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课上,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篇习作《快乐的时刻》。班上的同学有的写上麦当劳吃汉堡包,有的写去公园玩,有的写过生日吃蛋糕,可老师说这些材料太"老"太"滥",没有新意。如何选择新颖、鲜活的"快乐"材料呢?  相似文献   

2.
吴老师: 我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在写议论文时,老师说尽量用那些比较典型的论据,可我在用一些经典的材料的时候,老师又说材料陈旧欠新;有时我用点自认为很新的例子吧,老师又说不够典型。我应该怎么办啊?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是如此,没有材料,写不出文章来,没有新鲜的材料,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可见,材料的创新是作文创新的重要一环。材料创新,就要大胆摒弃旧材料。歌德说过:"一个作家的才能不是看他写了什么,而要看他丢掉了什么。"作文材料的创新也要舍得丢弃那些陈旧的、老掉了牙的材料。如学生一写老师,不是写老师深夜埋头批改作业,就是冒雨为生病的同学补课。这些材料不可谓不典型,不可谓不准确,却难以让读者情动于衷,拍案叫绝。要打破材  相似文献   

4.
教学完刘绍棠的《师恩难忘》一文后,我即在作文课中引导学生来谈谈自己的老师,也以《师恩难忘》为题,写一篇回忆老师的习作。课堂上,学生们受到课文《师恩难忘》中田老师讲故事的影响,纷纷记起了昔日自己老师的某件事。有写自己生病时老师的焦急关心,有写学习困难时老师的耐心辅导,有写上课时老师的幽默风趣,有写犯错时老师的严厉批评……五年级的学生是单纯的,我知道他们习作中的材料都是原汁原味的。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8,(6)
一提到写作文,学生的反应用谈虎色变来比喻最恰当不过了,相信每个语文老师都感受过。学生为什么如此害怕写作呢?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写作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学生没有材料可写,心理很害怕,越害怕越写不出来,越写不出来越不想写。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6.
题目1.请以“从一场球赛说起”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2.语文老师在指导同学们写信封时,要求一定要把邮政编码写在左上方的小方格里,并要求把寄信人的地址、邮编、姓名也都写上。林红在下面嘀咕:“真唆!我就不这么写,又怎么样!”老师听见了,说:“你不这么写就寄不到!这可不像上课随便说话一样自由。”过了几天,语文老师收到了一封邮局送来的、邮编写在小格外、寄信人地址处一片空白的信。只是本市的信一般只需一天寄到,这封信却迟到了四天。请从上面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学生:我们写议论文时,论点、论…  相似文献   

7.
提示语 选择典型、新颖、精炼的材料是中考作文制胜的又一绝招。然而有许多考场作文常常呈现下列问题:一是材料贫乏,内容干瘪。写人时,就只会罗列人物特点;叙事时,只说故事提要;议论时,只会生硬地“嫁接”。二是材料平庸,缺少个性。比如写老师,必写带病工作;写同学,必写乐于助人等。千人一面,毫无新意。三是材料虚假,违背常理。四是游离中心,不合主旨。选材不准、不实、不新,就会让阅卷老师不理不睬。  相似文献   

8.
这次习作属于自由作文,既可写人写事,也可写景状物,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写自己的幻想和理想,供我们同学写的内容十分广阔。问题是要把文章写好并非易事,那么如何把这篇文章写好呢?老师认为重在创新。一是内容,二是形式。要使文章有新意,首先要在内容上有所创新。一、人无我有。你选的内容,如果仅仅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会怎么写,结果就会与别人的材料雷同,无新鲜感。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在选材上要力争求异。二、人有我优。要力争使自己的材料高出一筹,可从材料挖掘深入,对材料的认识站得高,选材的着眼点新,摘取材料中的趣味…  相似文献   

9.
一篇文章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写法;同一写法可以选取不同的材料;同一文题可从不同的角度立意……但就现在的作文来看,却大都是千篇一律,写老师的都写老师雨夜为生病的学生补课,送生病的学生上医院;写学生的大都是让伞、让座;写动物的大都是小花猫捉老鼠。造成这种公式化的原因,是学生背范文、套范文的结果。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需要经历观察—思维—表达的过程。以模仿代替创造,必然会影响认识能力的提高,扼杀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永远也不会创造。  相似文献   

