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世界范围内对教师专业学习的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最近大约20年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且已有证据显示教师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化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学习的理想学习环境,已经日益蓬勃发展,并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运用文献法,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大量有关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文献,从实践社区的定义与内涵、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特点及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理论与实践.本文所得出的结论为:教师在线实践社区是一种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起到直接促进作用的特定类型的学习社区,是一种聚焦教师知识的新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生途径.  相似文献   

2.
宋亦芳 《职教论坛》2021,(3):95-104
社区在线学习空间是指面向社区全体成员、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学习环境,也是以网络平台为核心的在线学习系统,具有社区性、整合性、开放性等特征。从理论分析来看,社区在线学习空间蕴含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最为突出的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社会临场感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在线学习如何进行交互等问题,了解协作学习对社会临场感的影响以及社会临场感与时间、对象等因素的关系;用成人学习理念可以分析社区在线学习空间是否适合自主学习等问题,并依据社区学习者中成年人居多的现象进行理解。从实证分析角度看,网络平台、学习环境及支持服务系统的相关因素会对社区在线学习空间的作用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社区在线学习空间的构建中,理念上再深化、认识上再提升、广度上再拓展。  相似文献   

3.
据《西雅图邮报》2008年1月22日报道:在线学习日益成为数百万美国学生中流行的求学方式,这一趋势在社区学院尤为突出。社区学院的学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学习的理想学习环境,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已成为实现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和创造的一条途径。文章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150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有效转化和共享为研究问题,从2008年底至今,通过历时三年的教师在线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种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知识共享系统的框架结构,并建立了与知识共享系统相适应的知识共享策略体系。知识共享系统框架包含教师知识共享处理和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两个子系统。知识共享策略涉及实践活动策略、教师群体的组织策略、助学支持服务策略、资源建设策略和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5.
组织气氛是组织的一系列内在特征。在线学习社区的组织气氛是网络教育学习者的隐性学习动力来源,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习绩效、学习满意度息息相关。本文以文献调研为基础,首先梳理了组织气氛的定义与内涵,指出了组织气氛、心理气氛与课堂心理气氛的异同,探讨了组织气氛的构成与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演绎,从定义、构成和影响作用三个方面对在线学习社区的组织气氛进行了论述,以期明确对在线学习社区组织气氛的认识与理解,为营造在线学习社区的组织气氛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协同技术、P2P技术与在线学习社区的日益融合,为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文章从"混合学习"视角,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分析了"三位一体"教师培训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对策,从而为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培训模式,为政府部门、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决策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7.
网络学习社区是在线学习的关键,本文在梳理网络学习社区的相关研究后,确立了网络学习社区的教育性、技术性和社会性三个维度,并针对上述三个维度编写了网络学习社区评价问卷。经因素分析,问卷项目区分度在0.324~0.695之间,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6,表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问卷为研究网络学习社区、探讨网络学习社区与学习绩效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核心参与者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在线讨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他们的推动.笔者首先概述了核心参与者对于在线学习的重要性,然后笔者以自己曾经参与的一门网络课程为例,利用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的正式角色、Bradford分布法则和社会网络分析这三种不同方法对师生互动过程中的核心-边缘角色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三种分析方法的结果不尽相同.最后笔者建议,教师或者研究者应该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核心参与者,以便在组织在线教学和为学生评定成绩的时候参考.  相似文献   

