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EFT(镶嵌图形测验)和《大学生共情能力问卷》作为测量工具,探讨医类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共情能力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场独立性、共情自我识别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中医心理专业学生的反向理解、负向应对高于医大学生,大三学生的他人情绪识别、一致性理解及总的共情能力高于大二学生;场独立者的他人情绪识别、一致性理解和正向应对及总的共情能力显著高于场依存者;认知方式与共情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认知方式对共情能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莹玉 《教育评论》2020,(5):141-144
文本由"情"与"辞"相互交织而成,"情"可以理解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辞"包括语言、结构与逻辑。情辞相生,互为表里,融为一体。回归文本的情辞关系,共情与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维度。共情教学借助语境创设,培养学生共情能力;思维教学探寻"有意味的形式",促进学生思维建构。两者同时进行,相互渗透,不可偏废,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共情"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教师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体察学生的情感需要,选取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传达教育思想,激发师生的情感共鸣。简要分析了培养学生"共情"能力的重要性,围绕运用多媒体设备、引入问题教学法、创设自由表达空间等角度探讨"共情"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共情是指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和意图的一种态度和能力.辅导员共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内化.辅导员运用共情,需要把握好耐心倾听、设身处地、敏锐思考、准确回应、引发领悟五个环节.辅导员可以从培养感受情感的能力、表达情感的能力和共情引导的能力三个方面来提升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师作为一种助人的职业,应该具备更高的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的结合,教师具备较高共情能力对于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效果和学生品格的培养,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共情能力的高低会受教师内在因素影响,如教师个性特点,对于共情能力教育价值的认识程度等等,而共情能力的发挥也会受一些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在实践中从观念和行动上去主动培养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师作为一种“助人”的职业,应该具备更高的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的结合,教师具备较高共情能力对于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效果和学生品格的培养,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共情能力的高低会受教师内在因素影响,如教师个性特点、对共情能力教育价值的认识程度等,而共情能力的发挥也会受一些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在实践中从观念和行动上去主动培养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7.
谢春芝 《家长》2024,(3):75-77
<正>初中物理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情感智慧是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管理能力,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构建情智课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情感导向的教学方法和师生情感互动来实现这一目标。一、初中物理情智课堂的特点和构建价值(一)特点初中物理情智课堂是一种强调情感教育和智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具有独特性。首先,  相似文献   

8.
<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抓住情感的激发点去"以情激情""以情带情""以情悟情",学生才能"动之以情""悟之以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思想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医学生母亲教养方式对其共情能力的影响,本文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26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中,情感温暖理解得分最高,过分干涉保护得分其次,偏爱被试得分最低;在共情能力量表及各维度中,共情关心得分最高,个人痛苦得分最低。(2)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在个人痛苦、共情能力上得分差异显著;是否有留守经历的医学生在共情关心、个人痛苦、共情能力上得分差异显著。(3)情感温暖理解与观点采择、共情关心呈显著正相关,与个人痛苦呈显著负相关;共情关心与拒绝否认、严厉惩罚均呈显著负相关;偏爱被试与想象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医学生母亲教养方式以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为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属于中上水平;医学生母亲教养方式影响其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善于共情的教师可以充分理解和体验学生的内心感受。共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与学生日常交往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并与学生一起享受共情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11.
用来理解美的第一要素是情感,人的情感的发生到结束是一种时间性质的运作过程,然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表现这种运作过程的最好模式。以情打动人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特性,相对于其他艺术,音乐就更容易表达情感。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上,音乐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智慧的培养策略,强调在全面素质教育中情感智慧的重要性。介绍了情境激发与文学引入的策略,通过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和选择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探讨了通过文学探索与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强调情感共情的戏剧化实践,如角色扮演,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后,讨论了创造性写作在培养学生个人情感表达和深化理解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渎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本身具有情感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对语言的理解应包括语言意思的理解,语言形式的理解,语言思想情感内涵的理解。理解语言,不可忽视对语言情感内涵的理解与体验。情知教学论认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成分有“情”和“知”两类,学生学习的过程包含着认知性学习和情感性学习两个方面,即理解语言和体验情感。如果把情感体验纳入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就能提高训练的实效,增强训  相似文献   

14.
共情(empath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Titchener于1909年提出来的。Titchener认为,人不但能够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还能用心灵感受到他人的情感,他把这种情形称之为共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心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心理学家开始从情绪和认知两方面来界定共情的含义和特征。现代心理学认为,共情是一种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和体验,也是一种既能充分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认识、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作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术语,共情被看成是一种治疗态度和高超的治疗方式,治疗师能够感当事人所感,关注其情绪的感受,并设身…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入情入境的体验性学习活动,感受作品的丰富情感,加深理解,获得启迪,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方式中通过各种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生理体验、心理体验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是初中历史课程的经典内容。但因其内容理论性强,文字抽象深奥,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简略处理,由此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如能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共情机制,增强个体的情感体验,进而让学生体会到理性的感情,则可以提升课堂效率,落实核心素养。"共情"概念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这是一种能够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具体到历史教学,共情就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体验”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①情感化身——以情感为核心,深入理解教材。②情感桥梁——运用情感语言,发挥主导作用。③情感转移——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课堂。  相似文献   

18.
协作能力是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OECD的研究框架下包含共情、信任和合作3项能力。本研究基于苏州市10岁组和15岁组学生参与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差异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苏州学生的协作能力表现予以呈现。研究发现:协作能力在年龄、性别、城乡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有14个变量对协作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包括家庭拥有物、家庭藏书量、安全感、朋友关系、好习惯朋友、室内活动时间、室外活动时间、师生关系、学校归属感、学校合作氛围、校外活动、理解型母亲、理解型父亲、家长高期望;另有2个变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包括上网时间、亲子问题;协作能力对亲近家人、亲近他人、健康和主观幸福感4个生活结果变量具有正向影响。因此,培养学生协作能力需要科学而精准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共情(empath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Titchener于1909年提出来的。Titchener认为,人不但能够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还能用心灵感受到他人的情感,他把这种情形称之为共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心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心理学家开始从情绪和认知两方面来界定共情的含义和特征。现代心理学认为,共情是一种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和体验,也是一种既能充分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认识、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作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术语,共情被看成是一种治疗态度和高超的治疗方式,治疗师能够感当事人所感,关注其情绪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人说,当下的一代是冷漠的一代,他们无须修炼就已经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凡脱俗”状态,对于他人他事更是抱着“看客”的心态,有的甚至患上了“空心病”。这样的言论虽然言过其实,但绝不是空穴来风。审视当下的学生,部分学生确实显得过于理性,要么情感冷淡,要么精神颓废,情绪自控能力、共情能力等都不容乐观。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情感教育缺失。虽说情感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如果不加以教育、培养和引导,就会停留在本能状态,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成熟、发展起来。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载体,特别是阅读教学,关注的就是学生情感的培养和精神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