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祁东位于湖南偏南部,属湘语永全片。在祁东方言中有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即动词的重叠形式。本文拟从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具体的方言实例对祁东方言中"VV"式动词重叠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力求能够全面体现出祁东方言中"VV"式动词重叠这一特殊方言现象的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2.
皖北方言主观量表达手段比较丰富,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重叠,添加前缀,使用副词,程度补语等,还有一些数量格式和特殊表达式。皖北方言主观量和"主观性"有直接联系。皖北方言主观大量义形成与预设量对比凸显有关,数量象似原则为动词重叠与主观大量义之间的理据。  相似文献   

3.
长阳方言属西南官话。长阳方言没有表短时和尝试的动词重叠“VV”和“V一V”,因为动词重叠式“VV”在该方言中用以构成表持续状态的“VV生”格式。长阳方言中,动词的AABB式重叠全为无基式重叠。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小说使用了"VVA"、"V一VA"、"V了VA"、"V了一VA"、"AB了一AB"等特殊动词重叠格式。研究它们,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现代文学阶段(1919-1949)吴方言中动词重叠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湘语邵阳话中,动词“VXVX”式重叠中的X,既可以是持续体标记,也可以是完成体标记,“VXVX”式重叠既有原生重叠,也有由句法结构和话语反复等演变而来的次生重叠,这在汉语方言中是颇有特色的。通过将湖南方言动词“VXVX”式重叠与别的汉语方言进行比较,可以提出一条具有方言类型学意义的蕴含共性:在某种汉语方言中,如果存在由完成体标记X构成的“VXVX”式动词重叠,则肯定存在由持续体标记X构成的“VXVX”式动词重叠。  相似文献   

6.
西宁方言中名词、动词、形客词和量词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重叠,重叠后各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而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动词的重叠.西宁方言动词的重叠形式和普通话基本相同,但重叠后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却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重叠无论在普通话还是方言中,都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而壮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最庞大的一员,壮语中的动词重叠现象更是形式多样,并且具有很强的语法功能和语义表达功能。文章以语言事实为依据对壮语中动词重叠结构进行分析,主要揭示壮语动词重叠的形式、基式和重叠式语法功能的异同、重叠的语法意义及重叠的"量"范畴变化。  相似文献   

8.
"玉环话"是玉环市内三种主要方言中的优势方言。对玉环话的研究,十分欠缺且集中于语音方面。本文探讨玉环话动词重叠的各类形式,基本形式有"VV+X""VBVB""VV/VVV/VVVV"(单音节动词多次重叠)三种。有表尝试、突然、短时、持续、有间隔的持续等意思。  相似文献   

9.
河北武邑方言的动词重叠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表现在:武邑方言中有普通话没有的动词重叠式;动词的小类不同,其动词重叠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长治方言中的提顿词"佬"的共时用法及其历时演变。"佬"在长治方言的共时平面中共有四种用法,而提顿词"佬4"是在"佬"的动词,重叠动词,完成体标记的用法基础上慢慢发展而来的,并考察了提顿词"佬"的分布情况及其拷贝式结构的一些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