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徐光明)针对经济困难、身体残疾、女性毕业生等求职有困难的毕业生,江西省将采取"一帮一"的方式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和重点推荐,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困难,并适当给予求职经济补贴.这是记者从3月24日召开的2008年江西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获悉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酷暑的到来,各地"才市"的单位入场数和求职者入场数都在下降,这并不是需要招聘的职位不多,也不是想找工作的人少了,而是酷热挡住了人们求职的步伐.那么,在酷暑季节里,怎样减少高温影响,从而轻松求职呢?  相似文献   

3.
自我推销,就业"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职软肋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求职面试中个人的考试能力、动手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是不可缩水的硬实力,自我推销能力则属于"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我希望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希望找到适合我的工作"--马上要开始求职活动的你们,肯定都是这么想的.  相似文献   

5.
"面霸"小超的"差异化求职"小超非常不赞同将自己的求职行为称为"霸王面",他把自己的求职方式称作"差异化求职":"‘霸王面’,听着总给人一种蛮横无礼的感觉和强硬姿态,但作为求职者,不可能真的有这种强势。我的求职策略是主动出击,我的态度是谦虚而不卑微,不卑不亢地争取可能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好马不吃回头草"是一句谚语,也成为人们用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个准则.然而,这对于劳动者求职就业来说,却自我设置了一种只能进而不能退的堵后路的障碍,从而影响了自己才能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面试是求职聘用的第一环节,就业的成功在于面试是否通过,当你参加完面试之后,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通知,心中的焦虑自不待言.其实,面试成败是可以预测的,只要按下列办法检测一下,你面试的"成"与"败"就水落石出了.  相似文献   

8.
工作难找,职位难求.有人说,在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中,由于世俗的偏见,女生能谋到职位的机遇比男生差.下面的几位女同学偏不信这个邪,她们发挥女性特有的"能耐",硬是在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看看她们独特的求职故事,或许会让在求职中有自卑感的女同学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9.
此时大学毕业生求职进入高峰期.很多大学毕业生并未意识到在进入职场的初期应怎样正确面对,天津市中天人力资源中心高校部部长刘凤景提醒大学生,要重视"学徒期"的表现,它将是日后签约的基础. "学徒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0.
面对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的经济形势,2009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比往届更加严峻,求职更为艰难.如何把金融危机转"危"为"机"?我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场危机,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尽可能地挖掘有利因素,在竞争中寻找机会,这才是高校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应该要做的事.  相似文献   

11.
据2008年2月18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的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李细中 《初中生》2002,(5):43-44
现在求职应聘总免不了要经过面试一关.在面试过程中,一般要回答一些问题.招聘考试中,常常出现一些简单的"数学题".有人会这样想,同一道题应该是同一种答案,别人获得了成功,自己以相同的回答也应该获得成功.可是实际情况并不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13.
那天,刚大学毕业、多次求职受挫的赵明,向我倾诉满腹怀才不遇的苦恼.他在那一长串的抱怨中,从未反省一点自己的不足,而只是愤愤不已地责怪这世界上有着太多的不公平,慨叹慧眼的伯乐实在太少了,竟让他这样的"千里马"无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各类院校毕业生面临日趋激烈的求职竞争压力,高职院校学生如何克服学历上的劣势,掌握求职技巧,提高求职竞争力,是大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入手,对职业生涯规划中应注重口才训练进行了阐述,强调在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练就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铁饭碗"日益成为历史的今天,找工作早巳不是什么稀罕事,无论是农民工,还是文凭相对较高的本科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都无一例外地要经历求职这一关.虽然求职成功的因素很多,而且求职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的往往并不是求职简历,但这并不意味着求职简历可以马虎了事,相反,求职简历如果不用心,不注意,很有可能导致求职失败.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16.
中职生"高就业率"背后的隐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求职陷入困境的背景下,中职生就业却逆市上扬.但中职学校也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出口畅",就业有路.全国中职毕业生连续5年就业率达95%(含对口升学比例)以上,很多地区的学校甚至达到"百分百就业",这表明社会需要大量中等学历层次、掌握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学生,预示着中职教育受到社会欢迎,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我很漂亮,你想看看吗?"在2010成都冬季特大型人才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成都某职业学校女生小梁的求职简历因这句"广告语""雷"倒了不少单位的招聘官,但"漂亮妹"却在现场连连碰壁.  相似文献   

18.
从现实层面看,"先就业再择业"不利于大学生的成熟,进而影响成长.在大学生对社会、行业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特别是有的学生初次求职碰壁后,急躁情绪正在增长,这时候做毕业生工作的老师对他们说"先就业再择业",更容易使他们沮丧和不认真对待首次择业.从这个角度看,这种说法似乎有不负责之嫌.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2006年春节前,国家劳动保障部部署各地于2006年春节后组织实施"春风行动",将帮助和促进进城农民工就业作为落实中央关于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的一个具体措施,作为解决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实际行动. "春风行动"的主题是"进城求职,帮您解难".服务的重点对象是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使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前,在县乡免费得到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服务;进城后,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得到免费职业介绍服务;求职期间,在所有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推荐的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得到诚信服务.由此,全国各地响应号召,展开了规模不同、形式各异的"春风行动",让进城务工者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相似文献   

20.
"非典"使得招聘单位受到影响而减少或停止了招聘活动.如何使得自己在非常时期能成功求职呢?有关人力资源专家指点网上求职.浏览网上招聘信息最佳时间段是中午,午休的时候自由度相对大一些,更主要的是上午过后各大网站的信息基本上已经更新.如何利用互联网"取巧"求职,从而提高网上求职的成功率?前程无忧的专家教求职者7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