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本节教材的知识建构线路: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建构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淀可溶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是可逆过程形成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概念。  相似文献   

2.
正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是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现象,沉淀溶解平衡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近年来高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在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学习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和原理,巧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高考难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研究主要通过一些典型的试题分析沉淀溶解平衡解题思维及其方法。1、关于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溶质浓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沉淀的生成可以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到证实,而沉淀的溶解及其在溶液中存在平衡关系,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因此,创设难溶固体沉淀溶解平衡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建立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得出溶度积常数,并利用溶度积常数定性或定量判断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解释生产、生活和自然界的现象,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陈懿 《化学教学》2010,(3):43-47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基于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第二部分“沉淀的溶解和转化”,侧重于如何运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学习更为透彻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认识沉淀转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因难溶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其溶解、沉淀及其分离的计算需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式,借助于酸性溶度积常数Ksp,a和反应商Qc来进行.通过以上分析,文章对难溶金属硫化物的溶解、沉淀及其分离提出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建立和影响因素,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2.初步理解并应用溶度积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田辉凤 《化学教与学》2023,(3):14-16+45
本项目式教学以真实的化工生产“侯氏制碱”和“海水提镁”为研究对象,借助相关资料对生产的原理、流程进行复原,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学生通过画微观图示解释宏观现象等具体任务,突破对沉淀溶解平衡认识的障碍点,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在工业生产调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从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情况、混合离子沉淀顺序、影响分步沉淀的因素以及分步沉淀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各部分内容的实际应用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剖析了沉淀溶解的本质,分析了促使沉淀溶解的因素,为寻找合适的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胜海 《学周刊C版》2014,(1):147-147
本文以中学化学中"先沉淀后溶解"型问题为背景,通过具体实例阐述图像法在处理此类问题时的妙用,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如何促使沉淀溶解米脂中学高治平我们通常所说的“沉淀”,指的是难溶物质。难溶物质在水中并不是一点也不溶,只是溶解的量极少。难溶物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的动态平衡。例如:因此,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改变平衡体系的条件,就可以使沉淀溶解。要使沉淀溶解,使上面...  相似文献   

12.
对沉淀溶解平衡教学中教学设计、教法学法、过程和教学效果几方面进行了反思,深化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和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酸效应对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提出条件沉淀形成常数概念,为控制酸度对不同离子进行沉淀分离的可能性提供半定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同水的电离平衡较为相似,在有关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的计算及溶液p H计算问题中,均是以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核心的计算.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中有关离子开始生成沉淀时的计算、离子沉淀完全时的计算、沉淀发生转化的计算、沉淀滴定的计算等问题则是以溶度积(Ksp)为核心展开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按教材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部分 ,常出现异常现象 :有时生成沉淀还不多 ,溶液还未全部变浑浊 ,沉淀就溶解消失了 ,分析原因是因为甲酸是一种挥发性有机酸 ,如果加热温度过高 ,会造成甲酸大量挥发 .对甲酸能否溶解碳酸钙 ,我们也做了实验 ,用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制备浊液 ,向浊液中滴加甲酸 ,看到沉淀很快溶解消失 .甲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 ,能迅速溶解碳酸钙 :2HCOOH CaCO3 (HCOO) 2 Ca H2 O CO2 ↑为此 ,我们对实验装置做了改进 ,在还原氧化铜装置前加一个装有澄清…  相似文献   

16.
围绕生活问题“龋齿的形成与防护”,实验探究、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相结合,沉淀溶解平衡与酸碱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相融合,反复应用各种浓度商Q与平衡常数K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帮助学生建立起分析水溶液中离子反应方向与限度的一般思路,并迁移到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解决实际问题。课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与表达,课末让学生自主谈体会、谈收获,促进学生多维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溶度积常数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Ksp在实际的生产、科研和环保等领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考越来越重视Ksp的考查,建模思想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理论模型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以为例.  相似文献   

18.
沉淀溶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后的又一个平衡理论,它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高考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究其根源,是因为学生未在头脑中形成化学学科观念.实施学科观念建构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微粒观是学科观念核心要素,学生微粒观建构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教育价值,有利于解决当前化学知识的相关问题.本文基于微粒观的视角,结合“沉淀溶解平衡”的课堂教学,探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科观念教育,以达到对化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9.
1.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通入适量CO_2生成CaCO_3白色沉淀;再通入过量CO_2则沉淀溶解生成Ca(HCO_3)_2。 2.往澄清的石灰水中滴加磷酸:滴入一定量H_3PO_4生成Ca_3(PO_4)_2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H_3PO_4则沉淀溶解生成Ca(H_2PO4)_2。 3.往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滴入一定量的NaOH生成白  相似文献   

20.
沉淀溶解平衡图象以二维曲线形式呈现:包含"轴"(横纵坐标)"线"(图上的一条或几条直线、曲线)"点"(线上的点、线外的点)之间的关系,直观、形象、简洁地反映溶解规律,表达沉淀原理,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本文以MnAm(S)■nM^m+(aq)+mA^n-(aq)为依据,对图象的类型和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