10.
木木老师:大家先把本次习作内容读一读,然后想一想,选择一项内容来写. 丁丁:哇,这次习作内容太丰富了,我不知道选择哪一种材料来写了! 木木老师:我们一块儿来讨论交流,然后再确定写什么内容吧.  相似文献   

11.
《捉萤火虫》一文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写的一篇作文。李吉林老师要求学生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写一篇暑期记事,材料由学生自选,题目由学生自拟。捉萤火虫,这是小朋友感到有趣的事,但要写得有儿童情趣,这对四年级的孩子,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李吉林老师从事情境教学实践,在作文教学中重在  相似文献   

12.
仲老师给我上过一堂课,让我记忆犹新。那是四年级的事了。一次,仲老师叫我们写《斗蛋比赛》这篇作文,可这篇作文却没有一个人写得让仲老师满意,仲老师感到十分生气。  相似文献   

13.
校园作文     
(一)老师:“我让你们写一篇关于饼干的作文,并且要求在1000字以上。李强,你的作文为什么才写了这么10行呢?”李强:“老师,我写的是压缩饼干。”(二)班主任严厉地说:“你这篇描写校园的作文,简直和你同桌写的一模一样。”“这完全可能,老师,要知道我和同桌在同一个校园上学呀!”(三)老师:“写作文和做菜一样,做菜前要先准备好材料,然后再对材料进行挑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生:“拣菜的事儿我们都会,问题是,拣完后,到底是凉拌还是热炒?”(四)爸爸:“孩子,我替你写的那篇作文,评上优秀没有?”儿子:“没有,老师说写得离题了。”爸爸:“不…  相似文献   

14.
农村学生因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的限制,说话写话的能力与城市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有时他们也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告诉别人或写出来,但又总是显得笨嘴拙笔。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搭一把梯子,帮助他们努力提高说话和写话的能力。为今后的作文打好基础。一、以问题法和示范法为“梯子”帮助学生“说清楚”。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色彩鲜艳,画面生动,为教师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老师可要求学生按老师提出的问题或一定的句式将每幅图  相似文献   

15.
两个月漫长的暑假生活一结束,回到学校,语文老师常要求同学们写一写暑假中的事。有的同学抓耳挠腮,苦思冥想,想不起该写些什么。其实,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中,蕴藏了许许多多精彩的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16.
“材料”李小刚同学因感冒发烧,在家休息一天,需向班主任老师写一张请假条.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朱老师,她可真“口罗嗦”!早上我们刚到校,朱老师就开始了一天的唠叨:“作业赶紧交上来,课前准备要做好。”上课铃声响起,朱老师又说道:“上课听讲要专心,举手发言应积极。”我们提笔写字时,朱老师又一遍一遍提醒:“不求写字速度快,写对写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一篇文章,立意再好,如果没有材料去表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材料平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路货”。真情的抒发应该建立在叙述自己最了解的亲人、朋友或老师身上,不过,如果我们写的全是耳熟能详的内容,文章就难以写出特色。不少考场记叙文,写老师,无非是夜半窗前的灯光、课本  相似文献   

19.
作文赛场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刚开始学写作文。恰逢学期举行作文竞赛。老师看了我写的一篇《春天到了》的短文,觉得不错,又见我作文能力挺不错的,便选了我去参赛。比赛那天上午,老师带我和几位高年级选手去赛场——中心小学。比赛时间到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自信地走进三年级赛场区。监考老师边发试卷边说:“同学们,先把名字、学校写上去,然后认真看题目,先想一想你要写什么,怎么写,想好了再写。”我摊开纸,看了提示,要求,原来要写发生不久的那次大台风。我可收集了不少材料、信息。拿起笔,“沙沙”地写了起来……突然听监考老师…  相似文献   

20.
看一篇《六人行》的文章,我乐了。文章写他的一位语文老师辅导他怎么在高考中得高分的事。老师告诉他,作文材料十大"禁区"如早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