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译介学打破传统翻译研究的那种单纯语言层面和文本层面的研究,它是从文学和文化层面来考察翻译研究。本文拟从译介学的视角出发,对比分析《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的歇后语的译介处理,审视其在汉英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谐音信息、语体风格及文化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和扩伸,探讨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所在。  相似文献   

2.
译介学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兴起而逐渐受到学者关注,其在比较文学视野下对翻译展开迥异于传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研究,重点探讨文学翻译在促进文化交流中的中介作用、不同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信息的失落与变形、“创造性叛逆”、翻译文学的国别归属等。中国现代诗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轫于中国新诗诞生之前,译诗与中国新诗的“姻缘”决定了其与中国现代诗学之间的特殊关系,而译介学的兴起又为二者的联系提供了学理性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中国现代诗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3.
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错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翻译研究主要关注文化意象传递的途径和方法,而本文将从译介学角度审视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错位现象,并寻求其积极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4.
进行英语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与翻译过程是一个涉及到多重知识领域的过程,在进行英语词语文化内涵解读过程中,要能够充分的表达出英语知识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对英语词语文化内涵的翻译,集中的体现出英语文化的精华所在。为了有效的促进英汉翻译水平的提升,本文将对在综合考虑到英语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与翻译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英语词语文化内涵,对英语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与翻译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的真正困难在于文化的再现。文化差异为文学翻译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同时也激活了译者的创造性。创造性翻译既能导致译本增值,又会造成原作文化信息的失落。  相似文献   

6.
图式是“背景知识”,是人们存储于头脑中所有对世界的一般认识,它是人类知识的心理表征形式.将图式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可以说翻译即图式翻译.在图式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文本的语言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成功转译,方能使读者正确获取源语信息.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交流是翻译很重要的任务和目的之一,然而正是由于文化以及其它方面的种种差异常常会导致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失落或曲解.分析翻译中造成文化因素失落或曲解的种种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讨论分析了应对这种文化失落或曲解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过程。这个翻译过程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翻译过程中,很多错误的翻译都是由于译者不了解源语与译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或者没有充分理解两种文化的内涵所造成的。因此,充分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翻译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本文将主要讨论研究生活环境、习俗、宗教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历史观、文化观的生动演绎,也是文化管理的灵魂.当前高职院校在探索文化管理实践过程中普遍面临着精神文化的价值“失重”、文化“失调”、信仰“失落”,需要从理念维度、组织维度、过程维度重塑高职院校精神文化价值,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文化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译介学的有关理论来分析文化意象翻译时的传递问题,从而更好地阐述了文化意象传递过程中的失落现象,增强翻译时译者的责任,即尽最大可能传达原作的意象,以及更好的了解了对读者也应持有相当程度的信任。论文以《牡丹亭》英译本中几处意象翻译的处理为例,管中窥豹了译介学理论对文学翻译产生的影响以及翻译过程中意象失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翻译的任务必须包括忠实地再现原作的化意象,只有实现化意象对接和信息连通的翻译,才是有效的翻译。译的化态度和双语化知识在成功的翻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言的转换只是表层,而化意象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译入语语境是原语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移植到译语以后新的生存环境。译入语语境对翻译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其具体表现为对原语语言和文化信息的阻塞和过滤,导致翻译中不可译现象、文化信息丢失、文化信息调整等现象的产生。正是译入语语境对翻译的这些制约作用.导致了各种翻译技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交流角度看外国人名翻译方法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名作为社会语言和文化的产物,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诸如宗教、历史、风俗习惯等重要文化信息。从人名翻译的历史来看,人名翻译经历了一个从归化音译到异化音译再到音意译相结合的变化过程,其背后原因颇为引人深思。本文想要结合归化异化策略,从语言文化交流角度对于人名翻译的变化进行探讨,以求能更好地理解把握人名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当代翻译中的文化研究理论赋予了跨文化交流中的名物传译新的视域,这就是翻译过程中的历史文化语境的转换所形成的历史阐释,作者认为,集中体现于名物传译中的文本与话语的翻译转化中,含有原文语境的新阐释,这种阐释是建立在物质形态上的历史解读,传统的文学翻译研究中忽视这种阐释的价值的错误是建立在自我中心的文化价值观之上的,从跨文化语境解读文本是当代翻译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渗透无孔不入。离开文化及其所承载的意义,语言将一无所有。语言与文化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注定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与移植。从理论上讲,译文应原汁原味地再现或移植原语的文化信息。然而,文化个性注定翻译中原语文化信息流失的必然性。本文试图从处理文化负载词常用的翻译技巧入手,分析文化信息流失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6.
The transition of the workforce from brawn‐power to brain‐power has prompted organizations to fixate on the knowledge created by employees, managers and custom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involves recognizing, docume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explicit and tacit knowledge resident in an organization. Although extracting, packaging, and distributing information is not new ground for human resources and training professionals, this preliminary study pursued the authors' curiosity regarding how far beyond job aids and documentation, precursors to KM, the profession has come. This initial study investigated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reported by volunteer respondents and assessed readines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by teasing out evidence of the systems and goals associated with KM. Additionally, we sought to understand the roles professionals reported themselves to be playing in KM, with particular interest in the thought leadership provided by consulting firm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生因不了解英美文化而造成了英汉互译中的文化障碍 ,其主要表现为翻译中只注重语义信息的传递而忽视文化信息的传递。其实 ,英汉文化差异明显的体现在词汇的使用中 ,英汉文化赋予对应词的联想不等值。因此 ,排除文化障碍可以通过加强翻译教学的文化导入、增强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的内容、以及准确的理解词义等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是一种文化信息的转换模式。文化传播又给语言带来了新的词语和不同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的内涵。但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了人们在交际中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引起误解。文化翻译的关键是看译者能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持充分的文化感知和文化创造力,做到文化上的"知情选择"。而在我国的翻译传统中,主体文化对翻译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同一个文本,其译文的可读性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在文化这个广阔语境下研究的翻译,不再是对原文"机械刻板"的"仿作",其本身具有推动世界文学前进、转变文化的巨大力量,而翻译地位的提高就依赖于对翻译(译文)本身价值的肯定.文章对翻译地位的改变进行了思考,指出这种改变是将翻译置身于文化语境下研究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深深地烙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和折射着某一社会的独特文化传统,而习语作为语言中的精华部分,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习语时,根据文化翻译观,要想突破语言障碍,实现文化之间很好的交流,则必须充分了解习语蕴含的文化因素。本文将从文化翻译观的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两方面探讨对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的处理,以期能有效传达信息,达到源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