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叠字,古代称之为“重言”或“复言”。对于它的表情达意功能、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作了形象的说明:“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 ‘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民歌总集,距今虽已两千余年,而其中警动的语言,依然闪耀着古代歌手们智慧的光芒。历来在《诗经》的研究中,主要是把它放在经学、史学、和文学的角度上来加以探讨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已注意到《诗经》的修辞问题,他在《物色篇》中说: ……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呆呆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ㄈ諊ば?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连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夸饰》篇又谓:  相似文献   

3.
说“叠字”     
叠字是文学作品中普遍运用的修辞手法。《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嘤嘤学草之韵。”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就有两百来篇使用了叠字。后世文学作品如汉乐府中的“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及魏晋时代左思诗中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陶渊明诗中的“暧  相似文献   

4.
关于迭音词,《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曾有具体切要的评论:“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之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皎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刘勰所举说明《诗经》时代,迭音词已被广泛运用。以后的诗词曲赋,杂剧小说中更是俯拾即是,迭音词深得作家、诗人的注重。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迭音词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材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拟声饲丰富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古代作家十分重视拟声词的锤炼。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就对运用拟声词作过精辟阐述:“诗人感物,联类无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在优秀作家笔下,拟声词除了本  相似文献   

6.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音,喓喓学草虫之韵。"这就是要求在描写景物时,需抓住景物特征,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描写,力求达到随物赋形、形神毕肖的境界。一.远远近近,形成立体感。描写景物就像画一幅风景画,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顺序写。有的先写全貌,再写部分,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先画轮廓,再突细节。远景给人以全貌,但不细切,近景给人真切,又缺乏立体感,这就要求作者将观察中的距离伸缩。  相似文献   

7.
互文小议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下简称《用书》)认为《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二句是互文,具体解释如下:“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要将上句、下句的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胜负’‘存亡’要合译为‘胜败存亡’,‘数'‘理’合译为‘命运’。数、理同义,另有合成词‘天数’‘天理’‘理数’,都是天命、命运的意思。”笔者以为此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诗经》凡305篇,言及马者,共计51篇,篇什颇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奔腾飞跃的马儿的世界和周人丰富的马文化。《诗经》中马的名称、描写马的词语及马具名目繁多。通过《诗经》可以考察周人如何畜养马匹、马的主要用途以及马与周族之关系。《诗经》开始了以马喻人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正> 一、《<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质疑 曾钢城同志《<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认为:陈白夜同志《“白日”与“红日”》(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一文所说的“在《诗经》中描写到太阳的地方,……都没有提到‘日’是什么颜色”是不正确的,因为“‘说有易,说无难。’(赵元任先生语)《诗经·王风·大车》篇中有‘谓予不信,有如皦日’一句。毛传:‘皦,白也。’孔颖达疏云:‘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言其明而可信也。’《说文》云:‘皦,玉石之白也。’”我觉得,“说有”似乎也难。  相似文献   

10.
李健吾先生的著名散文《雨中登泰山》(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写道:“古诗人形容泰山,说‘泰山岩岩’,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笔者认为“岩岩”并非“积石貌”而应为“高峻貌”。“泰山岩岩”出自《诗经》中的《鲁颂·(门心)宫》,原诗是赞美鲁僖公功绩的,文多溢美,以泰山之高大来喻鲁僖公的所谓伟业。金启华先生在其所著的《诗经全译》中,将“岩岩”译为“高大”。众多辞书均将  相似文献   

11.
《诗·唐风·绸缎》三章句式相类,首章言“见此良人”,二章言“见此邂逅”,本章言“见此集者”。小序以此诗为“刺晋乱也,国乱则婚姻不得其时焉。”姑无论小序之说确否,而此诗言婚姻,或言性爱,则是可以肯定的。《孟子》以“良人”为丈夫,但《诗经》之“良人”未必不是女子;《国语·周语》有“三女为第”之说,则‘“集者”指女子无疑。“‘邂逅”,毛传云:“‘解说(悦)之貌”,若以“良人”、‘“奖者”之实指人者类推,”‘邂逅”不当是“貌”,且“见此解悦之貌”也甚不辞。《诗经》多有数章反复吟咏一事之例,如《魏风·伐植…  相似文献   

