称号,2009年4月,被确定为福建省宣传文化系统第一批“四个一批”人才。曾出版新闻作品集《启明集》。  相似文献   

2.
本刊这期“报苑星座”栏目中发表《平民记者胡亚华》的长篇通讯,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中共党员、36岁的湖南《衡阳晚报》记者胡亚华平凡而又伟大的先进事迹。胡亚华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光大了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塑造了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我们号召,全国地市报新闻从业人员在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好好学一学胡亚华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他爱岗敬业、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学习他深入采访、扎实细致的严谨作风;学习他心系、勤解民忧的平民情怀;学习他防微社渐、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为全面振兴,做大做强我国地市报业,更好地服务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1998年12月12日.中国地市报女记者协会在广东珠海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正、副女总编(社长)以及女先进模范新闻工作者共3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据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不完全统计,全国300余家地市报拥有新闻工作者10万之众,而女性人数近一半。中国地市报女记协将本着“团结、务实、奉献、服务”的宗旨,广泛团结全国地市报女新闻工作者,维护女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与尊严,调动半边天的积极性,促进女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开展信息沟通、业务研讨、经验交流、业务培训等。  相似文献   

4.
精品,究竟如何创出?既可见仁见智,也可 百仙过海。 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武钢工人报》记者 李军的体会是“三独”.即:发现新闻要独具慧眼, 采写新闻要独出心裁,报社要多登独家新闻。 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古林口报》记者王 锐的经验是“三敏”,即:政治上敏锐,新闻上 敏感,行动上敏捷。成功在一闪念,失败在慢半 拍。精品:“三独”、“三敏”  相似文献   

5.
我们办报的人,天天编新闻,自己有没有新闻呢?说真的,我们衢州日报就冒出过一桩大新闻:青年记者严红枫参加“中国青年记者访日代表团”出访日本了。全国300多家地市报,这次只有他一人参加。这新闻一传开,大家都感到严红枫太幸运了。自1987年以来,严红枫的新闻作品年年获奖。其中《两位承包者失败的启示》获第三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通衢道上的丑闻》获第四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的“王普党”》获第五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郑重“声明”的背后》获1987年浙江省好新闻一等奖;《平平淡淡最是真》获1991年浙江省教育好新闻奖……面对  相似文献   

6.
也许是《宁波晚报》连续三次闯进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也许是《宁波晚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几年都获得了“小丰收”……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及会刊《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社的同志约我谈谈体会。在新闻界同行面前,班门弄斧,实不敢当,但作业还是要交的。如何当好总编辑?如何当家理财?怎一个“难”字了得。然而难归难,假如把握住下面一二三四,你心目中期望的诸多“也许”,就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5,(5)
秦牧与《西安晚报》副刊文/@@张月赓编者按:由于新闻价值含有“知名度”这个因素,报人追逐名人新闻似乎成了一条定则。报人与名人的交道中,有奇闻钱事,有哲言壑语,刊发出来,总会给人以玩味与感奋。为此,《报刊之友》开辟“报人与名人”栏目,现以《一个记者与冰...  相似文献   

8.
“记者要多走基层多思考多实践,好新闻出自基层。”这是笔者最为深刻的体会。 1998年7月,笔者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在福州日报社采访部工作至今已有13年,都在基层一线采访,参与了不少新闻策划,采写了大量鲜活的新闻作品。笔者2005年被授予福州市第四届“双十佳”新闻工作者,采写的新闻作品有74件获全国、省、市各类...  相似文献   

