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呢?一句话,就是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举得高高……  相似文献   

2.
庄云霞 《考试周刊》2012,(24):41-41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孩子步人“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一句话。就是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得到一些实惠……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教师要引领着孩子走进课文,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呢?一句话,就是让语文课与孩子心灵相通,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举得很高……  相似文献   

4.
语文凭借着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如何上好语文课呢?  相似文献   

5.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一句话,就是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  相似文献   

6.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人“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怎样使一堂语文课和谐高效呢?  相似文献   

7.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小学语文教材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导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之对话,与作者交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举得高高,小嘴说得滔滔……但是,如何做到这些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怎样使一堂语文课和谐高效呢?  相似文献   

9.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理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耍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呢?  相似文献   

10.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小学语文教材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导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之对话,与作者交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举得高高,小嘴说得滔滔……但是,如何做到这些呢?如果仅靠单薄的文本和传统的"问答式"的教学模式来维系任重道远的语文教学,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富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课文中的古诗更是姹紫嫣红、春意盎然。作为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丰富的语言、丰厚的人文、多彩的情感交织成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它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语文就像孩子的童话,有惊喜,有惊险,也有深藏的道理。教师要领着孩子步入"这童话的森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让他们的小手举得高高,让他们的小嘴会说,让他们的思绪飞扬!  相似文献   

13.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感悟、体验,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呢?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7,(10)
毋庸讳言,上好语文课,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是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心愿。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上好语文课呢?依本人愚见:一、师生充分利用课前时间,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语文课文的前提俗语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上好语文课,首先教师自  相似文献   

15.
千万不能冷落文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听了一些课,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就是:整堂语文课,黑板上没有一个汉字。多媒体课件做得十分漂亮,一幅幅更替,比几十年前的拉洋片不知要精美多少倍,学生享受着声、光、形、色的浸染。还有一种情况是“茶馆店”,从学生质疑中挑一个或几个有兴趣的问题开展讨论,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怎么低唱?怎么弹琴?蟋蟀怎么斗才有劲?”我愕然了,这就是语文课?而且美其名曰改革的课?语文就是语文,语文课就是要尽心尽力与语言文字打交道。一篇篇课文是用书画同体的汉字组成,其中倾吐着作者认识世界、感悟人生的思想、情感、智慧,文质兼…  相似文献   

16.
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通过朗读、熟读、背诵,有效地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什么样的生活!”不错,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一个语文课改实验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呢?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怎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怎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课文的情感要靠教师传递给学生,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课堂上都必须调整好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一、新教改对语文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将完整的课文肢解了;有人说传统的语文课是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或是问题满天飞的“满堂问”,或是放羊式的“满堂讨论”。不介绍背景,不分析内容,不传授基础知识,语文到底该教什么?讲不行,问不行,讨论不行,语文到底该怎么教?很多语文教师很茫然,不知所从。很多语文教育专家、教师都提出过自己对语文课的看法,但时至今日也没有哪一位教师推出一堂各方都认同的示范课。有人说语文课就是“导学课”,关键是把握好各种方式、方法的“度”。但这个“度”的标准是什么?应怎样把握?…  相似文献   

19.
设计思路新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真与活,首先是预设上要做到真与活。如何在课上透出语文味如何给孩子真收获?这是我们每位老师要在真字上所做的文章。怎样使孩子学得有兴致?怎样使孩子学得很畅快?这就要归结于文本读解的“活”。本课预设的“真”有两条线:一是读,让学生充分地读。脱离了读,语文总不是个滋味通过朗读、速读、对读、引读、默读、研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悟情,读中提升读的本领、激发对读的兴致。二是写。一堂课要尽可能使学生有动笔的机会,这种练笔日积月累将不断丰实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这样,一堂语文课才是充实的课…  相似文献   

20.
目前僵化、呆板和随意性过大,是语文教学内容选择和生成的主要问题。现行人教版的教材属于“选文型”,编者没有对课文的教学内容、达成目标作出明确的价值引导。教师面对一篇课文要教什么内容、要落实什么目标都无所适从,只能凭借着笼统的单元目标、零星的课前提示和几道课后练习提供的蛛丝马迹进“行臆断”而成。几乎每一个教师的每一堂语文课对课程内容或教材内容都进行着这样或那样的个性化的阐释,教学内容缺乏学理上的审查。“因而也就变成可以随便有什么内容,语文课实际上是一门没有确定的教学内容的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