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成分为主,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定性到半定量再到定量的教学策略,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建立"压强"概念,需要三个教学环节:一是体验生活实验,定性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二是进行探究实验,半定量研究决定压强大小的因素;三是采用类比推导,通过定量分析建立压强概念。  相似文献   

2.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压力与重力,知道压力是一种弹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形成压强的概念 3.学会应用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1)通过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2)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压强存在于生活中的普遍性,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改变压强大小的方法和途径. [重点] 1.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 2.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相似文献   

3.
注射器作为一种常见材料,在中学理化实验中应用较多,体现了"小器材,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注射器的构造和使用与学过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都有关,那么"注射器"在压强实验中有哪些用途呢?一、压力的作用效果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探究"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为初中力学重点实验之一.在人教版教材中通过小桌子和砝码放在海绵上不同场景来进行实验探究.针对书本实验中学生易将探究因素压力与重力混淆、实验数据不充分问题,笔者对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帮助学生用更加简单易懂的方法建构新知,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5.
针对教材中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存在的不足,提出两个改进方案。首先利用面粉的松软性直观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克服海绵形变不明显给实验带来的影响;其次,利用刻度尺显示三个物体压入面粉中的深度,定量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压强概念的顺利引入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6.
"研究液体的压强"是现行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内容.该节教材是前面压力、压强知识的深化学习和理解,是学习后续知识"大气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而"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教学,无疑是搞好液体压强知识教学的重要前提.该实验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只要教师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得当,他能够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多种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压强探究实验我们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通用计算公式是P=F/S,对于不同状态的物体来说,压强又有哪些特点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吧。  相似文献   

8.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主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把生活元素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文章以《液体内部的压强》探究活动设计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物理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即学生要有目的地实验、研讨或交流,体现"探究行为",构建高效的"学习行为课堂".笔者以"大气压强"教学为例说明.一、依据学习任务,设计探究实验,有效组织探究活动苏科版教材中的"大气压强"内容以两组探究活动为主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亲历"估测大气压的值",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为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依据知识建构的特点,笔者精心设计探究实验,有效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并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  相似文献   

10.
以DIS温度、压强及气中氧传感器探究“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结果表明:H2O2在分解的过程中伴随着反应体系温度的变化,不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使用条件;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不能表示H2O2分解速率;单独使用DIS压强传感器开展本探究实践活动,科学性有所欠缺。为使探究活动更具备“定量”属性,使用DIS温度、压强以及气中氧传感器对本探究活动展开实验。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从学科融合角度、定性与定量实验整合角度、规范角度出发使用DIS系统”的活动建议,以更丰富的实验证据帮助学生建构相关概念,同时助力学生体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落实从情境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11.
“压强”这一章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为这一章内容不但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一定的形象思维,并且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的跨越,对学习的方法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关于三大容器的液体压强和压力的定性理解.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巧用数学符号来定性理解三大容器的液体压强和压力的大小计算. 例1 如图1所示,A、B、C是底面积相同(S)的轻质容器,里面盛放了等高的同种液体,  相似文献   

12.
"无生课堂"是一种没有学生,教师在2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新型课堂.2009年4月初,笔者参加了市初中物理优质课比赛,选题是"流体压强".一、赛前静思有关这节课,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重点.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决生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活动探究、分析归纳能力为基点,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物理.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和探究式学习模式,首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中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的现象相类比,结合实验验证,使学生确信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再根据液体具有流动性的特点,结合游泳时的身体体验说明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明确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引导学生利用理想模型法推导出液体压强的公式;最后引导学生将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公式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活化了知识.  相似文献   

14.
创新实验能够更好地辅助学生深入了解液体压强,强化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各种传感器和数字化显示模块在教学实验设备中的运用较好地促进了教学实验设备的数字化进程。利用STM8模块、高精度气压传感器HP303B和TM1620数码驱动显示模块设计数字化压强测量装置,借助定性、定量两种分析方法,探究液体密度和深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增加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性实验内容。为响应新课标,笔者运用气体压强传感器等器材,自制创新实验装置开展“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系列数字化实验探究活动,实现由定性化测试向定量化测量的转变,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增强实验探究的科学性,凸显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方面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3,(A0):150-151
<正>一、教学设计复习课在某种程度上有种"炒冷饭"的意思,因而在备课过程中,力求达到有新意,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对固体压强知识点的掌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课程的设计上主要抓住两个知识点——压力和压强,重点突破,对于压力,主要讲清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图、压力的作用效果,对于压强,主要讲清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改变压强的方法。二、教学过程1.压力的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复习课通过有效的课堂引入,能  相似文献   

17.
纪献夫 《中国教师》2013,(24):55-56
"压力与压强"这一内容既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又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不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压力和压强"这一内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不尽如人意。为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灵活运用"压力与压强"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压力与压强"这一内容的实际运用。一、明确概念压力,即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它的方向总指向受力物并与受力物垂直(F=PS)。压强,即  相似文献   

18.
《2017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亲历科学探究实则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调查、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的定量或定性研究,对于学生而言,如果通过探究学习后仍不懂得科学的本质是"以严密的证据得出严谨的结论",不懂得"如何获得严谨的证据",就不可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固液压力与压强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涉及固体和液体的特性.本文通过整理相关题目进行探究,阐述固液压力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熟练掌握固液压力压强的计算顺序和应用原理,可以很好的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物理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制作背景初中物理教材探究影响压力效果因素的实验,大都采用压力压强小桌配合易形变的海绵或细沙演示,以观察发生形变的凹面作为研究对象。做演示实验时,位于前排的少数同学可以观察到现象,位于后排的大多数同学观察不到现象,实验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