9.
虽然在线学习的使用范围在日益扩大,但不少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不高,在线学习潜在的诸多优势并没有实现,因而针对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的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结合技术接纳模型和创新推广理论,在整合感知系统质量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预测模型。研究发现,相对优势、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感知系统质量、兼容性会显著影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此外,研究还发现,相对优势、兼容性、感知系统质量、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易用性会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本研究有助于设计出更加友好的网络学习平台,并为在线学习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提高混合教学质量,是目前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研究基于探究社区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相关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于2022年8月,以某高校参加混合教学的1755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研究探究社区理论的教学存在、社会存在和认知存在对混合教学中大学生在线学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混合教学中大学生感知到的三种存在及在线学习力均处于中等水平;第二,大学生感知的三种存在对在线学习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认知存在的直接影响最大;第三,社会存在和认知存在分别在教学存在与在线学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社会存在与认知存在在教学存在和在线学习力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三种存在对在线学习力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对在混合式教学中依据探究社区理论提升学习者在线学习力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Students usually have plenty of experience with online social technologies, but they lack understanding about how to use these tools and methods for course learning. This article is designed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anxious about participating in an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or do not know how to build one effectively. With ideas derived from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is guide has been written to inform online students about learning communities, the benefits they offer, and how students can assist in building a successful onlin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qualitative inquiry that explored the phenomenon of online learning on a community college campus within the paradigm of Community of Inquiry (CoI).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15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taking fully online courses was examined in-depth for evidence of social, cognitive, and instructional domains identified by CoI as critical components for the facilitation of a meaningful learning experience in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 Findings conveyed suppressed social, cognitive, and teaching presence; and as a result, a meaningful learning experience was not achieved for the participants. Additionally, first-time online learners manifested a unique learning experience that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pedagogical soundness of fully online courses for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examine online learning as a distinct pedagogy and focus more intently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型学习生态系统。从生态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具有开放性、非平衡、非线性、涨落性等独特的自组织特征,是一种自组织学习生态系统。对其自组织生态实现机制的解释,则可以从技术生态、知识生态、人际生态三个方面展开,分别解释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物质基础、自组织结构特征、自组织动力来源等基本问题,可作为网络学习共同体研究的一种有效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构建教师在线专业学习共同体对于完善未来国家在线教师教育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在线专业学习共同体借助互联网技术营造的网络学习空间,通过共同学习、资源分享、沟通对话,有力地支持教师学习者获得拓展个人专业学习边界的机会.构建教师在线专业学习共同体将赋能教师合作学习,丰富教师跨界学习路径,提升教师群体归属感,激发教师自我变革动力.应紧密结合网络虚拟空间的特征、教师专业学习的需求以及共同体的核心内涵,从技术性要素、认知性要素和社会性要素三方面着手构建高效的教师在线专业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The spread of online courses and programs in community colleges across the nation has contributed to a redefinition of open-access education. Accordingly, the growth in online courses has drawn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modalities, particularly with regard to their effectiveness in learning, retention, and success. As a result, this study sought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academic success and course retention for community college men by racial/ethnic affiliation. This study used institutional data on men enrolled in California’s community college system to provide greater insight into the effect of online learning on student success. Findings illustrated that Asian, Black, Latino, and White men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higher success outcomes when engaged in face-to-face modalities. There were no clear patterns in which online modality was better than others with regards to success, except for Black men. For these men, asynchronous with multimedia was identified as the second most effective online modality pertaining to success. This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e manifold benefits of face-to-face instruction. As such, face-to-face courses seemed to be the best type of modality for community college men. For that reason, careful consideration must be taken when promoting online learning to Asian, Black, Latino, and White men in community colleges. Though,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better understand variation in the presentation of online learning material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actions within online classrooms.  相似文献   

16.
新冠疫情后,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双线融合发展成为了教学模式变革的必然趋势。在系统梳理了在线异步教学、在线直播教学、在线辅导答疑、学生自主学习、电视视频学习五种较为典型的在线教学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教学内容“质”与数字化资源“量”、线上教师教学与线下自主学习、课程理论教学与生活实践学习以及师生共同体和虚拟共同体在“双线混合”教学模式中较为关键的四层关系,为各校有效地开展线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Recent research on online learning has explored the dense fabric of social presence giving u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hythms of the teaching-learning exchange. Quantitative studies, especially, have concluded with calls for deeper, more intensive explorations into what happens in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 (Rourke, Anderson, Garrison, & Archer,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4 (2), 50-71, 1999 ).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an interpretive study conducted among mature university learners engaged in online study reveal learners' strong affinity to a code of online etiquette. On the demanding front lines of online learning, these learners valued and constructed ways of "being nice" to their fellow learners, creating tolerable levels of harmony and community within which to complete their studies successfully.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在线课程研究与实践一直被“高辍学率”困扰。传统文献对其原因的消极解读是在线课程定位失准、对在线互动机制理解片面、在线学习评价主体错位的结果。因此,本研究对将“高辍学率”理解为在线课程和课程学习者失败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从学习者投资理论的视角,对在线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进行重新诠释。研究发现,在线课程“辍学”是学习者的一种主动选择,同时也是线下教师策略整合及在线课程资源属性的体现。基于“高辍学率”现象中隐藏的积极意涵,研究进一步从教学组织过程、学习评价模式、共同体实践等方面对在线课程学习机制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增强性的活动感知与网上学习的社会性互动本质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作为一个基于设计的研究项目,我们已建立了对网路学习之社会性因素的深入了解,且开发了一个背景感知活动通知系统以支持活动感知,用于提升学习者网上学习的社会性技能。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主要针对六门使用活动感知支持系统的网上学习课程,学生对其自身网上学习经验的认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获取活动讯息的途径、他们对活动讯息有效性的认知,对他们网上学习的社会性技能、社群归属感、以及学习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此外,学生的网上社会性技能的组成要素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网上社群归属感和学习满意度,例如,学生对同伴与教师存在的感知以及分享个人资料的舒适度,影响着他们对社群归属感的认知;学生对教师存在的认识和社群归属感,也影响他们的学习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代远程学习的变化特征,其中包括学习的情境化、学习共同体与实践者共同体的结合、混合培训的运用等;同时,本文还对传统远程学习和现代在线学习环境下的课程设计和开发的各种模式进行了介绍.本案例中,学习资源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即存在的技能、持续性的更新,以及全球化技能的发展.结合中小企业本身特点以及上述所提及的方面,为我们发展和清晰地表达一个中小企业持续性专业发展的框架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个框架,在线学习共同体与离线的实践者共同体相结合,可以促进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们专业认同度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