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杨红玉 《兰台世界》2010,(12):59-60
中国古代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辉煌的建筑成就。本文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的背景和韵意、表现特征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着近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古代建筑作为这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我国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透过历经沧桑而留存至今的古建筑这种物质实体,还是从古人留给我们的大量古建筑档案中,我们都能通过这些找到发现隐藏在背后的历史资料,发现不同的文化价值.因此,关注并探索古代建筑档案的文化价值对挖掘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梁思成(1901-1972),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和中国建筑教育事业,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和理论的奠基者,享誉世界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之父.  相似文献   

4.
关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映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以皇家式藏书楼建筑——文渊阁为例,从屋顶、台阶、屋身、建筑装饰的颜色、院落组织五大元素的空间特征来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礼制等级与文化表现,并联系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形制,探讨因形制要求带来的等级要求.基于礼的需要而形成的建筑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现象,它不但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的形制化,而且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程式化.  相似文献   

6.
赵婧  曹磊 《兰台世界》2015,(3):146-147
作为明清时期盛行的一种建筑文化,无梁殿建筑技巧高超,装饰艺术出众,成就了一批优秀的历史文化建筑。本文以明清无梁殿的建筑中几个代表性建筑为例,简略分析了无梁殿的装饰特色,希望能为古代中国的建筑装饰艺术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赵朴初 《出版参考》2005,(12):20-20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  相似文献   

8.
徐怡 《兰台世界》2006,(18):50-52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献典籍浩如烟海。中国古代官修图书,在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图书文献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它“以官修”的优越性,成为古代文化的主导,代表着当时的时代精神。浅析中国古代官修图书的民族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旨在正确认识古代图书文献。  相似文献   

9.
黎玉洁 《兰台世界》2016,(11):146-148
唐宋时期,巴蜀建筑是古代建筑文化、施工技艺的重要时期。其不但携带了大量的人文历史信息,也是巴蜀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受社会经济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巴蜀建筑发展更为快速,建筑文化和技术传承了巴蜀地区千百年来的建筑技艺,出现了各种娱乐性等建筑。  相似文献   

10.
季良 《湖北档案》2001,(6):36-38
在中国建筑史上,能被称为"大师"的,恐怕没有几位.但梁思成先生却是当之无愧,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和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而且,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以及共和国标志性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  相似文献   

11.
丰图义仓是我国现存较完整至今还在使用的清代大型民办粮仓,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仓储史上堪称一绝。其布局科学,建造奇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研究我国古代仓政、仓储历史、仓储文化、粮仓建筑艺术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代是古代宫廷装饰艺术之集大成者,堪称古代宫廷装饰艺术发展最为成熟的时期。清代在宫廷装饰方面充分吸取了前朝历代的艺术精华,并与统治者自身的满清少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宫廷装饰艺术,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与历史研究价值,并对后世的建筑装饰、各类奢侈品装饰等各个不同领域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辽代佛塔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且在很多方面都保留了唐代的风格,这为研究佛塔建筑的发展及源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辽代佛塔结构合理、造型优美,这为后世的造塔艺术及风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公元10至12世纪,在中国北方出现了大量的体型庞大、形式美观并具有华丽装饰的辽代密檐砖塔,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瑰宝,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社会背景.辽代佛塔虽然经历了上千年的沧桑,但是有关人类美学及建筑结构特色的因素永久地保留与传承下来,现代建筑的特色都可以从辽代佛塔中找到影子.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不是建筑学家,但他认识到,中国古代建筑中包含着许多历史和文化信息.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因此,他为保护北京古建筑付出了很多心血。  相似文献   

15.
婚姻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婚姻礼仪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和探究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历史演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古代男女间社会关系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6.
刘托 《出版参考》2005,(35):47-48
在澳门,中西文化的交融在城市空间、街区和单体建筑物上都有着充分的反映,今日在澳门遗留下来的众多历史建筑是中国境内现存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西式建筑群,同时也是天主教和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和渗透的见证,更是四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例证.澳门不愧是中国近代历史建筑的博物馆,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既有中式的庙宇、大宅、商铺、园林,又有西式的教堂、大楼、剧院、炮台、墓园;既有中国民间信仰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延续与变异,也有以葡萄牙为代表的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建筑文化的碰撞与对话.澳门建筑所呈现的文化现象,既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永不衰败的生命力及其开放性与包容性,也揭示了中西两种异质文化同处共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11月5日,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中国人居史》首发式暨人居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举行。《中国人居史》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吴良镛先生的学术力著。作者在书中梳理了我国古代人居建设的历程,就各个时期人居与自然、社会、空间治理、规划设计、审美文化的关系进行归纳与总结,并从人居文化复兴的角度对我国未来人居建设提出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8.
从平遥古城现存的居民建筑,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古街,古建筑以及其它文物古迹入手,探究分析,深入研究古城的建筑风格,成因以及作用,揭示其建筑风格对中国未来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影响.由对平遥古城的选址,布局,恪守礼制的古城形制为出发点,研究了平遥古城的街巷格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道路规划的特征.并对古城城墙的作用以及设计进行研究,由此得出了平遥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平遥古城的建筑文化折射出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光辉,是中国古老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传承并发展古城的建筑精髓,使中华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9.
<穿越中国与希腊文化>(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采用英汉对照的形式,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某些传说、神话故事、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等逐一进行比较,强调两国文化的比照性,同时又展现了双方文化的共通之处.这对两国的古代文化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书目》2023,(3):54-55
<正>本书作者从超过3000张作品中选取了355张,其中包含牌坊(主要是旌表类)、祠堂和塔,这三类建筑构成了本书的主题——两千年平民历史和信仰。牌坊、祠堂和塔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建筑类别,这些建筑的大量遗存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独特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