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已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各高校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且缺少一个科学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基于此,本文以教育服务理念作为理论指导,以某地区高等教育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从评价体系建立、指标选取、评价方法等多方面分析了现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教育服务理念指导下构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原则,最终提出了基于教育服务的理念构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方法,以期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是美国STEM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美国推进STEM教育公平历经理念萌芽期、踟蹰探索期、蓬勃发展期和全面提升期4个阶段。政策变迁呈现三大趋势,即体系建设整合化、发展逻辑人本化、保障范畴扩大化。从实践举措来看,美国治理STEM教育公平发挥了权威型、能力型、系统变革型和学习型政策工具的组合优势,不仅依托宏观层面的国家战略引领、财政经费支持和组织机构协作,也得益于微观层面的办学模式、师资建设与课程体系创新。为推动我国STEM教育迈向公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应优化STEM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构建和谐有序的STEM教育体系;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保障STEM教育财政投入公平;健全STEM教育公平的组织机构,挖掘智库的资政启民功能;建设STEM特色学校,疏通校内外学习要素链。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高校本科STEM教育课程的发展为我国STEM课程建设提供了分析样本与经验参考。经分析,吉林省32所本科层次高校中仅有13所开设了STEM教育课程,在所开设的STEM教育课程中,课时分配与资源配置存在着不足,此外,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创新性不足,STEM教学给予学生的帮助不多。总体来看,吉林省高校本科STEM教育课程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落实仍需加强,二是课程资源仍然缺乏,三是课程评价仍不完善。未来在发展中需要在以下四方面深化:一是普及教育政策,二是丰富课程资源,三是扩展课程评价,四是强化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4.
STEM教育在世界各国开展,促进全球经济繁荣,但STEM劳动力市场仍存在短缺.为创建高质量的STEM学习和评估任务,欧洲一些国家尝试组织进行规模化的STEM教育评估政策实验,欧盟STEM横向技能评估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这个项目中,以STEM核心能力、STEM学习设计原则、形成性评价的任务特点、数字工具的主要特点四个维度搭建了STEM横向技能概念框架.文章在与我国现有的STEM教育现状的对比分析中得到如下启示:STEM能力与核心素养耦合协调,科学指导教育评估;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多样化的评估方式;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促进STEM教育评估转型.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19,(3):47-57
现阶段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是缺少国家战略高度的顶层设计,而STEM教育体系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研究从结构、学段、理念、目标、内容、实施建议六方面对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美国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基于三者共有的核心部分和STEM教育指引等相关内容的分析,对建立我国STEM教育体系提出如下建议:系统整体化体系框架;细致学段划分;以科学教育理念为基础突出工程建模和知识融合等STEM特色来设置STEM教育理念;在传统目标分类基础上增加共通能力目标和跨学科概念目标来设置STEM体系目标;将体系目标和内容以科学(S)、技术(T)、工程(E)、数学(M)领域进行划分,并在科学(S)领域纳入三者共同的基础核心知识点;增加STEM教育案例。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是STEM教育的重要问题。STEM教育公平的实现不仅要注意宏观的教育环境,还要关注具体的学习活动。美国五大湖公平中心(The Great Lakes Equity Center)2013年发布的《STEM教育需要所有儿童:公平问题的批判性审视》报告,分析了教育公平理念下STEM教育中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育公平理念提供了指导;同时提出了保障STEM教育中探究学习公平开展的课程注意事项以及分析工具,为学校从组织能力和课程教学两个方面评价STEM教育公平提供了参考。我国STEM教育虽然已经逐步展开,但是仍在起步探索阶段,对于如何满足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方面,还有待完善。根据教育公平理念下STEM教育中探究学习的设计及保障措施特点,我国在设计与实施STEM教育时,需注意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构建平等、协作的教育文化环境,通过多元教学评价以及文化回应性教学等,推进STEM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STEM人才正在成为影响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五国在STEM国际教育政策与实践方面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高度重视STEM教育和国际人才竞争,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STEM国际教育政策和措施;政校企合力构建STEM人才培养支持体系;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STEM人才培养路径;针对生源国实施差异化的STEM国际学生流动政策。在全球人才竞争的背景下,五国的做法可为我国STEM人才培养与引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技术与工程是STEM教育的重要内容领域,但在美国也一直未得到重视。为了推进美国技术和工程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以更好地开展STEM教育促进美国21世纪人才的培养,美国负责监测国家基础教育进步状况的NAEP于2014年冬开展了一项新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项目——技术与工程素养评价。该项评价以技术和社会、设计和系统、信息和通信技术为三大内容领域,以理解技术原理、制定方案达成目标、交流合作为三类能力目标,以社会事件、设计目的、学校和社区中的问题为任务情境,考查学生作为21世纪公民所需的运用、理解和评价技术的技术与工程素养。此项旨在基于证据提升美国STEM教育质量的评价项目,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对我国基础教育开展STEM教育培养21世纪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STEM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成为关注的焦点,这种教育形态的兴起与发展与国家教育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通过梳理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芬兰等国有关STEM教育国家政策文件、教育法规,形成了美国及其主要国家的STEM教育发展路径,并从社会组织方式、教育目标选择等方面,通过分析主要文件精神,对其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中国目前的STEM教育现状,提出了“加强STEM教育的顶层设计;构建优良的STEM学习生态系统;实施有效整合的项目化学习和建立实证数据库进行有效评价”的启示,为中国STEM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风向标和办学导向,也是促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战略布局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对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理念、指标和方式等进行比较,在加强人才贯通培养上对改进和完善新时期我国教育评价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