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开始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同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全国掀起了在中小学普  相似文献   

2.
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中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无缝结合,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突破口,是未来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4.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并部署了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启动“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从此,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从硬件上看,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基础设施建设很快。到2003年底,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达到663万台,建设校园网的学校达到3.5万所,与2000年的统计数据相比,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翻了两番,校园网的增长将近10倍。  相似文献   

5.
骆铁柱 《教师》2008,(2):86-86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部从21世纪起,用5~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就是如何使我们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我们的课堂教育模式,改革我们的教学过程,改革我们的育人模式,推动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2000年10月教育部明确提出大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后,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教育信息化毕竟是一项需要巨大投入的事业,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情况下,坚持可持续发展,走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之路,是我们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时代,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成为时代对人们的基本要求之一,而中学信息技术课正肩负着培养新一代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的重任。2000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提出“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通过教育信息化走向教育现代化”。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8.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单位及广大干部教师的艰苦努力,我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都把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现“校校通”工程当作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最终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为了扎实推进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各地根据国家和省有关…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通两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均衡配置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前提。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10.
实施“校校通”工程是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事关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于2000年提出了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任务目标,掀起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高潮。“校校通”工程实施几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建设,不仅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且,在一些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1.
张岩 《湖北教育》2003,(10):44-45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教育信息化,同时,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教育信息化是重要手段之一。“校校通”工程正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2年,武汉市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精神,武汉市政府实施了“宽带校园校  相似文献   

12.
《教学月刊》2002,(2):64-64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决定从今年起用五到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教育迈进新世纪的开面重大举措。为了有效地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切实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赣州市的信`丰龙南、定南、上犹等四县和九江的浔阳区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向丽  林刚 《江西教育》2003,(15):16-16
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跳跃发展”的战略目标。两年多来,“校校通”工程建设方兴未艾,《信息技术教育》课作为一门新学科也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中小学开展起来。如何做信息时代的新型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0月25日,国家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在该会议上做出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此,教育部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在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教育部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们吴江市震泽中学确立了“立足校本,抢抓机遇,构建现代高中开放式网络学习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00年11月,教育部就发出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校校通建设通知》,要求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逐步实现“校校通”。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予以高度重视,提出用3~6年的时间提前实现教育部的要求,并要求TCL积极参与广东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中小学“一机两语”的普及作出贡献。在广东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广东教育装备中心的专业配合下,TCL集团成立了“粤龙门项目组”,启动“卖方信贷”资金解决方案,成功创建了“大埔模式”,使其成为二、三类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范例。粤龙门项目组…  相似文献   

18.
去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从2000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作为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基础点,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将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现结合耀华校园网建成后两年多遇到和解决的问题,对中小学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校园网资源建设以及在校园网应用中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等方面,介绍我校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供教育界同行参考。 一、中小学校园网的应用领域 1、服…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发达国家就十分关注并积极推进本国的中小学的信息化教育,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同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针对这样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也制定了适应本国国情的战略目标。”要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广计算机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教育部据此进一步制定了“从2001年起用五至十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的具体实施目标。实行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今后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1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其中重要的一点:“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校校通”工程的目标: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