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惟一学到的基本定律 ,是一切化学反应所必须遵循的规律 ,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 .一、定律内容剖析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1)参加反应 :指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及其质量 ,不包括过量的物质及其质量 .例如 ,将 48g镁在 48g氧气中充分燃烧 ,所得产物不是 96g ,这是因为在一个化学反应中 ,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是确定的 .当实际参加反应的镁为 48g时 ,氧气只有 3 2g参加反应 ,故只能生成氧化镁 80g .(2 )生成的 :指在反应中新生成的物…  相似文献   

2.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定律,理解和掌握该定律可以解决一些化学计算等问题,下面作一简单介绍。一、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一些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增重”与“减轻”现象例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轻了。解析:木炭燃烧是木炭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木炭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由于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所以木炭燃烧后质量减轻了。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物质的组成例2某物质4.6克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8克CO2和5.4克的H2O,下列关于物质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C和H元…  相似文献   

3.
一、把握关键字、词 ,理解定律内涵质量守恒定律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其关键字词为“参加”、“质量总和”、“等于” .理解时 ,“质量总和”、“等于”等关键字词容易理解 ,而对“参加”两字的理解容易忽视 ,它所指反应物的总质量应是那些参加了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 ,并不包括过量反应物质量 .例 1 将 8克硫分别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其实验数据如表 1 .表 1实验顺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给定的氧气质量 /克 861 0生成的二氧化硫质量 /克 1 61 2 1 6  试回答 :哪一次实验符合质…  相似文献   

4.
例1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g木炭放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定是13g。分析:本题考查了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不是简单地将两种反应物质量相加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实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到底多少反应物参加反应,生成了多少生成物,要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来计算:C+O2点燃CO21216×212+16×23811所以5g木炭放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11g(实际上有2g木炭未参加反应)所以这种说法错误。例2将…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科学课本中有一条极其重要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由此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中的同一种元素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生成物)中该种元素的质量总和——“元素守恒”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用实验来探究该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的难点,尤其是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如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镁带的燃烧等实验,由于反应中有气体生成且逸散到空气中,或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致使探究中观察到天平失去平衡,尽管借助化学反应原理可以分析出它们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仍然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担现象不明显,不能直观地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因而该内容的学习也成了一部分学生的"痛处"和"盲点".  相似文献   

8.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基本定律之一。这一定律是经过很多化学实验而总结出来的,即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果用下列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看看是否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相似文献   

9.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它是所有化学反应都一定遵循的客观规律(要注意对物理变化无意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电教》2003,(8):46-47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质量的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质量的总和。2.解释:这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各种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各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相似文献   

11.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并不等同于反应物的质量,反应后的存在物质也不一定就是生成物.反应后存在的物质中除了生成物,是否还会存在其它物质,这由反应的具体条件来决定.下面根据不同类型,谈谈对反应后存在物质的推断.一.有催化剂参与的化学反应,反应后的存在物质中一定含有催化剂.例1: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轻时,冷却后称量残余固体为c克,则反应后的存在物质有:逸出氧气(a+b-c)克;氯化钾为(c-b)克;二氧化锰b克.二.反应不…  相似文献   

12.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  相似文献   

13.
吴歧廷  孙令珂 《中学理科》2007,(1):14-16,91-92
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成立的原因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某些开放体系(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了、煤燃烧后质量减少了等)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表面看来质量并不守恒,其实这正是由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结果,我们只有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才能对上述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同学们都知道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的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其实,在化学反应中除了质量守恒定律外,还有许多守恒,而且这些守恒应用比较广泛。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灵活运用其基本知识解决化学计算题,下面把化学反应中的几种常用的守恒分类归纳,并通过实例说明它们的用法。一、物质质量守恒物质质量守恒就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质量守恒定律,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定律。例1 将20g氢气和氧气…  相似文献   

15.
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不变,质量也不变.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巧妙解答一类题.  相似文献   

16.
一、运用物质质量守恒解释化学变化现象 例1 为什么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细铁丝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因此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  相似文献   

17.
一、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它是所有化学反应都一定遵循的客观规律.进行有关计算时,同学们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不一定恰好是题目给出或加入的物质质量,没有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相似文献   

19.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六个一定不变”  相似文献   

20.
守恒法解题     
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将这一定律运用于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就是质量守恒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