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超 《云南档案》2014,(3):11-11
<正>成立于1909年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作为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在建校之初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后在民国时期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这里走出了两位共和国元帅(其中之一就是叶剑英)、二十几位上将、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是名副其实的将帅摇篮。1916年冬,19岁的叶剑英为了谋生去马来西亚投奔他的伯父,在马来西亚求职期间处处遭受白  相似文献   

2.
征集公告     
《云南档案》2014,(12):20-20
<正>云南陆军讲武堂被誉为云南的黄埔军校,这所创办于一个世纪以前的军校,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培养了大批的、卓越的军事指挥官,其中包括开国十大元帅中的朱德、叶剑英等。今年适逢云南陆军讲武堂成立105周年,为完整准确地反映历史原貌,系统完善地保存这份弥足珍贵的民族记忆,云南省档案馆现特向社会公开征集云南陆军讲武堂相关的档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云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保定军校、黄埔军校四所军校最为著名,号称中国四大军官学校。在这些军校中,云南讲武堂开办最早,共招生22期,毕业学员3000人,许多学生在中国革命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云南讲武堂的毕业生改写了中国近现代史。  相似文献   

4.
《兰台世界》2015,(2):3
<正>1906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在奉天设置东三省讲武堂,培养军事人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停办。它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此为奏设东三省讲武堂暂行章程。  相似文献   

5.
在沈阳老龙口酒厂与龙之梦大型商场之间,有一处古老的青砖平房,走过这里的人都会留下奇怪的一瞥,这处旧房子安然伫立在时尚现代的商业大楼及地铁口旁边,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格格不入。年轻的沈阳人绝不会将它与上世纪初名震中外的军事教育机构联系在一起,它就是"东北讲武堂"遗址。历史中的东北讲武堂曾名震全国,在东北地区的军官学校中,讲武堂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广泛。它曾经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  相似文献   

6.
《兰台世界》2013,(S6):144-145
<正>东北讲武堂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执政东北时期创办的综合性军事学校,与当时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后来的黄埔军校,并称为民国四大军官学校。从这所学校里,曾走出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千古功臣张学良,军事奇才郭松龄,东北军名将王以哲,赫赫有名的中  相似文献   

7.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开办于1909年,辛亥革命后改名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其对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尤其是对云南以及全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云南以至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被朱德总司令称为“革命熔炉”。云南陆军讲武堂也是中国公开招收海外华侨学生和外国学生的第一所军校。1916年,云南都督、讲武堂校长唐继尧派特使陈觉民、符赞坊等到马来亚等地宣慰华侨,筹措华侨捐款,扩大其在南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兰台世界》2014,(Z1):150-152
<正>东北讲武堂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执政东北时期创办的综合性军事学校,与当时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后来的黄埔军校,并称为民国四大军官学校。从这所学校里,曾走出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千古功臣张学良,军事奇才郭松龄,东北军名将王以哲,赫赫有名的中共将领吕正操、马本斋、万毅,著名作家萧军,以及众多  相似文献   

9.
东北讲武堂     
《兰台世界》2015,(9):2
<正>东北讲武堂是东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培养军事人才最多的军事教育机构,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广东黄埔军官学校并列为当时中国的四大军官学校。奉系军队中的高、中级军官基本都经过东北讲武堂的培训。东北讲武堂的前身为东三省讲武堂,最初于1906年由盛京将军赵尔巽筹备,最终于1908年,由东三省总督徐  相似文献   

10.
<正>国民党第60军原为云南的地方部队,军长曾泽生是云南永善人,他早年入滇军,曾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队,毕业后回到云南,长期在龙云部任职。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升任国民党第60军第184师师长和第60军军长。曾率部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和赣北对日作战等战役。1945年8月,从云南蒙自、屏边地区率部赴越南接受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滇军又被称为"大滇军",它的历史可从1884年登上历史舞台的抗法滇军算起,延至1985年以滇军为前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在"大裁军"中被裁减为止。这支"国之劲旅"的将士们在一个世纪的杰出表现与云南陆军讲武堂及"接班"的黄埔军校五分校的杰出的军事教育分割不开,而云南军事教育家唐继鏻将军就是其中担当"大任"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非常著名的一文一武两所学校,"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办于1909年(己酉年),1909年正式开学,1928年结束,期间共招收学员4000多人。从云南讲武堂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  相似文献   

13.
李根源是辛亥革命先驱、爱国民主人士,曾任云南讲武堂总办,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理国务总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  相似文献   

14.
<正>1924年6月,广州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廖仲恺是黄埔军校国民党党代表,蒋介石是校长。1925年8月,廖仲恺在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遭人用手枪暗杀,蒋介石得知后痛哭失声。后来,蒋介石在广州黄埔军校设立了"仲恺公园"和"仲恺堂"。黄埔军校1928年3月迁到南京国民党新首都后,蒋介石又在南京军校设立"仲恺堂",1950年,蒋介石  相似文献   

15.
<正>1909年,李根源从日本学成回到云南,被任命为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兼步兵教官,后升为总办(校长)。李根源和朱德的师生情谊是从1909年朱德进陆军讲武堂开始的,1909年夏季,讲武堂开始招生,其中有一名考生朱代珍,成绩优良,因其为四川岳池县(今四川仪陇县)人氏,不符合当时讲武堂限招滇黔学员的规定,最终未被录  相似文献   

16.
沿着黄埔军校旧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寻找着黄埔军校的史迹,回眸黄埔群英的传奇,试图解开一个个掩藏在历史风云背后的真相。此时,耳边仿佛传来了当年黄埔生的朗朗书声和军事操练声。  相似文献   

17.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军事的摇篮,为民国时期的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军事人才与高级将领。本书生动记述了黄埔军校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所留下的深深烙印。作者还以文学手笔记述了黄埔将领的一些经典战役,展示了国民党和我军高级将领中出身黄埔的将领的指挥作战特色和辉煌战绩。  相似文献   

18.
<正>座落于昆明古城东北一隅的圆通山,自上世纪20年代被辟为公园至今已近百年,积淀下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众多历史遗迹。近十年来,这些历史遗迹陆续得以修复和认定。2015年开始,公园管理部门就在酝酿恢复立建"德教碑亭"中的《建候主任德教碑》(残碑)。我与原黄埔军校五分校(设在原云南讲武堂)主任唐继鏻将军嫡孙唐翎先生相约共寻原碑拓片或碑文。我通过电话请教了家住东华小区的新中国第一代文博专家丁  相似文献   

19.
讲武精神     
创办于清末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虽然是一所地方性的军事学堂,但在当时的军事院校中却较为正规,是成绩较突出、影响较大的一所军事学堂。讲武堂创办之际,正值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中国留学生毕业回国,云南当局便任命大批回国留日学生为讲武堂教官。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日本留学时就倾向革命,其中大多数是同盟会会员,如李根源、李烈均、顾品珍、方声涛、赵时康、唐继尧、刘祖武、李鸿祥、罗佩金等,他们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教育。学堂特别开设了“伦理课”和“精神讲话”,教官们利用讲台向学员宣传…  相似文献   

20.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下令“联俄”、“联共”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以东20公里的黄埔长洲岛上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也是国共两党军事力量的摇篮.黄埔师生们曾经并肩作战.把鲜血洒在一起.演出了20世纪20年代革命舞台上的英勇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