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校资助工作中突显资助措施不合理,贫困生教育缺失等问题。本文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思源基金为例,探讨了高校与慈善机构共同设立"资助-反哺"助学基金的运行模式,为高校帮困助学提供了"自筹自救"、"帮困育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逐年增加资金投入,但还是有不少高校面临经济困难生人数比例高、可分配资源少的困境。与此同时,将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效应,迫切需要拓展助学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作者以南通大学理学院校园可再生资源回收中心为例,提出通过整合资源、设计载体、社团化管理、项目化包装等方式,促进助学工作品牌创新与建设,从而实现助学工作“资助”和“育人”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其解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各种资助项目之间缺乏优化组合、国家助学贷款操作存在困难、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需求、经济资助与精神帮扶力度不平衡等。要解决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建立科学的贫困生认定体系,优化各种资助资源,创新助学贷款政策,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发挥助学工作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助学体系定位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高等教育现有助学体系存在指导思想、角色定位、资助方式等方面的错位问题。构建助学体系应突出有偿资助的指导思想,摒弃单纯扶贫济困的慈善观念。助学体系参与者中,应突出国家出资人的主体角色和政策制定者的主导地位,高校应集中力量演好中介及受托人的角色,在出资人方面应该也只能作配角。构建助学体系的资助方式中,应开拓和维护国家助学贷款的主渠道功能,勤工助学的功能地位需要强化并与就业辅导、合作教育等相结合,减免学费应该从资助体系中淡出,宣传与申报操作系统应前移至高中。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2013,(5):78
正近日,2012-2013学年"真维斯大学生助学基金"发放仪式在全国29所高校举行。今年,共计又有1000多名大学生经过相关审核,喜获"真维斯大学生助学基金",发放数额超过270万元。仪式上,受助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真维斯的感激之情,更加坚定了他们艰苦学习励志成才的决心。真维斯大学生助学基金是目前外资企业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资助贫困大学基金中规模大、资助时间长、资助额度高的一项助学基金,也是能够突出提供受助生社会实践特点的一项助学基金。该基金除了帮助受助生顺利完成学业外,同时着力于培养他们树立志愿服务,回馈社会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由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合作开发的"福建助学"App于2018年9月在福建省内共89所高校全面宣传并广泛运用,开启了福建高校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新时代,标志着福建省学生资助工作向应用型、精准化、开放式、地方性等特征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福建助学"App旨在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测评指标体系纳入移动服务平台,从而建立一套可覆盖福建省内各高校的,集信息采集、审核、评定等功能于一体的精准认定信息化工作平台,也是一个集精准资助、资助育人、校园诚信体系建设和抵制不良网贷为一体的线上服务平台.福建省学生资助工作推广和使用"福建助学"App有助于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科学完成精准资助任务,积极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更加规范校园金融市场,促进新时代福建省学生资助工作又好又快地开展和完成.  相似文献   

7.
助学贷款制度与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校贫困生不断增加的状况,要求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和贫困生资助体系。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助学的主渠道,具有自身特点,但在制度上仍存在缺陷,必须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使其更符合我国国情。同时,要构建政府、高校、银行、社会资助贫困生的立体体系,发挥助学贷款和高校资助体系的良好效用。  相似文献   

8.
在现有的办学资源和条件下.要实现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高校助学目标.就必须不断创新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提高助学效益,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辅导员应该发挥在“心理脱贫”与“经济脱贫”相结合、自强自立教育与勤工助学相结合、诚信教育与国家助学贷款相结合、贫困生感恩教育与公益活动相结合、创新教育与科研奖励相结合、困难认定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贫困生帮困助学模式中的重要角色.把贫困生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探讨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情况和资助现状的调查,以高校助学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为突破点,分析了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不足,从资助的理念出发,提出高校应构建完善的助学育人体系,不断创新资助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在助学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行程1.5万公里资助800学子近日,在永州市祁阳县第四中学,该县首个家庭助学基金"祁阳县昌世助学基金会"举行第十四次助学基金发放仪式,73名即将进入大学的贫困学生每人获得3000元~5000元不等的资助。主席台上,78岁的助学老人陈昌世满脸慈容。自1995年资助第一个学生开始,以他名字命名的"祁阳县昌世助学基金  相似文献   

11.
政府对民办教育提供财政资助在全国各地有广泛的实践,但其中的政策逻辑却一直没有得到系统阐述。本文对支持和反对政府资助民办教育的政策观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从公共利益的视角讨论了政府对民办教育提供财政资助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构建了以"学生权利保障性型财政资助"、"学校成本分担型财政资助"和"办学绩效导向型财政资助"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的基本政策框架,并以浙江省的典型政策实践为例对上述制度设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是高校教育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侨乡广播电视大学需有自身特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才有凝聚力,才能进发出无限生机。侨乡电大校园文化建设需从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入手,针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吸收五邑侨乡的优秀文化,并将其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3.
学生资助政策是促进受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措施。新常态下,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主要存在困难生等级评定模糊、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学校教育主导性功能受损和资助资金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弹性认困机制和"一体多翼"的学生资助体系;坚持杠杆与另辟新径并存,探索"求同存异"的资金分配模式;提升高校的教育主导性功能,为完善学生资助建设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支持是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民办高校财政支持方式还存在着项目单一、方式陈旧、法律保障措施不到位等缺陷。本文在分析美日两国公共财政支持私立高校的特征与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政府向民办高校提供财政支持方式的政策选择,包括构建民办高校财政资助体系,选择合理的资助机制,完善资助方式等。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学费二元结构是公办和民办高校产权差异和学费制度差异的反映。公共财政不足造成了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的二元规制、市场的二元分割和市场功能定位的分化。这导致学费定价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差异与质量的差异不对称、个人投资收益率的差异扩大、学费的资源配置功能弱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其指导思想,其不利于先天禀赋不足的学生,其社会福利效应逐渐降低。在公共财政能力已经增强,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背景下,应该取消对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的二元规制,加大民办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消除高等教育学费二元结构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财政管理体制问题的研究,是深入讨论国家(地区)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等内容的重要前提。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土默特财政管理体制以"自收自支"为根本性质,又以"自收却不自主"、"自支却不自由"为特征。此种状况,致使土默特财政自清代中期以后日渐枯萎,逐步走向崩溃的边缘,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共财政制度下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成本分担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再三明示教育的公益性质反对教育产业化后,公共财政将成为教育经费来源和保障的主渠道,在这个在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如何认定,经费多元化投入的渠道、成本分担的作法是否调整,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理论与现实课题.文章在对公共财政的性质、内涵作了简要分析后,指出在新的财政理念下,高等教育的经费筹措与成本分担原则都要做出新的调整与改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已有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现状的反思和梳理,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诠释,创新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金融学人才育人模式,提出并完善道德教育和金融学教育的教学设计。为了实现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金融学人才的教育目标,需要将专业教师的作用充分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增强培养学生们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进一步推进我国的金融学教育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根据义务教育的特性,义务教育经费应该完全来源于政府财政中的税收收入(预算内财政收入)。当前我国尚不具备建立混合型义务教育财政的条件,因此有必要建立独立型的义务教育财政保证机制。通过对义务教育财政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指定消费税为义务教育财政的主体税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1927年至1937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为了实现对全国金融业的垄断,进而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国民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金融货币方面采取“废两改元”及“法币政策”,金融机构方面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为中心的国家信用体系。这样,国民政府最终确立了官僚资本金融垄断体系,掌握了全国国民经济的命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