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正>施萍一老师的这节《清平乐村居》,努力发现"文本特质",并基于儿童的经验,将文本"符号的表达"再现为真实的生活画面,因而这是一节澹而有味,"余味"深长的语文课。一、语文味读的味道。诗词教学"入境始与亲",初读阶段,施老师用最简单的语文手段引学生"入境",那就是读:一读,由诗到词,一步步发现词与诗的不同不处,简明词的文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文体不同,其表达的方式、写作的语言都有所不同。教学时,我们要有文体意识,要教会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方法。正如特级教师刘仁增讲座中所说:"什么样的文本还他什么样的味道"。结合此次参加的"智慧、互动、成长"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并围绕专题——"基于学段、关注文体、落实语用"及聆听的九节观摩课和三场讲座中,粗浅地谈谈个人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要关注文本样式,聚焦表达,学习语言。在同一类文体的阅读教学中,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在记叙文的教学中要充分关注文体特点,选择有效的策略,让语文课上得有效、高效。  相似文献   

4.
<正>文本解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只有教师细心解读教材,才会有精彩的语文课堂教学。正如于永正所说:"要想真正的上好语文课,必须要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要深入挖掘教材,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才能上出带有语文味道的课来"。[1]那么,如何深入地解读文本,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呢?对此,本文作初步讨论。一、整体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育专家借鉴了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5.
小说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小说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文体意识,根据语文课标要求、文体特质和学生的素养要求确定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小说的文体特点形成深刻的认识,获得思想的启迪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逐步养成文体阅读的习惯,掌握文体阅读的技能。  相似文献   

6.
正神话故事是幻想文学中的一种。作为一种文学文体,它有着怎样的文体特征?进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高年级语文教学文本,它又有哪些教学价值?课文的教学价值,与其文体特征紧密相联。叶圣陶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阅读教学要关注"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类,和哪篇性质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同式样",其中提到的关注"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同式样"即关注文体特征,目的在于发掘文本的教学核心价值。把握神话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要关注文本样式,聚焦表达,学习语言。在同一类文体的阅读教学中,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在记叙文的教学中要充分关注文体特点,选择有效的策略,让语文课上得有效、高效。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文本都有它的独特之处,面对同一文本,无心或粗心的人会觉得“海棠依旧”,而有心或细心的人会发现“绿肥红瘦”,这就是文本阅读的特质。抓住了文本的特质,也就抓住了文本的生命,抓住了教学的生命。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是要把文本独特的东西教给学生,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精华糟粕一口塞。这样才能使教学有实效,课堂有味道。  相似文献   

9.
读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学生写作读后感不能放任自由,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应从清晰明朗的文本结构、浅近有序的语言特质、不同维度的感受抒发,为学生撰写读后感开掘素材、积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1.个性语文教学,要把握文本的文体特点。本次上课的两位老师,文体感不够强。如《回声》是科普童话,文体特点是善于思考、富于想象,教学时对于"回声"的科普知识应点到为止,而着重思考、想象的驰骋。再如《飞船上的特殊来客》是科普说明文、略读课文,文体特点是语言准确,教学时应着重把握这一语言特点,让学生了解表格是连续性文本转化为非连续性文本的运用,是语言表达准确性的一种概括性呈现。总之,教学时要注意体现文体特点的鲜明。  相似文献   

11.
《蔚蓝的王国》是屠格涅夫晚年散文诗中的名篇之一。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诗的主题呢?在学生熟读课文知道了"蔚蓝的王国"指的是蔚蓝的大海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本文的作者屠格涅夫想和你一起去文中这个"蔚蓝的王国"的话,你愿意去吗?此话题一公布,学生顿时来了  相似文献   

12.
林文清 《天津教育》2020,(3):157-158
不同的文体,其特点也不尽相同。小学语文教材的文体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结合不同的文体特点进行语用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实现真正的"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3.
<正>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在文本的深处觅得语言味道,提高言语能力。一、细嚼演绎寻觅语言深处的味道让学生走进文本,把文本的语言读深、读厚,不断丰富文本语言的意境,让学生用内心感悟,入情入境地与文本语言内容进行对话交流,对文本语言内容有情真意切的情感体验,这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要思考如何判断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文体",如何把握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文体"的使用度,怎样通过不同的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等。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文体特征、增强文体意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教学呈现出不同的样态,要教出"文言"的味道,得从文言文的特殊言语形式入手,关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词处",回归文本独特的语词世界,在文本的句式章法、遣词造句、表达角度等方面感受文言文的独特味道。  相似文献   

16.
当下阅读教学呼吁"关注文体",只有真正把握文体特点,从文本的结构设置、表达方法运用等维度展开对文本的细致研读与深入探究,才能真正解读文本,促进学生阅读感知能力的高效发展。借助《夜晚的实验》一文的教学,提出在对比辨析中感知文本基本结构,在揣摩探究中习得表达策略精髓,在资源转化中历练表达能力等教学策略,从而促进"科学实验类"文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研读和努力践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背景下,自2013年起,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以"基于文体和基于学情研制阅读教学内容"为专题,展开系列研讨活动,进一步引导教师增强文体意识,深入钻研文本,并基于文本特质,合理开掘不同文体特有的语文教学价值;他们引导教师充分预测、了解学情,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和学习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研制教学内容,真正落实"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顺学而教"的理念。这里呈现的就是他们在上述方面的一些思考与实践,供大家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8.
曾祥芹教授在《阅读学新论》中指出:"文体不同,阅读的目标、思维的方式和方法都有区别。"曾教授将这种区别称之为"文体阅读差异"。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文体阅读差异",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益。关于这一点,我在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时体会深刻。一、初入,不识庐山真面目解读《负荆请罪》,发现有许多值得打磨的教学点。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学生的阅读提出了要关注文体特征、习得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的要求。教学《草原》这样的叙事类作品时,教师应从叙事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出发,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促进学生的积极语用,帮助学生构建起一般的阅读模型,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高年级的阅读课要关注文体的特点,只有从文体着眼,才能准确、深刻地解读文本,领悟丰富内涵。否则,就很难把握文本的思路、情感和主旨,也很难品味出语言之精妙。教师要学会利用文体这把"钥匙",去打开解读文本之门,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文,怎样教本文,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