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2005年8月,《深圳特区报》改版,该报品牌版面、社会新闻园地——《鹏城今版》从原来的每天三至四个版扩张到五至七个版,社会新闻报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两年多来进行的四五次阅读率调查中,《鹏城今版》次次都高居榜首,为《深圳特区报》赢得了读者,扩大了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深圳特区报》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改版,将原来的带副刊性质的B叠改头换面成社会新闻版块。当时正值民生新闻开始在各报走火走旺之时。也是党报受都市报冲击最厉害的时候,《深圳特区报洲匝势而为,将原来夹在A叠之中、淹没于时政新闻中的社会新闻提将出来,并做多做强,单独成叠。两年多来,在数次读者调查中,社会新闻版块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笔者从改版至今一直在社会新闻版块做编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报在继续保持权威性、指导性的同时,注意加大生活类副刊内容的分量,使党报能够更加靠近生活,贴近百姓,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读者,提高市场竞争力。深圳特区报作为深圳市委机关报,近年来也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先后创办了一些生活气息浓郁的副刊版面,如《家庭》版,反映的是都市人的家庭生活;《饮食男女》版,反映的是都市男女的情感生活;《百姓故事》版,反映的是普通百姓的日常故  相似文献   

4.
2007年5月24日是《深圳特区报》25周年华诞. 从1925年五卅运动中共党报史上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算起,党报的历史已有80余年.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形成党报新的工作传统,到2002年《广州日报》树立党报改革的典范,社会环境的变迁促使党报不断摸索、调整、改革.从1982年创刊,到2007年形成独特的"特区报现象",《深圳特区报》作为我国首个经济特区的党报,在不断变迁的市场经济时代处在改革、创新的前沿.  相似文献   

5.
2007年4月14日,时值《深圳特区报》创刊25周年,由深圳报业集团举办的“党报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召开,30多位新闻学界人士参加会议。研讨会上,学者们以《深圳特区报》为例,讨论了以下问题:新时期党报应如何面对变化的新形  相似文献   

6.
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黄扬略同志在2004年第4期《新闻战线》发表的《党报应成为党委的参谋和助手》一文,在新闻界引起了积极反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科学地确定党报的定位, 怎样拓展党报的功能, 党报核心竞争力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党报的经营与发  相似文献   

7.
王中文  南长森 《今传媒》2004,(Z1):47-48
从 “ 图 文 并 重 ”到 “ 图 文 相联”,中国新闻摄影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迎来了“读图时代”,成为世界新闻摄影华文图片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如《人民日报》的华东版、《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深圳特区报》《南方日报》《华商报》等在报业竞争中以其新闻摄影的独特创新而名声大震。尤以《人民日报》华东版、《华商报》引领世界华文报纸新时尚,正如许必华所言,《华商报》摄影报道“对世界报业、对新闻照片运用的潮流把握得比较准确”。其他一些党报、晚报、都市报也不甘落后,共同演绎了中国主流…  相似文献   

8.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新闻界对党报要不要做社会新闻有相当大的分歧。现在,随着人们对社会现象认识的深入,采编人员把眼光投向社会,社会新闻上党报已不再是问题了。但党报如何做好社会新闻,以主流舆论引导和影响公众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从而增强党报的责任感和公信力?2006年,《焦作日报》开设《党报热线》版,将原先分散式地做社...  相似文献   

9.
赵泓  张昆 《新闻大学》2012,(3):21-27
本文将《深圳特区报》的30年历史分为3个阶段,具体分析了它在这3个阶段的表现,从中可以看出《深圳特区报》的发展轨迹,以及它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所发挥的窗口作用。文中还总结出了《深圳特区报》每每在历史关键时刻敢于抢先发声,在党报的权威性和贴近性、服务性及可读性之间寻找结合点,以及报业经营走在全国前列这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深圳特区报记者、本刊记者报道:在新时期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增强党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把党报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知识性、可读性结合起来?11月17日,来自中宣部、人民日报、广东省委宣传部、各地党报、新闻专业报刊、新闻院校的领导和专家,齐聚深圳特区报  相似文献   

11.
黄年 《当代传播》2001,(2):62-62
《今日广东》于 1995年 7月 1日创刊,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全省 25家党报办的对外宣传新闻版,由深圳特区报承担其编辑和传版任务。现在,《今日广东》已发展成为广东省在海外影响最大、长期固定的对外宣传阵地。  回顾 2000年的工作,《今日广东》紧紧围绕外宣工作的特点,在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同时又能办出地方特色这个问题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我们的主要体会是要坚持“三个必须”:   一、《今日广东》必须姓“党”,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今日广东》自创刊以来,虽然每天在美国《侨报》和每周在巴西《南美侨报…  相似文献   

12.
本人不久前曾撰文《党报应成为党委的参谋和助手》见《新闻战线》2004年第4期,提出在新时期党报不仅要发挥传播党的声音的作用,还要自觉、主动、积极地发挥党委的参谋与助手的作用。在这里,我打算通过《深圳特区报》近年的实践,尤其是协助深圳市委、市政府实施“净畅宁工程”和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新闻类报纸离不开国际新闻。但在过去一段时间,对地方党报的国际时事版,本人却极少翻阅。个中原因,是脑子中总有个“档次框框”。认为中央级媒体报道国际新闻权威、快捷,地方党报的国际新闻不外是新华社的“通稿照登”。但去年夏秋,翻阅《南方日报》的国际新闻版,却引起了浓厚的兴趣,发现地方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也可以别有洞天,原来的老观念也应更新了。时下,《南方日报》国际版成了本人每天必读之版。  相似文献   

14.
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深圳特区报》总编辑陈寅联合编撰的《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一书,在《深圳特区报》创刊30周年之际,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并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相似文献   

15.
《国际新闻界》2012,(6):128
近日,一部记载深圳特区报30年历史的专著《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方汉奇教授为《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一书作序,高度评价深圳特区报30年成就。方汉奇教授认为:纵观这份报纸30年的历程,一直以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为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特区报》堪称"旗报"。  相似文献   

16.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深圳特区报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报道的探索吴松营宣传报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党报,同样也是经济特区党报的重要任务。深圳特区报作为经济特区的党报,近几年来,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报道,在宣传内...  相似文献   

17.
两会是地方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两会报道也是各级党报的一部重头戏。作为深圳特区第一媒体——《深圳特区报》,近年来努  相似文献   

18.
经深圳市委和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深圳特区报》从1989年元旦起,将由一大张4个版扩充为两大张8个版,定价每份3角。该报在扩版之后,将进一步推进新闻改革,刷新报纸版面,调整内部机构,力争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全国报业之林。扩版后的《深圳特区报》,将立足深圳,服务全国,沟通海外,努力办成一张开放型、多功能、多层次、“窗口”色彩浓厚的报纸,作宣传改革开  相似文献   

19.
深圳特区报是深圳市委机关报。从1982年报纸创办开始,作为经济特区的党报,深圳特区报一直高度重视理论宣传工作。从最初的在有限版面中开辟理论专栏,到后来逐步设置理论专版,30多年来,理论宣传成为深圳特区报的重要报道内容,理论专版设置也从来没有间断。长期理论宣传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党报理论宣传工作要与时俱进,勇于面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主动发声,强化舆论引导力。勇于创新,开拓新的宣传路径,走融合发展之路,发出特区党媒应有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新闻战线》2012,(7):7
城市党报是我国党报的主体,在全国党报总数中占大多。在新闻的生态环境和传播样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城市党报面临机遇和挑战。5月28日,在全国副省级党报总编辑联席会议暨深圳特区报创刊30周年党报转型发展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