12.
也释“瞿然”□何铭推测文言词语的意义,一须训诂有据,一须切合语境。《“瞿然”异议》一文(载《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2期,下简称《异议》)认为,《左忠毅公逸事》中“公瞿然注视”一语之“瞿然”,当“释作‘喜貌’为妥帖”。观点新则新矣,于词义、文意、情...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生动活泼的词语,使他们学习运用丰富的词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脑子里贮存的多了,丰富了,用的时候才有选择的余地,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果脑子里积累的词汇不多,写起东西来难免捉襟见肘。比如一个五年级学生在一篇记叙军事游戏的作文中写道:“我们接到‘命令’,就走下山坡,走过一片松树林,走过一条公路,忽然发现敌人的‘巡逻队’来了,我们赶快走进  相似文献   

14.
<正> 陈白夜同志的《“白日”与“红日”》 (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一文写道:“在《诗经》中描写到太阳的地方,除‘雝雝鸣雁,旭日始旦’(《诗经·匏有苦叶》)和‘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诗经·卷阿》)以外,都是以单音节词‘日’的面目出现,如‘其雨其雨,杲杲日出’。(《诗经·伯兮》)‘鸡栖于埘,日之夕矣’ (《诗经·君子于役》)等等。都没有提到‘日’是什么颜色。”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书生     
许丽 《教书育人》2006,(1):51-51
作家池莉曾在一篇《新一代书生》中写到她女儿不知道司马光砸的那个缸是什么,而在这“新一代书生”笔下.也出现了老教师读不懂的东西了。我一直教的是一、二年级,虽然有时候小家伙们的嘴里也会蹦出“恐龙”“青蛙”之类的词语,但毕竟是在口头上,我并没太注意。没想到现在,这些网络论坛用语能跑到作文里面去。一次,到一个高年级办公室拿资料,几个老师正同着一本作业议论纷纷,我凑过去,看到这么一段:“周末‘GG’(哥哥)送给‘偶’(我)很多好‘东东’(东西),还带‘偶’到zOO(动物园)去‘^-^’(表示开心)……”难怪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师看了会不知所云了。  相似文献   

16.
周公姬旦是西周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曾制礼作乐,是我国传统礼教的创始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圣人。他又多才多艺,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是周代文学的奠基人,是《诗经》最初始的编纂者。说周公是《诗经》最初始的编纂者,首先因为周公写作了《诗经》里最初始的诗篇。“《雅》、《颂》之作,实皆在成平之世”“’。《大雅·文平》是周人自叙开国史诗之一,无疑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吕氏春秋·古乐篇》云:‘”周文干处歧,诸侯去殷三淫,而翼文下,散宜生日:‘段可伐也’,文王弗讲、周公旦乃作诗曰:“文正在上,放昭于天。周虽旧邦…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少数带有量词性质的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一’的语法意义,如‘年年’、‘月月’、‘家家’、‘户户’等”(何世达、郭明玖、柴世森合编的《现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83年10月出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也持这一观点。事实上,有些不具量词性质的双音节名词是能重叠的,并且汉语早就有这类词重叠使用的现象。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匱也。(《列子·汤问篇》) “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扶着桌子直叫‘嗳哟!’……”(曹雪芹《红楼梦》)  相似文献   

18.
日前笔者阅读了俞泽峰、梁秀慧两位先生的文章《苏轼〈赤壁赋〉的互文性解读》①(以下简称《解读》),受益匪浅.然而,其中的一些观点,笔者实不敢苟同,现提出就教于两位先生. 一、《解读》认为,《赤壁赋》中“这‘明月之诗’‘窈窕之章’与《诗经》中的《月出》篇存在互文关系”;又如,“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此处‘一苇’又与《河广》篇构成互文”.这样的互文关系又赋予了《赤壁赋》怎样的意义呢?《解读》认为:  相似文献   

19.
谈谈找主干时否定词语的处理湖南/简方杰初语第三册《语法·句子的主干》一文中称,在找句子主干时,“碰到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按此说法,不论何种情况,只要“碰到”否定词语,在找主干...  相似文献   

20.
《诗经》批评发展至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趋势,批评者文学鉴赏和艺术审美的自觉得到加强,涉及内容更为广泛,探讨角度更为开阔,出现了摘句激赏,文体比较,手法甄别,源流探索等新的批评现象,形成一才名范畴和命题,这在《诗经》文化史上具有较大意义,开辟了从文学角度研讨“三百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