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兰 《新闻前哨》2012,(1):64-65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自1934年米德(G.H.Mead)首先运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后,角色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角色在社会学中的概念,是用于解释社会中的个体作为与行动。社会中每一个角色都代表了与其相关的一整套行为意义和标准。  相似文献   

2.
期刊刊名与读者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军 《出版科学》2000,(3):17-19
新创办一份期刊,首先有个角色定位问题。“角色”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指某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适当的位置,被该社会和团体规定的行为模式。这里所讲的位置,就是指个人在社会和团体中所占的地位;从社会价值观来看,就是社会地位、身份。如果我们把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引入期刊编辑学,也可以这样说:在报刊如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每一种期刊都应有自己的合适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社会角色理论与现代图书馆员的角色形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角色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一定的社会位置,具有一定社会规范的法律个体及其行为模式,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彼此结成一定的相互关系,发生行为上的互动,社会角色可以说是社会互动中的个体及其在互动行为和相互关系中的规范要求,社会学研究社会角色理论,包括角色期望,角色实践,角色失调等内容,能够分析社会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帮助个人认识其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明确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权力 ,义务和规范,运用社会角色理论分析现代图书馆员的角色形角有助于认识现代社会中图书馆员的作用与地位,使图书馆工作者加强社会观念,更好地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社会学研究的经典理论—“角色理论”为基础,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角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困境表现并重新定位,探讨创新模式与突破,拓展图书馆发展空间,以期获得社会认同和支持,达到与社会各界互动合作,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高度融合,增强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领域知识空间、文化空间的本体属性及其行业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6,(4):23-28
角色理论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是勘察个体角色的有效方法。本文基于角色理论的研究视角,辨析史量才作为报人、商人和社会活动家的不同角色扮演,分析其角色扮演的内在冲突和外围冲突,诠释史量才的社会角色超载问题和被暗杀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认为,社会由处于不同层次的结构单元所构成。研究媒介对人的社会角色的影响,是研究媒介与社会之关系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从获得角色方式上谈馆藏特色的类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如同人一样,只有个性分明,才能在社会中充当一角色,具有“馆藏特色”才能在同行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从社会学意义来研究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之“获得角色”,可以归为“先赋角色型馆藏特色”和“自致角色型馆藏特色”两类。文章讨论之目的是:图书馆只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得到确立了,馆藏特色才有意义,自己才不落入一般层面上的大小、好坏、高低等排名俗套;自己在同行中找到属于自己独有的“拿手好戏”,树立自己的角色现象。  相似文献   

8.
公共图书馆"书店概念服务"的设想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计俊 《图书馆杂志》2005,24(2):33-35
图书馆、书店与图书都有着不解之缘,皆是提供文献资料利用的重要场所。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着较大的社会功能差异,一直扮演着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角色。21世纪为适应社会和市场双重需求,本文提出了取“书店”之长,补图书馆之短,使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向“书店”拓展,本文拟对图书馆将如何引入“书店”概念服务理念进行阐述,并提出创办具有图书馆特色“书店”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9.
介入式隐性采访记者角色换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巍 《新闻知识》2006,(12):80-81
隐性采访,是相对显性采访而言,“指在一定条件下,记者不向采访对象公开自已的身份、不告之采访目的,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或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接近新闻源,获取新闻的一种非常采访,故亦称暗访’或‘私访’。”隐性采访可分为介入式采访与旁观式采访。介入式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方法的一种,它是显性采访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我国目前的国家立法中,对于它没有成文规定。然而在我国当代社会,隐姓埋名、变换身份的介入式隐性采访成了一种越来越常见的采访方式,对于某些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只要能挖掘到需要的信息,有时甚至角色产生错位。任何事物…  相似文献   

