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在以往的第二国际史研究中,社会党国际局算是个冷门。一些有关的专著和均衡教科书都只是简单地提及它,且多持否定态度。现在看来,这种简单的否定不能不说带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和武断的色彩。一、如何看待社会党国际局的产生和存在国内一本共运史教科书写道:“巴黎大会决定成立国际社会党执行局,作为第二国际的常设执行机构……从此,第二国际进入了由修正主义者把持并逐步蜕化变质的时期。”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第一,这种观点没有看到国际局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通常说的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是对本刊今年第3期发表的熊火同志《读〈第二国际史〉》一文的反批评。遵循党的“双百”方针,开展不同观点的讨论,实行批评和反批评,对于繁荣学术、发展真理是有益的。为此,现将周海乐同志的来稿全文照发,使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能够全面了解争论双方的观点,通过分析比较及研读《第二国际史》原书,推动对第二国际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第二国际史研究中,社会党国际局算是个冷门.一些有关的专著和教科书都只是简单地提及它,且多持否定态度.现在看来,这种简单的否定不能不说带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和武断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研究列宁与第二国际这一课题时,大多偏重于列宁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第二国际各社会民主党表现出来的机会主义的斗争,而对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第二国际中的全部活动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全方位地揭示列宁对第二国际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列宁研究和第二国际研究中的一大缺憾。本文试  相似文献   

5.
李宏图教授:今天,我想就当今思想史研究中的概念史问题和大家作一交流和研讨。目前,概念史研究已经成了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从空间来说,如英国、德国,荷兰、美国、土耳其等国家的学者对概念史的研究十分踊跃,并且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特色,甚至可以说是学派。这些志同道合的学者们还组织了国际概念史研究会,定期举行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6.
《茶叶与鸦片》是全球史研究的一部力作,也是对国际史学界关于全球史研究的一个呼应。该著体现了全球史研究中最基本的理路,通过中西间茶叶与鸦片的交换、传播,以描述19世纪全球共同的发展进程,和"被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该著巧妙地选择茶叶与鸦片两宗商品在中西间的传播、对全球经济关系的作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进行研究,揭示出两个国家截然相反的历史命运,丰富了我们对近代国家命运的认识。该著不仅是国内全球史研究的一个范例,也是对近代中国成为国际原料市场,诸如蚕丝、棉麻等研究的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国际共运史教学与研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该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同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之间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因此,深化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使这门学科在新形势下重新焕发活力,是广大国际共运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和面临的重大课题,已非常迫切地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共运史学科受到冷落的时代,研究者必须冲破狭隘的研究视野,拓展共运史的研究视野。"国际"的视角和方法就是在共运史研究中非常值得重新审视的一种视角和方法。对这一视角和方法的重新审视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和认识苏联问题,也可以为我们揭示以往国际共运史研究中存在的狭隘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20日至2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美国康奈尔大学冷战史项目和美国威尔逊中心国际冷战史研究项目三方共同主办的"冷战转型:1960-1980年代的中国与变化中的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0.
科技要闻     
徐冠华部长出席在东京举行的"国际对地观测第二次部长级会议" 由4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6个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对地观测第二次部长级会议于4月25日在东京召开,徐冠华部长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会议采纳了"国际对地观测10年实施计划框架文件",并发表了高峰会议公报。  相似文献   

11.
国内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国际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关键一环,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传播和捍卫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国内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聚焦于第二国际理论家方阵内部格局的划分与各派之间理论的斗争和第二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路径等问题;呈现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三重批判视阈;灵活运用了批判视阈的融合,宏观与微观、外史与内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接轨等研究方法,开启了国内第二国际研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殖民主义史研究是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对殖民主义史的研究,解放后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如信息闭塞,体系残缺,理论僵化等.为开拓我国对殖民主义史研究的新局面,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加强对国际学术动态的了解和借鉴我国对殖民主义史研究的不足与信息的封闭有相当大的关系.殖民主义史研究国际学术动态的以下几个趋势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3.
冷战国际史(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的研究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各国档案文献的陆续解密和开放,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显学,在中国也被称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我校的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最近几年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研究成果,并重点加强资料建设,不断扩大对外交往,目前已被国际学界视为世界最重要的冷战史研究基地之一。在这一基础上,中心已连续承担了4个国家课题,即“苏俄史专题研究”(教育部基地项目)、“美国对华情报评估解密档案的整理与研究”(上海市重大课题)、“冷战与中苏同盟研究”(社科基金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们从这些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项目中,挑选部分研究成果刊登于此,意在通过这一专栏,进一步推动我校乃至全国的冷战史研究。 本期专栏的三篇文章,在充分利用中国、俄国、美国档案文献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中苏同盟建立初期的曲折过程,在冷战爆发后美苏第一次走向高层接触中美国政策的演变,以及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处理国内外危机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式。本专栏希望研究者踊跃投稿,为中国的冷战国际史研究更上一层楼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占代史分期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而又远没有解决的问题。早在二十年代就展开了讨论,当时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在史学上的论战。解放以后,关于古代史分期问题的学术讨论才深入地开展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0年至1960年。第二个阶段始于1972年郭沫若发表的《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然而真  相似文献   

15.
2003年3月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进攻,一时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时,学生正在学习上教版高一历史第二十九章第二节“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很自然地,他们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与教材中有关“联合国的建立”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联合国还能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吗?”此问一出,在学生中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笔感到对该问题的研究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国际组织和国际关系史的理解与认识。又因是热点问题,相关资料丰富,学生兴趣浓厚,故笔顺水推舟,将此课题提交全班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美苏关系的演变与冷战转型”学术研讨会于 6月 6日至 7日举行。同时 ,以“紫江”特聘教授陈兼为学术带头人的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也由此启动运作。有 3 0多位国内学者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应本次会议邀请 ,美国威尔逊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主任克里斯汀·奥斯…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一直处于中国史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其研究水平也居于国际水平先进行列。然而在已出版的上百部的太平天国史专著中,专门论述太平天国政权建设和太平天国政治制度史方面的专著却不多见。梁义群教授所著《太平天国政权建设》最近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大平天国史这一个重要空白。  相似文献   

18.
广告史教学的困境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广告的实践取向与自身原创性理论的困境对广告史教学地位的贬损;二是广告史研究的不足及母体学科历史学教学的困境迫切地需要广告史教学的原创性研究。虽然"大广告"时代需要的通识教育为广告史教学带来了机遇,但面临广告史研究的大量荒芜之地,广告史教学仍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史、地教学质量,研究史、地科的高考复习工作,桂林行署教育局于1979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临桂县二塘召开了史、地教学座谈会。参加会的有各县教研室的同志和中学的史、地教师等共一百三十多人。桂林市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教师普遍认为,当前提高史、地教学质量,必须进一步明确史、地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和地理,是中学生必修课程,也是学好各科必不可少的知识。通过史、地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史、地知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20.
《冷战年代的中国与世界》丛书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社科类新书的重要品种之一。该丛书根据美、俄、中三国及东欧诸国近年解密和公布的翔实档案文献资料,对冷战的起源、美苏冲突的演变过程、中苏结盟走向分裂的原因、中苏美三角关系的内部结构、苏南关系及冷战对苏联解体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冷静而客观的重新思考和学理批判,既有纵向溯源分析,也有横向比较,还有个案研究。该丛书内容丰富多样,研究视角新颖,拓宽了冷战史的研究领域,体现了目前学界国际冷战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国际史学研究,特别是国际冷战史的研究极具参考价值。首批推出的有《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斯大林时期的冷战与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