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玥 《今传媒》2010,18(10):134-135
论文主要集中讨论闽南话播音与普通话播音的异同点,全文以讨论祖国大陆第一个方言广播频道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节目为引子,引出对闽南话节目的研究和讨论,从闽南话的由来和传播、与普通话相比闽南话自身的特点所在、从普通话播音看闽南话播音的特殊之处及方言节目的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综合阐述闽南话节目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文章以大量的实例作为印证观点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方言播音是地方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特别是县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重要的播音形式,但是全国各地的方言播音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闽南话、客家话、粤语播音及广东省及香港电台、电视台的粤语播音,台湾电台、电视台的闽南话播音外,大多不尽人意,而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方言播音的质量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困境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广播电视播音用语提出;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2004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广电总局关于加强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广播电视一律不得用方言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2005年,广电总局又发文禁止主持人使用港台腔,方言电视剧被荣止播出.闽南方言需要保护,但绝不能与普通话的推行相冲突,这是一个不能触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洪水英 《东南传播》2012,(10):127-128
与普通话或其它方言相比,闽南方言的处置式有其特殊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凸显"主观处置"时,有特殊的语法标记。文章以沈家煊提出的客观处置和主观处置式为理论基础,试图从闽南方言处置式内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描述并解释有明显主观性标志的处置式表现。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中国国家语委副主任、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曾说:“广播、电视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随即引发舆论的质疑,并且要求不应任意取消方言新闻。王登峰说,近年采用方言的广播电视节目确实越来越多,有些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约束。中国对地方台使用方言播音有严格要求,如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方言节目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比例也都有严格要求。王登峰表示,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国策,是国家的利益和国家的意志,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但在国家规定使用通用语言的地方,应坚决执行规定。如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讲普通话。新闻媒体要用普通话传递信息。国家语委的强势态度,随即引发议论。  相似文献   

6.
<正>用闽南方言对本地和台湾广播,我们通常用的是用普通话写成的文稿,这就经常要碰到两个颇为麻烦却又回避不了的问题。其中一个是词语问题,即普通话词语如何转换成闽南方言相应的同义词语;另一个是语音问题,即闽南方言词语的读音问题。闽南方言语音的类型比较复杂。本文只就广播中对闽南方言词语文白读音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海峡之声电台闽南话广播入手,分析其独特的语言亲和力优势,并结合闽南话播音主持实践重点探讨正音、音变两大问题,指出夯实闽南方言根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除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情况者外,都应逐步达到全部使用普通话播音的要求,目前,浙江缙云县广播站实行以普通话播音为主,方言播音为辅的方针。具体做法是:《缙云新闻》节目晚上用普通话播出,早上重播时用方言播出。这样做效果很好。缙云县广播站考虑到: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相当落后,有些地方的文盲数有增无减。根据1982年12月人  相似文献   

9.
新闻播音的有声语言既不同于口头语言、文学语言,又不同于某些行业语言、社会语言。准确、规范、严谨、简洁、通俗、综合等特征,赋予新闻播音"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势稳健、讲究分寸、节奏明快"的表达样式。而其中节奏明快是对其节奏的规定性要求,新闻播音语言的节奏要求就是明快。新闻播音如何体现明快清楚明白,通畅自如。  相似文献   

10.
播音语言规范化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播电视传播,无论是声音广播还是图像广播,都离不开语言,而播音语言当然是其主体.新闻播音、专题播音,体育解说,节目主持……哪一类播音都必须规范,似乎已经不成问题,取得大多数人的共识了.我国的广播电视传播,除外语、少数民族语、方言等节目,主要是普通话播音.我们认为,广报电视播音语言,不是相声、小品,不是戏曲、电影,更不是山东快书和上海滑稽,必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以普通话的标准加以规范.我在公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一书中提出:“语言现象,正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着历史文化的积淀,映照着当代文…  相似文献   

11.
闽南方言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大力弘扬,对于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探讨修复闽南方言使用环境、利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护手段、加强以闽南方言为载体的口传说唱艺术的整理与推广活动,从而保护闽南方言文化并促进其健康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拯救方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要真正做到平等对待一切语言,就要让方言文化自由开展起来,与普通话双轨同行。每个人都有权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13.
王霖 《声屏世界》2009,(5):24-25
对于方言节目的大量出现,目前学术界有很多争论。有的对方言节目的出现进行激烈抨击,有的大加褒奖,也有的持保留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对广播电视媒体当中的新闻和谈话节目等所谓主流节目,业界几乎一边倒地喊出“要捍卫标准普通话的绝对地位”的声音。在2004年全国播音学年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专门谈到了方言的问题,再次强调总局坚决禁止用方言配音,不允许在不必要的时候使用方言,要建立严格的制度来保证普通话的使用。究竟应当如何来看待方言现象,又该持什么样的态度,确实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4.
广东最近出台新规,2012年3月起,广东省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络音视频节目以普通话作为播音、节目主持、采访的基本用语。使用方言播音的,须  相似文献   

15.
胡洁 《大观周刊》2013,(1):11-11
阳新方言的“把”是个很常见的词,它既可以作动词表示“握、给予”,也可以作介词表处置、被动。汉语普通话没有主动与被动语态的形态变化,但可以用介词“把”、“被”等标记主动与被动。但阳新方言用同一个词“把”字既引出施事又引出受事,使这种句式呈现出不同于汉语普通话的句法结构。  相似文献   

16.
郑云 《新闻采编》2009,(3):27-28
当人们厌倦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节目之后,方言版电视节目的崛起顿时让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用方言播报电视新闻、方言版家庭系列情景剧、方言电视小品节目、方言电视综艺节目、方言电视剧与配音电视剧等等不一而足。作为一种原生态的电视文化节目形式,方言版的电视节目已经成为电视台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类型日趋多样化。这种基于本地方言特色,蕴涵当地文化习俗,节目风格生动活泼、娱乐搞笑,让观众轻轻松松获得愉悦,是方言节目所以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7.
陈稚瑶 《出版参考》2021,(11):71-73
地方方言的词汇系统中,存在大量来自普通话的词语,它们在形、义上与普通话相同,仅在读音上有所区别——这类词即"对音词".方言词典如果只收录地方特色词汇而不收对音词,可能影响词汇的系统性;而如果收录大量与普通话释义一致的对音词,又可能造成内容的冗余.本文以《闽南方言大词典》为例,探讨方言词典是否应该收录对音词、如何处理对音词以及辞书数字化背景下方言词典对音词收录的新的考虑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还有一些认识问题需解决,尤其是怎样认识方言的使用,以及如何处理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文章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从事新闻播音的人尤其是广播播音员,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习以为常,便处于一种失去创作激情的平淡之中。原因之一:普遍性的轻播音重主持的观念影响了播音员的创作热情。曾几何时,一提到“播音员”,人们马上想到的是字正腔圆,照本宣科的板滞有余,灵活不足的播音腔,认为这似乎与快节奏的生活,个性化的时代有些格格不入,因而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广播电视节目的多样化,促成了主持人成了热门的行业备受关注。少数观众甚至将模仿港台的不标准普通话和没有章法的语流也看成了一种时髦。在这种小气候的影响下,有些播音员把握不住方向,逐渐失去了创…  相似文献   

20.
(一)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目前用38种外语、汉语普通话和四种方言向世界广播,播音时间每天累计146小时,其中包括为首都地区外国听众开办的英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德语广播,每天播出14.5小时,语种和播音时间仅次于苏联、美国,居世界第三位。改革开放10多年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