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播音员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人中的一员,用自己的角色实现电视与观众的对接,代表和体现着媒体自身的形象和整个行业的形象,成为最引人关注的一群人。他们多是工作在演播室里,表现在屏幕上,深入群众较少,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多,与社会相对脱节,更需要积极主动融入到"走转改"活动中,与实践对接,与大众交流,实现自身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媒体对老年人形象的塑造不仅会影响社会大众的老年观,也会影响到老年人对自身形象的认知,从而影响到积极老龄社会的建设.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新民晚报》近十年有关老年人的新闻报道,并基于框架理论从报道数量、报道对象、报道倾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新民晚报》呈现的老年人媒介形象特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电视传播,技术生地使平面视觉艺术和静态感性艺术作品动态化,使平面包装艺术与静态视觉表现、立体动态视觉艺术表现之间的差异消失.深圳电视台在整体形象宣传中,注重将单个因素(栏目)包装、无意识包装(主观因素行为)重构、整合为一体.在重新审视自身的生存状态和所处的文化氛围之后,提出"重构深圳电视传播的目的因与动力因"的观点,将形象包装纳入审美哲学范畴.深圳电视台形象传播重构的五大要素包括:形象传播的造型理念:融汇文明,沟通大众;形象传播的造型意识:创新是深视发展之魂;形象传播的视觉特征:优雅、高贵的"淡紫红色"为形象色彩基调;形象传播的文化定义:塑造品牌意识的社会内涵;形象传播的方式:拓展整合形象包装视觉情感.  相似文献   

4.
影像媒介的出现使大众从语言文化主导的时代进入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电影作为最具影像表现力的大众媒介,无形之中已经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电影银幕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形象,这些形象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引来竞相讨论,原因之一就在于电影造型的强大艺术表现力。电影造型通过视觉化的表达方式摆脱了词汇和篇幅的限制,能够将文化形象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然而,不同地区的文化大相径庭,同一地区的文化形象在电影中的造型也有着不同的艺术追求,因此,电影对地  相似文献   

5.
董鑫 《东南传播》2022,(1):127-130
电视剧《功勋》,通过平民化、生活化、故事化叙事,引发观众对英雄的共情.通过史诗性叙事模式与抒情性叙事风格,引发观众对时代的共情.通过民族形象视觉修辞、家国建设叙事主题与"感伤""对比"叙事策略,引发观众对中华民族的共情.以共情理论为基点,英雄共情来源于观众对英模形象的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时代共情则由剧目所凝聚的群体情感...  相似文献   

6.
吕弘彦 《东南传播》2021,(12):63-66
早期"火车效应"与"吸引力电影"的部分成因可以被理解为是观众关于某项媒介经验的缺失.近二三十年,电影叙事正发生着"媒介经验"转向:一方面,有较多数量的商业电影作品、电影放映现象以经典电影文本内容作为指涉对象;另一方面,电影作为旧媒介却反过来从电视、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介中获得相关经验以作为叙事与表意元素.在近十年的华语电影中,媒介经验具有参与元叙事与作为使用习惯两种身份与功能.媒介经验转向也引发了使电影沉浸感受到了挑战,对观众作出了技术性区分的文化迷思.  相似文献   

7.
电视广告影射并左右着大众的价值观念,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是依男性话语而塑造,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身份构建的缔造,她是一种被电视机前观众观看的主体.对于电视媒介而言,视觉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广告影像的清晰度;二是广告所带给观众的美感.  相似文献   

8.
荧屏、银幕上的小生形象可谓不少,但演得那么朴实吸引人的,塑造那么多不同人物类型的,廖京生可算是其中的一位了。演主角,潇洒自如;演配角也衬托得恰到好处。所以一时间,荧屏、银幕上都有他的影子,一部比一部演得好,他新近主演的《总统套房》,又将给观众带来一个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在岗位上"故事集为研究对象,重新理解威廉斯的"大众"涵义,揭示电视如何呈现大众形象;通过对"在岗位上"故事集的编码/解码分析,帮助理解电视推销其倾向性解读。本文认为,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迎合了春节期间的家庭收看氛围,成功地使其倾向性解读的符码得到观众认可。  相似文献   

10.
盘点中国的电影演员,葛优不能不提.他所塑造的银幕形象,深入人心.葛优之所以如此受大众欢迎,其演出实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一个好的演员之所以能成功,是与好剧本、好导演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是当下的社会与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这一两年间,银幕和屏幕上陆续出现一大批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反映革命领袖形象的作品,如《开国大典》、《百色起义》、《大决战》、《周恩来》等,特型演员的表演艺术无形中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当观众看到银幕和屏幕上出现的革命领袖形象,立刻就会说:像或不像。这是一种朴素的直观感觉。行家则说形似、神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背景和媒介功能看电视谈话节目的现实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出的主流、精英、大众三种文化相互整合的态式;以及对电视谈话节目运作的影响,并分析了由此构成的现实困境:在三种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下,电视谈话节目倾向于调和、缓和矛盾,形成了一种"夹缝里求生存"的状态;由于缺乏真正意义的沟通,观众对主持人的依赖性导致了节目的模式化。  相似文献   

