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目时,会碰到“股票”这个问题,教师、学生如果不懂得一些股票知识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次大危机爆发是从股市崩溃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初中《世界历史》第二册第8课有这样一则练习题: 在以下年代中,哪一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A.1929~1933年 B.1924~1929年 C.1918~1923年 D.1933~1939年教材第8课是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而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则是在第7课学习的,因此这一题放在第8课似乎不太协调,还是作为第7课的课后练习较好。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叙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前美国经济状况时用"虚假‘繁荣’的幻灭"来表述。这里所说的"繁荣"显然是指1923—1929年美国柯立芝任总统期间出现的经济繁荣景象,即历史上的"柯立芝繁荣"。那么,柯立芝繁荣果真是"虚假繁荣"吗?恐怕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卡尔文·柯立芝,美国共和党人,律师出身。1920  相似文献   

4.
关于“经济危机”,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世界近代现代史》(选修)上下4册主要有10处提及。这么多的“经济危机”发生的时间、空间、危害程度彼此不同,甚至千差万别,但说到底只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经济危机。第一类: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①“自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73页②“185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75页③“1929~1933年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特点及其后果;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希特勒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国会纵火案;希特勒政府的扩军备战;《反共产国际协定》;“二·二  相似文献   

6.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不仅度过了这场经济危机,而且导致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1]。作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  相似文献   

8.
一 1936年法国人民阵线的历史前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迄今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经济危机中最严重、破坏性最大的一次。随着这次危机而来的是一种新的反动浪潮——法西斯主义化的浪潮。因为这次危机是在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基础上发生的,这正是造成这次经济危机特别严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性又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的总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和  相似文献   

9.
近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犹如海啸一般席卷了全球,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是继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全世界议论纷纷.<美元霸权与经济危机>(李慎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简称<危机>)一书,就是我国有关专家探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成果的汇集.  相似文献   

10.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以其来势猛、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的特点对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德、意、日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走上了资本主义良性发展的道路。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政治走向呢?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考点阐释】 1.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认识它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由于20世纪 2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发展中包含着局限性和不稳定性,生产盲目扩大同国际国内市场容量相对稳定发生尖锐矛盾,导致危机爆发。  相似文献   

12.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罗斯福上台一改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思想和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行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史称罗斯福新政。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二战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国家: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国内矛盾;德日先后确立了法西斯专政。面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英法美等国推行苟且偷安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侵略。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苏联为了自保,与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也排除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于1939年突袭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4.
【典型活动探究及学法指导】 1.抓住一条主线 本考点包括“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课内容。我们在学习时应抓住“罗斯福新政”这条主线,从罗斯福新政前——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内容、特点和实质;  相似文献   

15.
穆公 《新高考》2007,(7):52-56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①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主要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再度超过了英、法。②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6.
课标鉴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7.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政治、信仰危机的深渊,资本主义的吸引力日益削弱;而这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却取得了辉煌成绩,创造了"孤岛繁荣"的奇迹,社会主义的魅力迅速彰显;在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华经济掠夺,日本则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的1.讲述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严重后果,使学生了解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矛盾发展的必须结果,进而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2.简介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说明美国采用国家干予经济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虽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但对经济的复苏、回升具有一定作用.3.讲述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使学生认识持久的经济危机使德、日两国内部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危机空前激化,法西斯上台就意味着战争.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组织的高中历史赛课中,好几位选手选择了人教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并且多把注意力放在这场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上,没有从这一单元的整体结构上把握这节课的重点。关于这一课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1929年至1933年四年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可怕的经济危机之中,工厂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完全中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空前尖锐。于是,围绕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繁荣与萧条的问题,探索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寻求解决的办法,就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界迫不及待研究的中心课题。不同的经济学派各抒己见著书立说,整个三十年代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凯因斯提出的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