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汪吉 《教学随笔》2013,(18):20+50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要注意在导入环节抓住学生注意力,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好铺垫;注意在品读散文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在文本分析中体验散文的意境美;并在散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散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顾永芬 《考试周刊》2009,(39):77-77
散文素以"形散而神不散"而为人所称道。散文不像小说那样有连贯的情节,不像诗歌那样有动人的节律,但它有本身的特点。阅读和学习散文一定要抓住其特点,课堂教学亦然。  相似文献   

3.
王芳 《考试周刊》2014,(81):46-46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探讨散文的特点,加强对散文教学的研究,注重教学的各个环节,并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有效的散文课堂创新教学,增强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效果。这种创新应包括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教学设计和方案进行优化,学生要有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自主领会与体验散文的内涵,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流露。一、改革教学模式,增强学生领悟效果散文语言和一般题材的文章有明显区别,它文字优美、意  相似文献   

4.
总是听到老师们在批阅作文时抱怨,学生不会写散文,语言华丽但内容空洞。也同样听到老师们在讲散文篇章时抱怨,学生听得乏味,丝毫提不起学习兴趣。殊不知,教师的"惯性"演绎,虽四平八稳,顺风顺水,可就是连自己都觉得这课上的是索然寡味。看来,不管是散文写作还是散文教学,出的问题的确不小。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重点谈谈散文教学。  相似文献   

5.
俞志辉 《广西教育》2014,(45):97-97
正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使散文教学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散文教学必须结合散文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意象,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那树》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散文的语言文字领会文本主旨。一、抓住"特写",再现情境当学生在阅读一篇散文时,首先要面  相似文献   

6.
评析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和她的“语文湿地”好姐妹何定琴老师执教的同课异构公开课《风雨》,并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抓住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语文的方式进行;如果忽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只是用一种预设的解读,固执地要求学生认同来对待散文的“性灵”,进行封闭性教学,必然会把散文教死.  相似文献   

7.
散文一直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热门体裁。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就不能用传统的方式给作品下结论,要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视点,读出自己的理解,拥有自己的看法,避免千人一面,使知识成为僵死的东西。因此,在散文教学中需注重有针对性的中考试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谢国华 《时代教育》2010,(1):172-173
中学散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散文的教学应抓住散文的特点,在形与神、词与意、头与尾三方面下功夫,引导学生理清线索,抓住文眼,在文、情、思等方面得到熏陶。  相似文献   

9.
散文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数量较多的一种文体。它一般篇幅短小,行文飘逸,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拘一格。它往往以其生命激情和优美的语言魅力深深打动读者,陶冶着读者的心灵。散文教学应抓住散文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散文中感受散文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怀美。  相似文献   

10.
试论散文鉴赏中的情感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鉴赏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课题。抓住和体验散文的情感这个核心,把握散文创作中的真情这一关键,掌握散文抒情方式这一主要环节,加强鉴赏者本身的自我修养这一主要条件,就会在散文鉴赏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  相似文献   

11.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学生在做散文阅读题时,经常找不到感觉.抓不住要领.怎么办?研究散文的阅读规律以后,我认为抓住文中带议论性的句子行之有效。议论在散文中往往有揭示文章的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生语文的教育中古代散文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古代散文在新的教科书上占的分量也由以往的20%增多了两倍,相应的老师讲课的难度也有所上升。所以,现在语文老师急需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问题,就是如何教学生学习古代散文并且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从以前到现在,古代散文这份美味的文化大餐,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很多学生会觉得古代散文简直就是"天书",他们不喜欢学习古代散文,也理解不了古代散文的意思,听到古代散文这几个字都可能会害怕。更有学生这样描述古代散文:"一怕古代散文,二怕周树人。"老师们消耗大量精力,说干了口水,而学生面对古代散文还是唉声叹气。这样的古代散文讲授是消耗精力却得不到好的效果的,而且进程慢,效果差。那么面对古代散文教学这种惨淡的情形,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改变让古代散文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呢?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去展开讨论的。  相似文献   

13.
散文是高年级重要的教学内容。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因此教师很难聚焦教学内容,正确选择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散文的意象,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意蕴;抓住散文语言,引导学生体悟散文的美,并积累语言;抓住文章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深层次的情感。这样,能让学生真正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教学有一定难度,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趣"字,更好地教授散文。具体策略包括:通过品悟散文词句的方法,感受其情趣;通过捕捉并比较信息的方法分析散文的理趣;通过感悟散文景物描写的方式体会其雅趣。  相似文献   

15.
散文因其取材自由、情感丰富而备受读者所喜爱。进入初中后,学生开始系统学习散文,但散文“形散”,不容易把握,不少学生在解读散文时不能很好地抓住其“神”,难以深入理解。为此,在引导学生读散文作品时,要注重将散文的“形”和“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探究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内涵,这样方可让学生更好地读懂散文。  相似文献   

16.
崔:散文如何教?这是个大问题.但我以为如何引导学生体味散文之美是散文教学的关键所在.不久前,一位专家在广州一个主题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研讨会上说了这么一段颇发人深思的话:我们现在一些老师是用较坏的语言解释较好的语言,学生学到的是较坏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儿童诗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体会诗意、诗情、诗趣、诗味。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诗歌的情感线索,让学生朗读、想象、表达、创作,走进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这样就会使诗歌课堂教学如散文一般行云流水,让人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18.
散文因其自身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但一些老师授课的不当处置,影响了学生感知、欣赏散文的美。本文分析了一些不当的教学处置,并针对这些不当处置,在把握主旨、寻找线索、欣赏语言、领略意境魅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个人看法,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散文的艺术魅力,进而真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散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散文,帮助他们养成阅读散文的好习惯,掌握阅读散文的正确方法,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应试能力意义非凡。而从当前形势看,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开展散文教学。本文从散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期对提高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水平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散文阅读历来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对象,快速帮助学生提炼中考散文主旨应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训练内容。一、从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习惯开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整体阅读训练。初读散文后按顺序思考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从"写什么"角度,学生不难找到具体的事、景、物。但是如何将事、景、物与主旨建立联系,还必须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点:富于诗意的"动情的事"或者"寓意物"。因为散文中,有用来对比衬托的"物"、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