13.
从任志强玩微博改变"大炮"形象到广东第一博"平安肇庆"重塑公安亲民形象,微博给社会大众及组织创造了一个平等、互动、没有界限的形象传播大舞台。交流性的传播模式给一向是"沉默的大多数"一个展示自身的机会,而且微博将各个虚拟的社交圈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巨型的传播网络,完全迎合现今大众的表现欲与传播欲,对于个人、组织的形象塑造与改善也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导,致使微博在塑造、改善个人与组织形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微博热现象以及个人、组织形象塑造与改善的案例,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结合传播学与个人形象研究,达到正确运用微博进行形象塑造与改善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4.
电影艺术(或称"影视艺术"更全面些)是综合性艺术,也可以称它是一种视听艺术。电影美术是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成一部影视作品(影片、电视剧)造型的重要因素。它的造型作用,则在于把银幕(荧屏)画面中的色彩、线条、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影视剧作中的形象逼真性、典型性、运动性的电影特性要求,用可视形象去触动、感染观众。——寇洪烈[1]色彩是一般人最直观感知的事物,我们对色彩的感悟能力既直接,又微妙。在影视创作中,美术师巧妙地运用色彩来表现艺术,使影视画面能够与观众内心世界产生微妙的共鸣,这种方式已经为许多导演大胆使用。1990年,张艺谋与杨凤良合导的电影《菊豆》中,色彩的运用已经成为佳话和典范。  相似文献   

15.
《开罗紫玫瑰》沿袭了伍迪·艾伦惯有的幽默温情的风格。在叙事方式上,导演打破了传统的单纯的或现实或银幕镜头的展现,而将现实结构与银幕结构接合重组,实现了二者之间的跨越,从而在好莱坞影视和现实生活中表意系统内产生了丰富而曲折的意味,既不遗余力地讽刺揭露了好莱坞电影工业的虚幻及其对普通大众的浸染,又让电影观众明白了为何而观,如何去观。  相似文献   

16.
张帅 《新闻传播》2013,(12):303-305
"形象"(image)或"媒介形象"(media image),数十年来受到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等学科的关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新闻生产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组织化的行为,故研究媒介形象亦有宏观意义,藉此可透视一个社会的新闻生产机制,并可预测传播之社会影响。本研究对于当代媒体对专家形象的建构,分析了专家形象被媒体过度地建构成"砖家"的可能存在原因是媒体与受众刻板成见,探讨了对刻板成见的修正;并初步验证了个体通过直接接触外在群体成员,对刻板成见有修正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杨潇 《青年记者》2012,(6):68-69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在后现代主义的宏大背景中展开,至今方兴未艾.它深入到了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探讨着女性的本质与文化构成.女权主义电影理论是女权主义的一个分支,其目的在于瓦解电影工业中对于女性创造力的压制与银幕上对于女性形象的剥夺.  相似文献   

18.
动画电影是传播中华文化形象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近十年来,我国动画电影在国际市场、国际评奖和海外观众评分平台上具有越来越高的显示度,正在成为国际传播力量中的重要一支。本文选取2014年来我国动画电影在海外票房、获奖和评分方面具有良好表现的十部影片,结合海外观众社交媒体反馈,探索我国出海动画电影的文化形象建构以及海外观众对文化形象的接受问题。研究发现,出海动画电影塑造了具有人性特质的英雄形象,不向命运屈服的现实态度,以及反抗威权的平等伦理形象,与二十世纪我国动画电影中的主要文化形象形成明显区分。虽然海外观众对文化形象的接受存在差异,但连接人类共同情感、彰显视觉元素的民族特色和反常规的叙事设计,能够得到海外观众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城市题材国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总体上分为以下几类:没有得到准确再现的少女人物、卡通化的都市潮女形象、被日常化处理的"女疯子"形象、无力的母亲形象以及外来妹形象。这一系列银幕女性形象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新世纪以来全球化、商品化、消费主义多重语境下大陆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媒介技术的变革创造了多样的文化形态,让博物馆成为不局限于实体空间的文化景观。当展示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参观"博物馆。这种文化的"远距离影响",让展览的观众群体变得无限大,使博物馆具有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与特征。对博物馆传播效果的考察是观众研究的核心,属于典型的媒介效果研究范畴,用以证明博物馆是否夸大了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如何认识这些媒介的影响对象?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观众研究历史与研究方法的回顾,概括出不断发展变化的博物馆观众研究领域和视角;在大众传播学经典范式的指导下,为考察特定环境和媒介供应方式下的博物馆传播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用受众概念指代一般意义的观众,关注他们对意义的主动获取与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