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健 《青年记者》2009,(24):50-51
什么是娱乐化 “娱乐化”从其诞生之初就没有明确的定义,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在争论新闻娱乐化现象时经常进入死胡同的根本原因。以新闻娱乐化为例,人们普遍认为,一般“新闻娱乐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偏向软新闻或使硬性新闻软化,其特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  相似文献   

2.
娱乐功能在大众传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今社会,新闻的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本文在分析娱乐新闻与新闻娱乐化关系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王宝强事件"所带来的新闻娱乐化的影响,希望对于实践中处理新闻传播可能出现的娱乐化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析当前的新闻娱乐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目前对新闻娱乐化的种种界定,大致可以看出:新闻娱乐化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严肃新闻节目的比例下降,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以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的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王少华 《视听界》2004,(5):64-65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乍一看,似乎同出一辙,但两者却又不同。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如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而新闻的娱乐化,它的定义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得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近些年,中国的娱乐新闻可以说十分发达,“娱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生动的职业词汇,众多的小报和追星族给娱乐新闻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如果说受众需要的就是新闻,  相似文献   

5.
法制新闻娱乐化是指采用各种娱乐化的方式以及其他各种易于受众接受的形式,对有关立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所进行的报道。但法制新闻的娱乐化有其限度。首先是法治功能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以释法为己任;其次是价值追求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以正面宣传为主导。娱乐化内容选择也有其限度,应该“言而有尽”;在...  相似文献   

6.
梁文译 《大观周刊》2011,(14):70-70
引言 实际上,新闻的娱乐化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新闻娱乐化所存在各种影响也是我们所看到的。而当我们再去研究新闻娱乐化这个话题时,还是会发现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解释的问题,例如,怎样合理的区分“娱乐新闻”与“新闻娱乐化”,这是两个时常容易被搞混淆的问题,以及如何来界定这些概念的适用范围等。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是我们研究问题、找出真相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何为新闻娱乐化,目前还没有简单明了的定义。一般“新闻娱乐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偏向软新闻或使硬性新闻软化,其特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向受众播报:二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新闻娱乐化近年被引入内地,它的出现引起业界一片哗然,持反对意见者忧心忡忡,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而持肯定意见者却将“新闻娱乐化”当做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  相似文献   

9.
“娱乐化”不忘媒体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锋 《新闻实践》2006,(10):56-56
近两年以来,国内各地新闻以及省内各档新闻,都有一种“娱乐化”倾向。要不要“娱乐化”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什么是新闻“娱乐化”?有的把社会新闻的增加归为“娱乐化”;有的把民生新闻增加归为“娱乐化”;有的把奇闻逸事增多,叫做“娱乐化”;也有的把报道方式的“剧情化”叫做“娱乐化”。以我的理解,娱乐化应该是,“用多种娱乐方式,侧重选择一些非传统题材,为增加报道可看性的新闻报道倾向”。它把新闻从以传递信息为目的要求,向以观赏性、娱乐性目的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新闻的娱乐化?笔者认为可作内容与形式两面观: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西方媒介称之为“大众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表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二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事故性、情节性,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等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于都  胡舜文 《军事记者》2005,(10):12-14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深入开展了抵制新闻低俗之风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有一些媒体陷于低俗泥潭难以自拔,巧打低俗“擦边球”以遮人耳目.新闻娱乐化就是其中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些媒体把贴近受众与媚俗的“娱乐化”等同起来,将新闻娱乐化当作争夺受众的新法宝,视为取胜市场的灵丹妙药。报纸纷纷争“软”,电视竞相比乐,电台抢着搞笑……新闻娱乐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球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越演越烈。在国外新闻业的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影响下,中国的新闻业这种新闻娱乐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但到底什么是新闻娱乐化,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或者是能够令人信服的定义。通俗地说,这类新闻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表现是减少了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尽全力地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闻娱乐化与传媒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传媒界的关注:娱乐新闻的比例加大,富有人情味、趣味性的“软”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人行其道,严肃的新闻被娱乐的手法软化而包装成“娱乐信息”,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性悬念或煽情性刺激的方面,新闻越来越故事化、学化。这些现象带来了媒体产业的表面繁荣,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李傲 《记者摇篮》2005,(8):54-54
新闻娱乐化近年被引入内地,它的出现引起业界一片哗然,持反对意见者忧心忡忡。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而持肯定意见者却将“新闻娱乐化”当做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应该说,新闻娱乐化与报纸的严肃性、权威性有背离之处,如果毫无原则地对所有新闻事件都做“娱乐”处理.势必影响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种无原则的新闻娱乐化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  相似文献   

15.
鞠新树 《记者摇篮》2009,(11):49-49
随着市场经济在各领域的渗透,媒体新闻的娱乐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大。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卜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所以说,我们要认真看待新闻娱乐化,要遵循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新闻娱乐化现象在大众媒介中日渐兴盛,从报纸到电视、广播到网络,“娱乐”成为一个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词语,而一切与“娱乐”有关的节目,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开发的重点。从最初强调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进而发展到新闻标题的煽情化、新闻叙述方式的故事化,媒体新闻逐渐走上了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徐振祥 《新闻传播》2007,(3):40-41,43
新闻娱乐化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误区。湖南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现象是与其频道的品牌发展战略的影响分不开的。湖南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表现在内容上容易避重就轻,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社会事件中寻找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过度强调新闻事件的故事性、情节性,使新闻事实故事化、文学化。走出新闻娱乐化的误区,是湖南电视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闻的娱乐化是指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新闻的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新闻的娱乐化突出故事性、情节性和趣味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调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9.
解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蓓 《新闻实践》2005,(6):53-53
一、值得关注的“新闻娱乐化”现象如今,媒体从业者发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新闻娱乐化已经渗透到中国许多新闻媒体中。而在西方,已出现了用一个全新的概念——Infortaiment来表述。该词由: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nment(娱乐)构成,充分说明了娱乐和新闻之间的融合现象。什么叫新闻娱乐化?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20.
覃辉 《声屏世界》2004,(7):51-52
2003年的“皇马中国行”热遍华夏大地,媒体之问也展开了近乎“疯狂”的竞争。多数的媒体都采用了娱乐化的报道方式,但在竞争中也凸显出某些新闻从业者缺乏职业素养的现象,本文从娱乐化的报道方式中,探求记者在媒介事件中角色迷失的原因,并提出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娱乐化冲击下的职业道德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