9.
“与众不同,乃众所求。”新闻报道,不仅要求新闻事件要新,同时要求新闻报道的形式也要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享受同样的新闻资源时,要做到“与众不同”。《牡丹晚报》常常要求记者“要做菏泽最好的新闻”。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做到“最好”,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运作过程中,在“策划”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所谓“告记者热”,尤其是“名人告记者热”成为社会上又一热门话题。几位社会名流与新闻工作者打官司的消息,几乎是无报不登。于是,“作者靠名人出名”的议论有之;“名人欠自重”的议论有之;……其中最多的要算是“状告记者,记者必败”的议论。因此,在呼吁加快新闻立法的步伐,保障新闻工作者应享有的权利的同时,目前新闻工作者如何加强法律意识,如何掌握新闻报道侵害公民名誉权的侵权构成,如何避免因报道失实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已成为新闻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以北京为例,自一九八七年《民法通则》实施以来,到去年年底,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受理一审侵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市报人》2005,(10):48-48
本刊讯,记者从中国记协获悉: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8月16日揭晓。其中,地市报有15件作品获此殊荣。这15件作品是:《苏州日报》消息《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获一等奖;《宁波日报》评论《算一算GDP的代价》、《阜阳日报》评论《“清欠”何须年关时》、《长沙晚报》2004年8月30日要闻版分别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2.
首先,感谢全国地市报同仁长期以来对《姑苏晚报》的支持和帮助,感谢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社对《姑苏晚报》的关心和厚爱,把“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品牌价值十强”的荣誉授予《姑苏晚报》。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新年嘹亮的钟声,改版后的《中国地市报人》杂志又与您和成千上万的读者见面了!《中国地市报人》杂志这本薄薄的月刊,既是国家一级社团组织——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会刊,亦是您,特别是全国地市州盟报从业人员和广大新闻爱好者的知心朋友。也正是在您及广大读者的关爱和呵护下,《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从1994年创刊、公开出版发行以来,在“传播新闻理论,探讨新闻业务,培齐新闻人才,服务地市报业”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施能泉,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首届“双十佳”新闻工作者获得者。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泉州晚报社总编辑,系中国晚报协会副会长、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新闻作品曾屡获中国新闻奖和省级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地市报呈崛起之势。这不仅表现在它的数量的不断增加、新闻的逐步优化、版面的日渐斑斓,也表现在地市报新闻研究工作的加强上。从新闻刊物上看,地市报新闻工作者撰写的理论文章所占篇幅越来越多,许多文章也从过去的“工作总结型”向“理论探讨型”转变。《地市报学》《地市报总编揖学》等理论课题,正在积极酝酿之中。目前。绝大多数地市报已建起“新闻研究室”一类的机构,地市报新闻理论研究队伍也已初步形成。我们相信,这将成为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不容否认,地市报新闻理论研究有它的劣势,如视野相对狭窄,知识层次相对较低,由于工作任务繁杂而导致的时间相对紧张等等。但同样不容否  相似文献   

16.
我省首届“双十佳新闻工作者评选”于日前揭晓。当选的20位新闻工作者以他们出色的工作成绩当之无愧地荣膺“双十佳”桂冠,从而成为全省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这次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评选,作为一项推进我省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遵照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的要打好“五个根底”、发扬“六个作风”的指示精神,从去年5月初开始,历时半年多。其间,广泛发动各市(地)宣传系统和新闻单位参加预选。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平波等11位同志组成的评委会。在群众投票的基础上,评委会最终评选出了首届“浙江省双十佳新闻工作者”。 在此,让我们一睹“双十佳”的风采,并倾听一下他们面对荣誉所发出的心声。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5,(12):7-7
11月8日,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我省有三位新闻工作者获得表彰,他们是湖北日报记者熊家余,湖北电视台编辑李登清,武汉晚报记者胡俊(女)。  相似文献   

18.
2007年记者节,中国记协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会上表彰了148名新闻工作者,并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其中地市报有15位受到表彰,这15位来自于12个省(市、区),多为新闻采编一线人员。从他们的身上让我们对记者这个职业又有一种新的感悟:记者是一种奉献。  相似文献   

19.
新的起点     
郑雪君 《新闻实践》2005,(11):12-12
我有幸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并赴京参加庆祝第六个中国记者节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感到既光荣又惭愧。感到光荣,是自己在新闻战线的辛勤耕耘得到了组织和读者的肯定;感到惭愧,是自己做得还很不够,有那么多优秀的同行,比我干得更出色,但荣誉之冠却戴在了我的头上! 此刻,我觉得自己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温州晚报这个舞台塑造了我。 温州晚报让我“破釜沉舟” 1993年1月,对我来说,是不可磨灭的记忆。当时33岁的我,来到刚刚创办的温州晚报当记者,而之前我对于新闻完全是个门外汉,所凭借的只是自幼对文字工作的热爱。因为热爱,我毅然断了自己的后路。当时,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个老新闻工作者,自1981年至今,已在新闻战线上摸爬滚打了20多年。在新闻工作中,与《新闻爱好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是我的良师益友,同时,也为俺舞钢市培养出了100多位优秀通讯员。1992年,舞钢市创办《舞钢晚报》,我当记者,同时分管通联工作。自那时起,我每年都要给全市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