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薇  彭杰 《现代语文》2013,(1):143-146
汉语虚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虚词中占很大部分的副词,是非汉语母语的学习者使用偏误频出之处.本文将对汉语和越语中的一部分常用副词从意义、用法两个角度作简单的对比,从而观察汉越两种语言中副词的意义、用法、搭配及入句条件等方面有何异同,希望对越南学习者习得汉语副词以及对越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副词是古汉语虚词中数量最多、最为复杂的一类词。副词研究对古汉语语法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论语》是研究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语言的重要文献。通过对其副词系统的考察分析,可以管窥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汉语副词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英语国家学生副词"就"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词是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副词“就”是其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拟在汉语本体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偏误分析等理论为依据,探究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学习副词“就”时的表现,以及学习策略一母语迁移、过度泛化等对学习者偏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为汉语副词中的一个小类,程度副词使用范围广、频率高。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高职聋生能较熟练地运用部分常用实词组词成句,但对虚词常常把握不定,程度副词的正确使用即为难点之一。"很、最、更、极"是现代汉语中4个较常用的程度副词,这4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相近,在《中国手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和现代汉语虚词释例都收录并分析了程度副词“格外”。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97级语言班(1982):“格外,表示程度高,说明事物的情状或人物心理状态变得超乎一般情况,比平常更进了一层,含有‘更加’的意思。前面不能加否定副词‘不“没有’等。”景士俊(1980)、王自强(1984)的观点和上述观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副词是汉语词类的一大类别,在汉语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副词的使用情况复杂多变,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时出错率极高。"已经"是外国留学生经常使用的时间副词,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查询,"已经"共出现2774次,出错次数高达2031次。就"已经"的偏误情况看,偏误类型主要有错用、误加和缺省。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规则过于泛化等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收集整理的语料,归纳出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关于程度副词"极"的使用中存在的五类偏误现象,并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对误例的偏误进行分析。通过汉英对比、近义词对比、语言负迁移影响探究、HSK大纲分析等方法对造成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虚词在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表示事物之间的程度差距往往会用到程度副词。"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在各种体裁的文章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吴秉承 《武陵学刊》2024,(1):136-142
苗瑶语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的语序有Adj+AD、AD+Adj、Adj+AD/AD+Adj三种形式,Adj+AD是苗瑶语固有的语序形式,AD+Adj是语言接触受汉语影响的新形式,Adj+AD/AD+Adj是苗瑶语对汉语词汇借用和语法复制的过渡形式。苗瑶语借用程度副词,主要与强势语言程度副词的使用频率和语言的经济原则、韵律原则、交际原则等因素有关。语言表达需求和特殊句法环境是苗瑶语程度副词形成的主要原因。程度副词后置于形容词是苗瑶语构式结构、信息焦点位置的内因和语言接触的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以来出土的简帛文献,为汉语吏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真实的材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对张家山汉筒中《脉书》的副词作了封闭性的研究,全面系统的考察了《脉书》中副词的使用情况,这对研究上古汉语的虚词使用情况厦其演变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母语负迁移是造成二语习得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二语中单词与母语词义的对应性,学生会在表达某个意思时固定使用某个单词,从而造成该单词的过度使用。本研究还发现,学习者习得水平及习得时间也会影响单词的过度使用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帮助学生选用更多合适的单词来弱化母语负迁移对其二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跨化交际时.由于化差异,可能同一个词汇用在不同的国度所承栽的化意义大相径庭。本主要从词义的社会性和民族化性方面探讨在语言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词义化的相异性.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母语负迁移指的是二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对二语的阻碍作用。汉英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不同语系,它们之间虽然有相同点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语言决定思维,因此汉英翻译中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在翻译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译出不合英语表达习惯和语法结构的句子。结合教学中所遇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母语对汉英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语选择、句式结构及语篇衔接三个方面。汉英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多关注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语法特点、句式特点及语篇衔接习惯等,并多进行两种语言间的比较,以期将母语对翻译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4.
The Growth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Communication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anger of subtractive English in higher education in Norway. If the use of a mother tongue as th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at the highest academic levels ceases, is drastically reduced and replaced through the use of a foreign tongue, we may speak of subtractive learning. If the mother tongue is being replaced by a foreign tongue in academic writing, in research and university level teaching, the mother tongue will stagnate. The vocabulary needed has not been allowed to develop at the highest academic level. The author maintains that the Norwegian language is threatened as an academic language and here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five phenomena, all contributing to this threat:1. The increasing use of English words in Norwegian academic, bureaucratic or technological language.2. The sale of more academic literature in English and stagnation of academic literature in Norwegian.3. The recruitment of teaching staff who do not speak Norwegian.4. The growth in Master degree courses taught in English.5. The financial rewards being given to academic staff publishing in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read: English) instead of in the mother tongue.  相似文献   

15.
韩中语言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点,但也有很多不同点。韩国语中的助词、连接语尾以及接续副词共同承担着连接语法单位的作用,但在汉语中仅有连词作为连接素发挥连接功能。所以,学生在学习接续副词的过程中,由于受母语影响而造成在韩国语接续副词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混乱和错误现象。因此,对中国学生来说,正确认识韩中语言各自的特征,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区分二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必将对他们在学习韩国语接续副词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形势与政策”课多维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动态性、政策性、时效性、针对性等特点。要实现该课的实效性,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抓住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个环节,努力建构新时期“形势与政策”课多维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汉语实词虚词分类问题谈起,深入剖析了汉语副词的特殊性,尤其是副词的重叠问题,并认为一般所说的副词重叠是语素重叠,是汉语词汇复音化的结果,不属于句法范畴的构形重叠。最后,从语法化角度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汉语副词归为虚词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有利于为今后副词研究确立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青少年言语素养的基本特征是,广泛地使用普通话,追求语言的创新和变异,但摆脱不了方言影响;过分宽容新词汇;交际语言中的亲情日渐淡化;口语能力相对弱化.提高青少年言语素质,必须加强母语教育,强化言语实践训练,净化社会言语环境,还要健全、完善社会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嘎洒镇傣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的调查,了解到嘎洒镇城镇中的傣族儿童、青少年母语使用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有很大一部分傣族儿童、青少年转用了汉语;生活在村寨中的傣族儿童、青少年,汉语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产生了由母语单语人向傣汉双语人过渡的变化。傣文的习得和使用情况令人担忧,傣文水平偏低。本文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上述现状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张毅 《中学教育》2014,(2):87-92
"语文"作为我国母语课程名称造成了课程名称中民族标识的缺失,这一问题长期被学界忽略,造成了几十年来母语教学对汉语独特的民族性特点的忽视,不利于学习者的母语的学习和民族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意识的生成。我国母语课程民族标识的缺失既是建国时去"国"化的结果,更是上世纪40年代席卷全球的拉丁化文字改革的产物。深化母语课程改革须将我国母语课程归正为"汉语",以推进母语课程的科学化建设进程,为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