10.
陈然  汪少明 《青年记者》2011,(24):33-34
今天,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交场域,参与其中的网民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通过发起话题、参与讨论、浏览信息等行为建立彼此的社会联系,构成特定的虚拟网络群体.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的网络是由社会角色编织而成的.只要是社会成员,都会承担某种社会角色.与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中的成员也必然会承担起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11.
“角色”,社会学的解释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它是社会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角色建设”就是指角色承担者根据具体情况,部分地改变自身的某些个性特征,以适应某一角色的为社会承认的行为规范,从而符合特定环境的要求。这是使角色成功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屈勇 《东南传播》2011,(3):9-12
电子网络空间中陌生人互动表现许多不同现实人际互动的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特殊的人际互动现象?传统的社会学理论发展出许多对于人际互动现象具有解释力的理论,从角色理论的角度切入对网络陌生人互动的解释.从互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社会期望和角色行为三个方面分析了角色理论解释网络人际互动的程度与限度.  相似文献   

13.
社会角色指的是从事某一行业的社会人所应具备的与自身从事行业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权利、义务以及行业的工作范式。同时也是民众对于从事这一行业的人的社会期望。而新闻记者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社会期望行业类型,新闻记者要想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扮演好自身的社会角色,并非一件易事,需要新闻记者不断地努力以及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书讯     
《中国博物馆》2012,(1):118-119
《博物馆学参考书》是一本关于博物馆发展与社会角色的跨学科研究论文集。本书分为“视角、学科、概念”,“历史、遗产、身份”,“建筑、空间、媒体”,“观众、学习、互动”,“全球化、职业、实践”,“文化战争、转变、未来”五部分,共收录论文33篇。  相似文献   

15.
韩风 《东南传播》2012,(7):134-135
社会性别是指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是社会对两性以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社会性别的定位与规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其核心层面是社会对于性别及其相应行为的规范与界定,内在渗透的不仅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权力关系。文化作为陶杯孕育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也在根本层面上培育和加固了人们的性别认知,本文所要关注的即是社会文化关于女性角色与身份的解释和规定对于女性性别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角色指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在实现与这种地位相联的权力与义务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与态度的总模式。那么,角色意识则可概括为,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所从事的特定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等的认识和理解。角色意识强,对自己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认识深刻,履行义务的效果就好。报纸编辑作为编辑角色群体有机组成部分,其角色意识的强弱与所编报纸质量的高低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家报纸编辑整体的角色意识决定了这张报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既从事过出版发行教育,又在一线从事出版实践的“自由人”,站在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边际,我今天要提出“角色教育”的概念、理论模式与实践操作模式,它对出版人才的培养可能至关重要。角色是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角色教育”是指教师综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人才需求目标,因材施教,采用目标定位、模拟指导、专项实践等系列方法,培养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翁晓华 《声屏世界》2006,(12):45-46
所谓“角色”,一般指的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塑造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是一种表演的过程。本文所提的角色化现象指的却是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的“有角色表演”,是主持人在节目中达到的表演和主持的统一。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既扮演人物角色又充当节目主持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普遍,这一趋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化现象已遍地开花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化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它最早出现在少儿节目中。在我国,最早被观众熟知的少儿节目《七巧板》里的“鞠萍姐姐”其实就是一种角色化的安排,之后姐姐型、叔叔型、朋友型的主…  相似文献   

19.
董辉 《记者摇篮》2009,(6):79-79
“角色冲突”是指因角色期待或角色认知的矛盾、对立或抵触,使个体在角色体现时所出现的进退两难的状况。当节目主持人处于“角色尴尬”的境地时,冷静下来研究主持人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讨论一下怎样合理进行角色冲突的调节,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金苗 《记者摇篮》2006,(1):46-47
直播节目发展到今天,主持人的人格,成了制约和形成这种或某种社会角色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主持人人格的定位,也决定了主持人的社会角色给大众带来的影响。首先,社会态度是个性化人格发展的基础。在社会心理学中,对态度是这样定义的,通常指个体对环境中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人或事物的认知系统、情绪反应以及行为倾向。节目主持人兼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双重优势,作为大众传播来说,主持人节目内容的传播者,担负着向受众传播信息、与受众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任务。作为人际传播来讲,主持人首先是一个“自然人”,他们在节目主持过程中,总会自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