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小娜 《教育》2007,(1S):38-38
凡是听过关原成老师演讲的人,大概都能记得他的几句“名言”。比如,“靠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靠一流的人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比如,“教育的失败比战争的失败更可怕”。  相似文献   

2.
凡是听过关原成老师演讲的人,大概都能记得他的几句“名言”。比如,“靠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靠一流的人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比如,“教育的失败比战争的失败更可怕”。还有那些带有节奏感的像顺口溜一样的排比句,虽没有韩娥的声音那样美,却居然也能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比如,他对于“素质”二字的概括:就是一件事别人没有告诉你该不该做,你就知道该不该做;一件事,别人没有告诉你怎么做,你就知道怎么做。比如,他对于“创造力”的理  相似文献   

3.
谢翠琼 《广西教育》2012,(20):27-28
学校总务后勤服务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后勤保障。一流的学校离不开一流的服务育人工作。我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以创新“113”为抓手,努力为建设一流学校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让九中成为人民满意的名校”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以“生命、和谐、快乐、幸福”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努力把我校发展成“内涵丰富,理念超前,质量一流”的名牌学校.  相似文献   

5.
日前,教育部公布2007年度本科层次411门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我校“微生物学”、“国际贸易实务”2门课程入选。至此,我校已有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教育部从2003年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校对课程建设科学规划,多方…  相似文献   

6.
杨卫红 《辅导员》2011,(18):42-43
我校把教师发展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来推进,将学习和研究作为唤醒其生命自觉的动力源,制定出了"打造团队,提高质量,增强学校吸引力"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狠抓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一流品牌学校。一、加强队伍建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为了让老师快速发展,我校制定了以"学习、研究"为核心的教育机制。学校为教师推荐教育理论书  相似文献   

7.
高校信息     
我校2门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2005年度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我校肖瑞峰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王万良教授主持的自动控制原理2门课程荣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实现我校国家精品课程零的突破。国家精品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教育部从2003年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  相似文献   

8.
苏苑实验小学是一所城区现代化建设中的新兴配套学校。在办学的短短7年中,我校根据“办一流学校、树一流校风、建一流师资、育一流新人”的总体办学目标,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加强科研系统管理,从而有效地将学校办成了吴县市地区具有实验特色和较高知名度的示范性“窗口”学校。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在教育科研管理上,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繁昌县实验小学是繁昌县政府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四有”新人而创办的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的全日制完全小学。办学一年来我校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三个面向”的为指导,以人为本,努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道路,学校以创建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学校为办学总目标,确定以德育为首,以素质教育为本,以教育科研为和先导的办学思路,体现实验党校的示范性、实验性和科研性。把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结合直现代化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我校从建校初就把教育科研放在重要位置,以教科研推进学校教育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巨大变革带来了学生思想意识的变化,他们对老师的要求也较过去有了很大不同。近日我们设计了“中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问卷调查,就我校2000多名中学生,从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思想品德、个性特征、仪表风度、知识结构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对“学生喜欢的教师形...  相似文献   

11.
《中国职工教育》2006,(10):25-26
西藏山南地区邮政局经营服务部营业班,是一个以女性为主的年轻集体,现有职工19人,平均年龄30.10岁。多年来,经营服务部营业班,坚持把“人才兴邮”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以“创争”为载体,努力造就一支“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素质一流、业绩一流”的窗口青年服务团队。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从中可以看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回顾一年的工作,我校以培养“四有”新人,提高民族素质为目标,以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从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入手,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一、强化德育意识为了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中心,教导、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等形成学校德育教育人员网络,制定了德育工作计划,使德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是教师.因此我校强调教师必须先学习有关文件,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开展了“创文明校风,树师德形象”活动,以文明行为和文明用语为内容的师德教育,制定了师德规范“五不”,上课规范“五要五不”,不断完善教师的自身形象.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思品课、班队课、晨会课又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我校强调了法制观念,专课专用,每月上1-2节研讨课,不断提高思品课、班队课的教育质量.并要求教师写德育论文.不断探索不断提高,我校有位老师的班队活动设计方案获市二等奖,另二位老师的德育论文也获市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教育国际化,将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这是我校国际部创办5年的一个深切体会。 1994年,黄菊同志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城市必须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教育”的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黄菊同志提出的本市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教育的目标,为我们研究建立与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教育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校把“写字教学”作为文化早餐活动内容,在“同起步、走正路、严要求、求实用”总的教学原则指导下,以“学习写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为教育宗旨,以教育学生树立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对学生进行“踏踏实实学习、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教育,创造出了我校“艺教一流”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5.
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要有一流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校长。  相似文献   

16.
《指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指挥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骨干课程。本文系统阐述了我校按照教育部“质量工程”要求以及课程特点,以“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模式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不做“衣食老师”不培养“衣食学生”耿继华王文俊最近,有幸拜读了北京教育学院季苹老师所写《衣食父母、衣食老师、衣食教育、衣食学生》一文,感触颇深。为此,我们以“今天我和老师说说知心话”为题,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调查卡,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季苹老师所讲的那种不...  相似文献   

18.
“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任务是一流本科教育,而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流本科建设的核心。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建设基础和“三海一核”发展定位,开展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推进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双一流”建设,更好地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为我国其他兄弟院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校是“东山战斗英雄八少年”的母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前身是1908年乡贤马兆麟等创建的东升学堂,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从东升学堂到实验小学,学校一直拥有县内一流的教育业绩,培育了以“东山战斗英雄八少年”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在百年风雨磨炼中,我校也形成了严谨规范、求真务实的教学风尚,造就了一支敬业勤业、德能双优的教师队伍。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校构建“以人为本,以爱为魂”的新校园文化,铸造“讲奉献,勤服务.爱学生,促公平”的现代师魂。这是我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0.
“以美育人”教学模式,是为了达成我校“以美育人”教育模式中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以“整体优化、渗透美育”为原则来调控教学变量的一种教学组合方式,经过了七年的艰苦探索,“以美育人”教学模式在推进我校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下是我们设计和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以美育人”教学模式的设计(一)背景我校的教育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90年9月至1994年7月是营造“艺术教育特色”阶段,这一阶段的探索使我校摘掉了“薄弱学校”的帽子;之后转入第二阶段,着手构建“审美教育模式”;自1998年至今是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